浅析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yl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通过对铁路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解读,剖析了校企文化融合,加强高校内涵建设的典型做法与经验。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铁路企业;融合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通过长期积淀形成的特色和传统,其内容涉及到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影响并受影响于全校的师生。在高校中,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教育力量,是育人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其建设水平象征并代表了一所大学的综合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60多年铁路行业办学背景的省属高校,学院曾隶属于铁路行业,其前身是创建于1948年的吉林铁路经济学校和创建于1958年的吉林铁路运输职工大学。2006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改建为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吉林省唯一一所具有铁道类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多年来与铁路企业建立起的长期稳固合作关系和广阔的人脉是学院特有的行业背景优势。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与铁路行业相融交汇的特色校园文化。
  一、铁路行业文化
  中国铁路行业文化的灵魂是“铁道兵精神”。铁道兵前身是1945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东北组建的一支武装护路队伍,后改为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1984年1月1日,铁道兵部队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铁道兵各师分别改称铁道部各工程局。现如今,铁路行业不论从服装、动作标准、管理等方面,处处仍然体现着“铁道兵”精神,这种半军事化管理在铁路行业一直沿用至今。
  铁道兵精神的核心内涵是“艰苦奋斗、志在四方”,这与我们当前所倡导的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并无二致。艰苦奋斗,一方面说铁道兵的工作艰苦——逢山凿路,遇水架桥,另一方面说铁道兵的生活艰苦——风餐露宿,沐雨栉风,当年的铁道兵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中国的铁路;志在四方,指的是铁道兵战士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愿景——“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要让“锦绣河山织上铁路网”。这个愿景是崇高的,是伟大的。从历史的大视野看,“艰苦奋斗、志在四方”为主题的铁道兵精神,是铁道兵战士用智慧和汗水写就的历史华章,包含了漫长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中要传承和光大的传统作风。正是这种精神的力量,“脱下军装依然是个兵”,告别军旗仍然是一支劲旅,薪火传承,军魂永铸。所以,铁道兵精神既是一种概念,一种内涵,一种财富,更是一种力量,一种追求,一种资源,是具有铁道兵的传统文化。成为鼓舞人、激励人、鞭策人的力量源泉。
  二、校园文化
  (一)教室文化建设。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室文化建设突出以“学”字为核心,倡导学生刻苦学习,开拓创新。鼓励学生到图书馆阅读,增加阅读量,开拓视野;要求低年级学生必须参加晚自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教室内的墙壁标语警示学生,达到安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班级卫生通过分组责任制和标准化考核评比,打造5S管理制度(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工作环境整洁明了的良好习惯和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中的每一处细节的责任意识。
  (二)实训基地文化建设。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突出以“工”字作为核心,要求学生统一穿工装,并且工装整洁;要求学生熟悉各项实训基地的规章制度,对迟到、早退的学生进行工分式(平时成绩)处罚;要求学生在出入实训基地楼门时要向铁路行业一样排成整齐的列队。
  (三)宿舍文化建设。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宿舍文化建设突出以“家”字为核心,要求学生在个人内务方面参考沈阳铁路局的职工宿舍管理标准,学生会对于全天的室内卫生进行检查,培养学生爱舍如家的感情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求学生叠军被,并对个人物品执行铁路行业半军事化管理的标准化摆放。
  (四)理念文化建设。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理念文化建设突出以“神”字为核心,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鼓励学生发扬“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艰苦创业精神,鼓励学生到经济落后的地区铁路岗位和偏远地区的铁路岗位,特别是西部地区工作,勇于到祖国铁路行业最艰苦的地方战斗。
  结束语:通过校企融合的文化建设,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院形成的特色校园文化在学校学生中一届传一届,并伴随着学院的发展和铁路行业文化的变迁不断的完善、补充,孕育了一批批莘莘学子成才、走向社会、服务祖国铁路行业一线建设,并得到了企业用人单位的好评。高职院校在校生培养要想达到与企业需求一致,这种衔接必须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行业企业文化相融合,靠文化育人。
  参考文献:
  [1] 马顺彬;瞿建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对企业文化资源的利用[J];纺织教育;2007年05期
  [2] 段洪斌;;“校企合作模式”视域中的高职校园文化探究[J];科技信息;2010年35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张廷玉是中国秘书史上一位杰出人物,他历仕三朝,居官50年,品德、才干颇受皇帝赏识,获得了“周敏勤慎”的评价,而这一评价准确地概括出张廷玉辅政思想的要义。张廷玉的敬业勤勉、清廉自律、谨言慎行、大公无私等优秀品质仍值得当代秘书推崇和学习。  关键词:清朝;张廷玉;秘书;辅政;思想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进士。他是中国秘书史上
期刊
摘 要:本文就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非智力因素进行探讨,期望能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正确的识别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并且克服相应的心理影响,从而能达到数学成绩的最佳化。本文仅就自己的观察与总结,抒发一己之见,希望能引起老师、家长、学生的关注。  关键词:学困生;非智力因素;主要表现  一、数学学困生  目前,教育者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术语“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数学学困生指的是:智力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大学生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技能;教学对策  一、阅读的作用  (一)阅读可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语感。学习英语,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着你说出的语言是否纯正地道。语感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习汉语的方法。对于学好英语,道理也一样。阅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直接、最基本的方
期刊
摘 要:本文着重从产业和行业角度出发,分析吉林市的财源结构,剖析目前财源建设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未来财源建设的基本原则,并根据全市经济发展的趋势,提出措施,努力加强财源建设,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关键词:财源;财政  一、财源结构分析  (一)按财源产业结构分析。第二产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011-2013年,吉林市来自一、二、三产业的税收收入分别占全市税收收入的0.14%、67.64%、32.
期刊
摘 要: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从高校学生管理遵循以人为本理念的必要性着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从而实现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必要性  一、高效管理应用以人为本理念的必要性分析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所以在高校学生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发展观实际上
期刊
摘 要:变换练习法成熟的理论基础及其经典的技能训练运用实验都证明了变换练习法在技能训练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笔者将尝试探索变换练习法在职业操作技能学习与训练领域的运用,以期提升操作技能训练教学效果。  关键词:变换练习法;技能训练;操作技能训练;运用  操作技能(又称职业操作技能、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是人们在活动中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完善化了的动作方式[1],练习在职业操作技能完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
期刊
摘 要:苏里格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从1999 年发现,至今已经建成全国最大的整装气田,为保障国家能源需求做出了突出贡献。渤海钻探第一钻井公司50669队长期在渤钻油气合作开发公司苏里格苏20、苏25等区块承钻水平井,通过不断总结提炼施工经验、健全管理机制、优选配套技术并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钻具失效和“双石组”地层垮塌等事故复杂得到了有效控制,钻井速度有了大幅提高。50669队2012年水平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入手,探讨大学英语教学战略调整的方向。  关键词:“后大学英语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教师发展  引言:最近几年以来,大学英语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国内众多高校开始压缩大学英语学分,变革大学英语课程。大学英语教育已由硬性的、统一的教学要求指导的时代进入到强调个性化教学和多元化发展的“后大学英语时代”。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 
期刊
摘 要:商务英语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内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相继开设商务英语相关专业。本文针对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商务英语发展状况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对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探讨。  关键词: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人才培养  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比较典型的就是课程设置依据单一,设计方法过于简单,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可供参考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江西省近十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变动分析,以此来展示江西省农村居民收入目前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经济发展和收入发展的协调统一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江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结构变动情况  近十年来,江西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翻了一番多,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中,工资性收入从1141.66元增加到4422.08原,增长了2.9倍,同时,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