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土保持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来源 :中国水土保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hzzf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重大国家战略,而水土流失问题是影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影响因素和短板,以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布局,论述了水土保持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加快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步伐,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健康绿色黄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区域评估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结合区域特点,坚持简政服务、区域共享、生态优先、整体防控的理念,广东省对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方式、方法进行了创新和探索.以《广东省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技术导则(试行)》为主要依据,对广东省水土保持区域评估理念、方法及要点进行解析,以期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编制及技术管理提供借鉴.
淤地坝工程是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沟道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减轻沟道侵蚀、控制水土流失、拦泥滞洪、淤地造田、减少入黄泥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甘肃省天水市淤地坝工程为例,在总结现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淤地坝工程建设管理在资金投入、安全运用、科技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建管程序、遵循规范设计、完善管护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等新阶段淤地坝工程建设管理对策,以期建设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标准淤地坝.
以北京市门头沟区龙凤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为例,通过深入分析总结园区建设发展中的问题与难点,提出调整规划范围与结构、优化游览空间和路线、强化互动参与、融入地域文化及创新管理模式等有针对性的发展构想与策略,以实现生态修复带动产业转型、水土保持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也为新时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可持续高质量建设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藤本植物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类型,在水土保持中能发挥很好的作用.临汾市位于山西省南部,拥有良好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生长多种藤本植物,是研究藤本植物的理想之地.通过调查和分析,对该地区常见藤本植物的科、属、种组成和藤本植物在该地区水土保持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和总结.
摘要:为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连茄子缓解效果,设置5种处理方式,分别为对照(CK)、增施有机肥(T1)、增施硅肥(T2)、高温闷棚(T3)和高温闷棚配施微生物有机(T4),研究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以及茄子病害发生指数,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增施硅肥、高温闷棚和高温闷棚配施微生物有机处理和对照相比均能够显著提高土壤脲酶、磷酸酶、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且显著改善茄子品质、提高产量、降低发病指数,
摘要:文章介绍了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现状和绿色防控工作措施,总结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典型技术模式以及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洪泽区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落实农药零增长行动,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积极投入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示范推广,扶持、引导全区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广大种植户等开展病虫害绿色防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的神农架林区,多年来始终坚持把水土保持放在重要位置,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实担负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使命责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崛起”战略,把水土保持作为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着力构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确保了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生态永续,形成了水土保持和利民富民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神农架经验”.
摘 要:为明确贵州烟草弯孢菌叶斑病病原菌种类及生物学特性,分别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离体叶片接種法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使用形态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在以ITS序列构建的发育树中与棒状弯孢(Curvularia clavata)聚为一支,且支持率为100%,结合形态特征将其鉴定为棒状弯孢。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温
摘要:针对叶菜类蔬菜栽培中农药使用过量造成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本文以早熟5号大白菜为例,用次氯酸为主要成分的活性生肽液浸种,并且在白菜生长过程中代替部分农药进行喷洒,考察白菜的长势、抗病虫性、农药残留以及白菜的品质和产量。结果表明:用活性生肽液的处理减少了1/2的农药使用量,且白菜的长势较对照CK长势更好,白菜的软腐病发病率、虫害率仅为对照CK的84.2%和10.2%;处理过的白菜营养品质包括水
牧民是高寒牧区草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键主体,也是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简称“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其满意度直接影响着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顺利实施.以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甘南牧区为例,基于牧民调查数据,分析了甘南牧区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满意度,并利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其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旨在为进一步完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提供借鉴.研究发现:①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甘南牧区牧户的生产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分别有61.60%受访户的牲畜养殖数量减少、56.00%受访户的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