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leehp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体育课程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强化学生的团队精神,确保学生之间进行更为有效的交流沟通,强化学生的适应能力,进而保障学生能够更为高效地适应职场生活,实现学生社会竞争力的有效提升。首先分析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适应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然后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情境、就业理念和教师素质六个角度综合探究高职院校开展体育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    键   词]  高职体育教学;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5-0214-02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对其教学活动提出的最新要求,教师在实施具体教学活动时,必须深入分析学生的整体情况,确保课堂教学能够高度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进而提升整体教学效果,保证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强化社会适应能力,进而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推进现代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了进一步明确高职体育教师如何更为高效地开展课程教学,特此进行本次研究工作,希望学生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高度适应未来的职场生活。
   一、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
   学生在未来参与职场生活时,团队精神是其必须掌握的一项能力,高职院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可以针对该种情况对学生的合作能力进行科学培养。教师在实施具体教育工作时,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团队比赛,与此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合理融入多人配合游戏,通过科学应用该方式能使其课堂教学具有更强的趣味性,进而确保能够有效缓解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乏味,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对合作具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沟通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社会能力,通常情况下,学生参与职场生活必须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所以,学生的沟通能力会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高职院校在具体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时,学生对体育课堂大多具有相同的兴趣,同时具有共同的话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个人能力和运动兴趣进行分组,确保学生在参与体育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拓展交际圈,进而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更大的期待。與此同时,教师还需要为学生设置团队任务,确保学生能够更为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1]。例如在进行健美操教学时,教师可以研讨学生自主分组编排舞蹈,引导学生综合探究动作、服装和队形等各种问题,同时,学生在课余时间还需要一起排练舞蹈,实现学生凝聚力的有效增强,保障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更为有效的沟通交流。
   (三)增强学生的意志力
   长跑运动可以对学生的意志力进行科学锻炼,在现阶段,大部分高校都组织晨跑活动,但是在具体进行该项活动时,管理力度存在很大的不足,学生在参与晨跑活动时,具有一定的敷衍心理,部分学校要求学生打卡晨跑,但是并没有获得理想的效果。学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对晨跑具有的厌倦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对其进行有效的肯定和激励,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晨跑。同时还需要向学生宣传晨跑的好处,确保能够对学生的作息习惯进行合理优化,进而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最后教师还需要强化教学管理,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全面普及,定期组织开展体育比赛和体育项目。
   二、高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在开展体育教学时,高职院校需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能够实现整体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所以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活动时,需要深入分析现代社会发展,对其教学观念进行科学、有效的转变与更新,确保学生能够高度适应现代素质教育发展需求。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教学思路的科学调整,确保学生对体育的内涵具有更为深刻的体会,教师需要利用体育教学补充文化课程,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行合理优化,确保教学观念能够高度满足现代素质教育发展需求[2]。
   (二)优化教学内容
   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时,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科学培养是其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必须保障学生能够感受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保障在未来能够更为高效地参与职业生活。所以体育教师需要科学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可以和学生的职业实现有效衔接,进而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可以不断强化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技能,确保学生在未来能够高度适应职场氛围。例如,在实施传接球教学时,体育教师需要对其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调整,确保能够有效衔接学生未来职业,学生在具体参与课堂学习时,必须充分掌握相关动作要领,同时还要不断强化自身的交流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实施具体的教育工作时,体育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四角传球练习和接触障碍赛等多项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科学调整,保障学生可以更为充分地表达个人看法,进而保障学生具有更强的凝聚力。教师在具体进行教育工作时,需要对原有课程结构进行有效突破,转变体育课程,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重新建构体育教学体系,使其教学活动能够高度适应社会生产需求。
   (三)丰富教学活动
   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学生和学校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联系,通常情况下,学生各阶段的体育学习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是如果学生中“00后”居多时,教学的侧重点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体育教学不仅仅需要引导学生锻炼身体和强健体魄,与此同时,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学生身体素质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如果教师依旧应用传统教学方式,则无法保障课程教学效果。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群体对网络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所以在具体实施体育教学时,教师必须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创新,确保学生关注点能够重新回到现实生活。真人CS、攀岩等活动受到现代年轻人的广泛关注,体育教师在实施具体教育工作时,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确保能够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进而确保能够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更为有效的培养[3]。    (四)创设教学情境
   高职体育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教学情境的科学创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高职院校在具体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时,需要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科学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如果想要实现学生适应能力的有效提升,必须进行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进而使学生能够合理融入社会场景,使其对课堂内容具有更为深刻的感悟。例如,在具体开展排球传接球的课程教学时,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情境的科学创设,合理优化学生分组,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未来参与职业生涯时,可以与其他人进行更为有效的合作,合作解决各种问题,在实施具体教育工作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游戏和小组竞赛,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氛围进行合理优化,同时还可以向学生说明,在未来岗位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使学生对岗位竞争具有正确的认识。通过进行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能够实现学生适应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保证学生在未来可以迅速适应工作岗位,进而保障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更大的优势,进而保证人才培养能够高度适应未来岗位需求。
   (五)融入就业理念
   体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不仅需要确保高度实现体育教学效果,同时还要科学应用体育特有功能,保障体育教学能够有效结合就业理念,确保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启发和教育。科学实施体育比赛活动,可以保障学生具有更强的竞争意识,强化学生的抗挫能力,确保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可以及时总结经验,对其方法和工艺进行科学改进,使学生养成永不言败的优秀品格。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时,会有一定的难题出现,教师对其进行科学应用,可以保证在后期工作中能够直面困难,克服困难,使其养成迎难而上的坚韧品格[4]。同时,加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训练,可以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科学锻炼,使其发展潜能得到深入的挖掘。与此同時,学生在具体进行运动训练时,可能会遇到各种恶劣天气,能够实现学生适应能力的有效提升。除此之外,体育运动中存在大量集体项目,学生之间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合理应用该类运动,强化学生的团结意识,进而使其养成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最后,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时,需要进行一定的重复训练,具有较强的乏味性和单调性,学生通过进行多次重复训练,可以使其在未来职业生活中科学开展重复性劳动,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而保障学生在未来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
   (六)提升教师素质
   体育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活动时,不仅需要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与时俱进,对其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合理创新。在具体落实体育教学时,教师专业素质对其教学目标具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整体素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行为。而且,在对学生的适应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的创新素质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学生只有创新教学理念,有效拓展现代教学理念,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进而保障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可以实现相互促进,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确保学生在未来职场生活中能够进行更为有效的创新。
   三、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时,通过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活动,创设教学情境,融入就业理念,提升教师素质能够科学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强化学生的团队精神,保障学生能够与其他人进行更为有效的交流互动沟通,同时还可以实现学生意志力的有效增强,使其在未来职业生活中能够勇敢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对其全面发展进行更为有效的保障,推进我国现代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利勇.试分析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青春岁月,2020(5):193-194.
   [2]程红艳.高职体育教育对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意义思考[J].科技资讯,2020,18(3):202-203.
   [3]杨军,于宽.高职体育教学中关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培养[J].高教学刊,2019(10):176-178.
   [4]朱良.浅谈中职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J].青年与社会,2019(21):95-96.
  ◎编辑 马燕萍
其他文献
[摘 要] 对高职护理教学过程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式的实际效果展开深入探析。将2018级高级护理专业的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依旧进行常规护理教学,而研究组则要将PBL护理教育予以有效落实,针对取得的教学效果展开比较,从结果来看,研究组的成绩相较于对照组是较高的,P<0.05,有统计学意义。将PBL教学法予以充分应用能够使常规护理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切实消除,使学生的学习意愿更为强烈
[摘 要]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与工程实际存在紧密联系的专业。通过以工程项目为基础的专业课教学方法应用,可以帮助缺乏工程参与经验的专业学生正确理解专业知识,弥补传统专业授课方法的缺陷。因此,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教学为入手点,阐述了以工程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应用背景、过程、效果,希望为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关 键 词] 工程项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教学  [中图
[摘 要] 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德技并修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经之路。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教材编写都应该做出相应变革。以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如何精准落实课程思政为出发点,研习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定位和编写风
[摘 要]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人际关系”的具体内容来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叙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法。  [关 键 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体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5-0190-02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集知识传授、
[摘 要] 在高职院校中,共青团是比较重要的团体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建设以及学生素质的提升。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价值取向以及思想观念上有一定的变化,因此,一定要明确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科学发展的定位,创新共青团工作机制。首先阐述了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的现状,然后科学定位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的发展,并从多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的机制创新展开探究。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共
[摘 要] 作为医学院校学生实习就业工作教师,近年来,收获更多的是领导的关心、包容及高年资深教师悉心帮助后的喜悦。这期间,不断总结经验,边学边干,认知能力和管理水平都有提升,也探索出一套新时期带队学生的方法和经验,现做如下分享,以期求得各位指正,以利于今后有更大进步和提高。因为,医学生实习是走向医疗岗位的奠基石,带教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关系到每个医学生医德人心的试金石,更是检验医学生是否具有良
[摘 要] 构建科学、规范的内部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双高”建设的重点任务,也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基本保证。当前高职院校管理育人制度体系建设仍存在育人制度建设内部不全面、干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激励保障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以治理现代化为视角,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广西高校“三全育人示范校”培育建设为例,从责任、约束、激励和保障等机制建设方面,研究管理
[摘 要]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科技兴国时代,在当下激烈竞争的国际环境中,国家对于国内技术型人才教育培养更加重视,且对以技能知识培养的高职院校而言,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创新意识,是当下各大高校所应该注重的工作之一。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高校坚定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对于引导、纠正大学生创新创业观的培养,是当前高职教学的重中之重。基于此,对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进行研究,试图为
[摘 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阐述乡村振兴战略要点,从乡村振兴对园林专业的需求分析入手,探讨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路径,为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一些参考。  [关 键 詞] 乡村振兴;园林专业;人才培养;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