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乳腺癌诊治的理念和进展
【机 构】
:
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
【出 处】
: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发表日期】
:
2016年39期
其他文献
目的综合评价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有关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16年6月收录的有关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依据渥太华-纽卡斯尔质量评估量表(NOS)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用OR及其95%CI表示。结果纳入分析的文献为25篇,NOS评分均≥7分。涉及4 279例患者,其中血小板减少组1 335例,无血小板减少
近几年,国际上一些学者通过测量最大瘤体长度/载瘤动脉直径(SR)、入射夹角(IFA )、动脉瘤体积/瘤颈面积(VOR)、流入角(FA)、子母角(PDA)、A1直径/A2直径(A1/A2)、动脉瘤体积/假想最小球体积(AVSV)和动脉瘤体表面积/假想最小球体表面积(AASA)等动脉瘤几何学指标来评估动脉瘤破裂风险,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几何学指标对于评价动脉瘤破裂风险具有客观的意义,SR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临床常见疾病,90%以上由EB病毒感染引起。EB病毒感染的B细胞表面抗原发生改变,引起T细胞强烈的免疫应答反应,此外,辅助T细胞、树突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也在IM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IM的发病率不仅与幼年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同时还与同胞数目、出生顺序、光照因素等密切相关。除典型临床表现外,IM还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发生脾破裂、坏死性纵隔炎等危及
目的介绍飞秒激光撕囊联合张力环植入及改良四点法人工晶状体悬吊术治疗严重晶状体不全脱位的新方法。方法2018年3月至2018年11月外伤导致严重的晶状体不全脱位4例(4眼),飞秒激光撕囊后,完成常规晶状体超声乳化,植入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后,再行改良四点法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结果随访6~12个月。术中及术后未出现严重的眼部并发症。结论飞秒激光联合悬吊术治疗外伤性严重晶状体不全脱位的方法安全且易于操作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术(SMILE)与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BK)对眼表泪液系统影响的差异。方法前瞻性研究。随机选取SMILE 33例(33只眼)和SBK 30例(30只眼)。术前及术后3个月定期行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及眼表主观症状(OSDI)评分的检测与评估,术后1周进行角膜知觉检查。结果SMILE组术后1周时FL评分低于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