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食管交界部早期癌的价值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hiji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食管交界部早期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黏膜内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1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ESD治疗的57例胃食管交界部早期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肿瘤切除情况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手术前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57例患者顺利完成了ESD,中位手术时间为55 min(25~95 min),中位出血量为74 ml(20~300 ml).其中39例患者整块切除肿瘤、18例患者分块切除肿瘤.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25%(14/57),其中穿孔5例、出血9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9/57),其中迟发性出血6例、胃食管交界部狭窄3例.术前活组织病理检查提示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39例患者中,有3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黏膜内癌;术前活组织病理检查提示为黏膜内癌的18例患者中,有4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腺癌.本组患者随访9~27个月,创面愈合良好,均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ESD治疗胃食管交界部早期癌安全、可靠,具有较好的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早期预防性肺部护理干预对减少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效果以及对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观察组72例中老年脑卒中患者给予及早的预防性肺部感染护理干预,与对照组72例
巨大纵隔肿瘤可压迫纵隔内组织引起呼吸困难、心脏和大血管受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纵隔内组织器官较多,解剖关系复杂,手术危险性及难度大.
目的:探讨采用两种皮内进针方式进行变态反应特异诊断对患者痛感及一次皮丘注射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在两侧上臂外侧皮内试验做变态反应特异诊断患者127例,将每位患者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素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107株,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
目的 探讨新型通用锁定系统(GLS)钢板治疗复杂骨折的初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12月采用GIS钢板治疗10例复杂四肢及骨盆骨折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23 ~52岁,平均35.2岁。其中
目的 观察新型体能增进剂对高强度军事训练战士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40名战士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体能增进剂和安慰剂,在试验前1天以及第8天进行疲劳评定量表(FAI)
碘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并通过甲状腺激素来体现其生理功能,碘缺乏和碘过量都可以引起甲状腺疾病.随着加碘盐的实施,碘过量导致的甲状腺疾病发生增加.过量碘可抑制碘
为弥补BrowsedServer(B/S)及Client/Server(C/S)技术的不足,引入Citrix技术,该技术结合了B/S和C/S的优点.在清华大学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Citrix技术可实现任何时间、任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纳(新瑞普欣)配合胰岛素局部换药治疗老年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将100例Ⅱ~Ⅲ级老年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采用新瑞普
促性腺激素低下和性腺发育障碍伴或不伴嗅觉异常是单一性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症(IHH)的主要临床特征.近些年,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发现了一些导致下丘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