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文学场域与媒介

来源 :台湾研究集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ju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文学前承光复后台湾文学的转折,后启60年代文学的兴盛。此时期文学杂志的“民营”状况,副刊非一统的存在状态,都悄然改变了权力场和文学生产场之间的单一支配关系,使控制文学场域的合法逻辑出现了裂隙,并使得作者、编者、读者的性情最大程度地影响文学生产。此种历史境遇中的文学传播,使政治高压下的20世纪50年代仍能涌动起多种文学思潮,也使台湾文学的乡土性、本土性得以延续、流布。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文学不应在意识形态层面上被看做文学的断裂。
其他文献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养猪生产的传染病,该病可以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动物,主要通过蚊虫的叮咬、注射针头、交配而传播,母猪可垂直传播此病。附红细胞体破坏血液中的红
2008年3月初,在宁德市蕉城区某猪场内发现饲养的架子猪腹泻,严重的呈现水样的腹泻症状,场主采取了肠炎的治疗方案,先后应用氟苯尼考和环丙沙星口服,林可霉素、头孢拉定等抗生素肌
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某猪场2007年6月40头断乳后半个月的仔猪相继发病,经检查诊断为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继发肺炎,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通过对武汉市主城湖泊生态环境现状分析,表明湖泊生态环境恶化并非是由单一因素或几个主导因素引起的,而是涉及到城市发展、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这决定了湖泊的生态修复与提
2006年春夏,泉州市有几个养猪户发生了以高热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对此,我们进行了初步诊断并实行防控措施,现将情况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