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sb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隨着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小学语文教师变得更加重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将从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重视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意义出发,简要介绍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含了对学生文学感悟能力、写作能力等能力的要求,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观念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事物,从而为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更多写作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将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与综合语文素养水平并举。
  一、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重视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能够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学生的语文学习便会进入良性循环的阶段。且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会对语文写作这一课程形成更完善的认识并将提升自身写作能力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学习任务执行,这有利于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丰富写作教学内容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要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应当提升学生的阅读量,教师应当将“阅读”列入写作教学计划中,使其成为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阅读环节应当与传统的阅读环节区别开来。
  例如,在写作课上开展阅读活动应当更有针对性,教师可以结合本节课的授课重点,如“学习如何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等,从而选取灵活使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阅读材料进行教学。教师还可以结合现代化的教育媒介开展写作教学,如为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写作主题有更深的感悟,教师可以播放与本节课写作主题有关的微课,使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了解本节课的写作背景。这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感悟能力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充分体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
  (二)自主编写写作教学教材
  市面上已有的写作教材质量难以保证,且许多写作教材并没有结合时代特点与时事发展的进程及时更新,使用这些写作教材进行写作教学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为改变这种现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本校学生的特点出发,组织专业的教师团队编撰本校特有的写作教学教材,教师在编写本校的写作教学教材时应当充分利用本校已有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服务。例如,为拉近学生与教师所讲内容的距离,教师可以将往年学生的优秀作品编入教材中,这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写作技巧的信心,也有利于激发学生进行文学创作的热情。教师还可以以季度为单位更新教材内容,将本届学生的优秀作品编入教材中,以此激励其它学生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三)精心设计课程作业
  传统的写作课课程作业内容较为枯燥且学生能够自主发挥的余地较小,这不利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也不利于激发学生进行文学创作的热情,教师应当精心设计课程作业,利用“作业”这一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并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
  例如,教师可以布置阶段性的作业——日记、小型社会调研记录等,这类作业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各种事物的热情。且通过写日记、社会调研等活动,学生能够掌握反思自我、考察生活细节的本领,反思、总结、观察能力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四)创建综合性评价体系
  创建综合性评价体系是为了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提升过程而非结果,这要求教师提升过程性考核标准的比重从而提升学生对写作技能提升过程的重视程度。写作技能的提升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学生必定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学习周期才有可能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否发现自己每次写作练习的不足之处与进步之处,能否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并保持自己在写作上的优势是考验一个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标准。通过建立综合性评价体系,教师也能够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出更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结  语】
  总之,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尚有不足之处,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并将核心素养观念渗透其中。为防止学生因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而产生受挫感,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资源,使他们的写作有据可依并鼓励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创新思维的作用,大胆尝试不同的写作方法提升自己所写文章的创新水平。
  【参考文献】
  【1】吴修翠.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
  【2】孙元德.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6)
  【3】叶翠敏.基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J】.华夏教师,2018(14)
  【4】程丽丽.小学生语文核素养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有些初中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单纯地给学生讲解课堂知识,忽略了对其作文创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随着教学水平的提升,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现状虽然有所改善,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探究和更新作文教学方法,结合作文教学实际,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  1.注重创新记叙文写作理念,丰富语文课堂内容  记叙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
研究了以沙枣的种子为外植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以及植株再生的过程,对培养中出现的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类型进行了探讨.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方法,确定了沙枣快繁体系的最
【摘 要】  学习兴趣是学生探索求知的强烈内在驱动力,作为教者,唯有搭建教学平台,立足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  作文 兴趣 情境 指导  《小学语文课标》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搭建教学平台,激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精心创设情境  精
当高考佳作中涌现出一批素雅灵秀的乡土素材时,高三学生也强烈地意识到,记叙文最苦的是没有好的素材,而其实,素材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  如皋如歌,常来长寿。如皋如歌,山水光辉天地灵秀。从脚下的这片土地中挖掘得的素材,既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也是独特鲜活的。  高考专家总是“恳请”多写生动鲜活的“记叙文”,而《新课程标准》也一直说:重视调查、分析、探究的过程,引导学生脚踏实地,尊重他人的劳动及
生殖器官性状一直是禾本科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但由于各个性状所附实体的形态特点,着生位置,发育程度和环境饰变的差异,其分类价值是不尽相同的,为了克服该类性状使用上的种种弊病
【摘 要】新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绘本是小孩子在人生中最初接触的书,贴近儿童,降低了儿童阅读的难度,孩子们在阅读中被感动着、陶冶着,也快乐着、享受着……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我们将绘本的特点引进写话教学,科学有步骤地进行低年级写话训练,从而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写话灵感与热情,提高学生写话的能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