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使用不当致癌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中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40万人、死亡人数达30万人,而且胃癌已呈现年轻化趋势,30岁以下年轻人的比例由上世纪70年代的1.7%升至当前的3.3%。
  在冰箱普及之前,人们经常用腌制或烟熏的办法保存食物,而这样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胃中可转化为致癌的N-亚硝基化合物,从这个方面说,冰箱的普及和正确使用降低了胃癌的发病率。
  但随着冰箱的普及,居民吃隔夜菜和回锅菜的几率也相应增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又成了胃癌促发的一个原因。中日友好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赵洪川介绍,冰箱并非保险箱,在冰箱的封闭空间里,很多细菌繁殖的速度甚至更快,放在冰箱里的隔夜菜不仅没有得到保鲜反而被污染,而且很多菜经过回锅也易产生易致痛物质。
  年轻人家庭的冰箱拥有率明显高于中老年人,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普遍加快,生活中一年四季都离不了冰箱,长期食用久放冰箱的食物,增加了病菌侵入胃部的几率。当然,胃癌发病率趋于年轻化,也不排除与吸烟嗜酒者有关。除了注意饮食清淡,少吃腌熏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外,早期排查也是防治胃癌的好办法,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可达95%。
  在早期胃癌排查中,胃镜结合病理检查的正确判断率最高,发现的早期胃癌比例最高,而无痛电子胃肠镜则是对胃肠最直观、最先进的检查手段。据存北京首家推出防癌体检和无痛电子胃肠镜检查的北京慈济体检机构负责人介绍,2000多元一次的无痛电子胃肠镜检查,是通过将一个类似微型摄像机的传感器送入人体,可以清晰地将食道、胃、十二指肠、大肠等部位的病变情况传输到电视显示屏上,还可以钳取多块组织或用细胞刷刷取标本送病理检查,大大提高了筛查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近日,新西兰移民局再次发布新政策一临时签证的海外申请要再推迟.rn目前大多数临时签证的海外申请都已经暂停,移民局表示,暂停申请的时限将推迟至2021年2月.rn但以下临时入境
期刊
秋瑾,别号竟雄,浙江绍兴人.1875年生于富裕人家,自幼入家塾读书,天资聪明,学习优秀,被誉为“女才子”.秋瑾15岁由父母包办,与湖南湘潭富绅大户之子王廷钧成婚.王廷钧思想陈旧
期刊
《红色中华》报道“八子参军”rn在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保存一张1934年5月30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该报第三版刊登了一篇瑞金八兄弟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