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特殊的礼物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ic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今年升初中,暑假期间我照例把儿子的衣服、玩具等物品进行整理,把穿着小的衣服、用不着的东西送给乡下的亲戚,顺便腾出一些空间。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我送给他们一份特殊的礼物——红领巾。
  几年来,我每每看到红领巾,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几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情。那时儿子刚上小学二年级,有一天中午吃饭时,儿子说:“妈妈,我今天‘面壁思故’了。”我没听懂儿子的意思,接着问:“什么?”儿子又重复了一遍,我还是不明白。儿子就给我解释说:“就是面对着墙站着。”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儿子说的“面壁思故”就是“面壁思过”,我给儿子纠正了这个词,同时又给儿子解释了“面壁思过”的意思。可是,儿子从小懂事,长得很可爱,也很聪明,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不管上幼儿园,还是上小学,一直都是老师眼中的红人,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疑惑不解地向儿子了解情况。原来是儿子觉得戴着红领巾时脖子太热,就摘下来了。学校有规定,哪个同学不戴红领巾,就给他们班扣分,与老师的奖金、评优等挂钩。所以,老师就让几个没戴红领巾的小朋友面壁,以反思自己的过失。我想孩子们全然不知为什么不戴红领巾是错误的行为,只知道违反学校的规定是不对的。
  我不禁联想到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面放一串香蕉。实验人员安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向笼子里喷水。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五只猴子都被淋湿了。之后这些猴子在几次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子们达成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免被水淋到。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它四只猴子痛打了一顿。因为其它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它们被淋水,所以制止它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结果被打得很惨,但还是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再被水淋。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地要去拿。当然,一如此前所发生的情形,B被其它四只猴子痛打了一顿。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得很惨,只好作罢。后来慢慢地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但是它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群猴痛打一顿。
  孩子们好像实验中的新猴子,教师充当了实验者,不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天性,孩子们当然也不知道到底为什么不戴红领巾是错的,是要面壁思过的。这又让我找到了一个和儿子交流的新话题。我和儿子一起在互联网上查找了红领巾的起源、内涵以及无数先烈的故事等。我也准确地掌握了有关红领巾的知识,原来自己上学戴红领巾时也不明白的道理今天终于明白了。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是红旗的一角,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每个少先队员不仅要佩戴红领巾,而且要用自己的行为保持红领巾的荣誉,并为红领巾不断增光添彩。我把这些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与孩子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从孩子的眼神中发现他好像懂得了一些东西。
  后来有一天,儿子的红领巾丢了,进校门时有小监督员记录,会给班里扣分。由于儿子的集体荣誉感很强,所以存在很多顾虑。为了避免他幼小的心灵再次受到伤害,我赶紧去附近的文教店买了一条,给儿子戴上。丢红领巾的事件还屡屡发生,虽然每次我都会对孩子进行教育,但孩子毕竟还小,于是我想出了一个办法,到商店买了一块红布,按照标准尺寸进行裁剪,一气儿就给儿子做了九条红领巾,为再次丢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现在还剩的几条作为礼物送了出去,一颗时常纠着的心终于轻松了。
  我是一位母亲,爱自己的孩子;我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师,热爱着自己的学生;同时我也是一个中国人,更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我很清楚一个道理,就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也是时代赋予小学教育的历史使命。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着中国未来的发展,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小抓起,要给孩子们的心灵烙上深深的“中国心”。我也是一位老师,很理解孩子的老师的做法,因为这涉及到班级和个人荣誉问题。可是,学校怎能把对学生的心灵教育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也用一个量化的分数来衡量呢?当然,对学生的教育需要有一个评价机制,但是学校领导们是否应该慎重考虑,深入分析并探讨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案,真正从根本上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不以牺牲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为代价!
其他文献
家庭教育的滞后性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家长们是如何看待素质教育的呢?他们对“减负”的认识、家庭教育的困难、孩子的负担重在哪儿?家庭教育的现状、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教育观和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角度论述了社会实践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且提出了围绕加强社会实践工作如何搞好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
阐述了中外古今历代思想家根据时代要求村建的各种理想人格范型,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人格理论。
文章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当前师范院校中所存在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基本概念的教学的现象,指出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从理论上阐述
司马迁和他笔下众多历史人物对待生死荣辱的态度,闪耀着太史公寻找生命尊严的光辉,凝聚着他的人生观感天动地的悲壮气概。遭受宫刑仍隐忍苟活,发愤著书,无疑也可从他伟大人格找到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习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对于生成,目前教育界众说纷纭,似乎让身在一线的教师困惑得找不到语文课堂的正确方向:语文课堂既要超越知识和技能的藩篱,又要突破以“人文”代替语文的重围,走向智慧;既要重视双基,又要渗透人文。怎样做?做什么?这些声音似乎在语文教学的每个角落里回荡。  首先,教师不能失去自我,丢掉本真,这是一个再认识的过程,
为明确东方绢金龟为害金银花的特点和规律,对其越冬情况进行了田间系统调查。结果表明:东方绢金龟在金银花田主要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筑土室越冬,随着冬季环境温度下降,该虫逐
朋友之间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误会。如果被朋友误会了,我们又该怎么办呢?下面这个故事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种有益的借鉴。  一次高三年级组教师会议上,数学老师余军不仅没有像往常那样坐在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张明身旁,而且对张明的热情招呼也佯装没有听见。这自然令张明乃至在座的其他老师不解——因为,他们俩同时进校,搭档多年,且单身时还曾同居一室,是一对私交甚密的铁哥们。然更令众人感到意外的还是余军接下来的发言,
定冠词的用法历来是英语学习中的难点,而对于季节名词和定冠词的使用搭配又存在一些不同、甚至针锋相对的观点.本文对有关观点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依据季节名词是否表达
双齿锤角叶蜂(Odontocimbex svenhedini Malaise)是近年发生于甘肃天水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的一种食叶新害虫,其寄主刺五加是首次报道.该虫1年发生1代,翌年4月上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