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2005年将变更为双月刊

来源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an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2010年12月至2013年10月,我们应用对偶斧状皮瓣[1]修复眼周皮肤软组织缺损1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一、临床资料本组共13例,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17 ~55岁,平均35岁,均为眼周上、下睑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外伤性缺损8例,皮肤肿瘤术后缺损5例.缺损面积1.0 cm×l.5 cm~2.5 cm×3.0 cm。
期刊
拇趾外伤后深部组织外露创面修复较为困难,目前临床上采用踝前皮瓣、足背或跖背皮瓣和足背内侧皮神经转移修复,在足背及踝前供区肌腱、骨骼表浅,植皮不易全部成活,易形成贴骨瘢痕,不耐磨[1-3].2006年10月至2009年3月,我们应用足内侧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8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期刊
目的 探讨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与交腿皮瓣相结合,修复足背皮肤缺损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共已采用扩张的交腿皮瓣修复对侧足背皮肤缺损骨外露10例.结果本方法对供皮瓣区及受皮瓣区均能得到良好的修复,供区不需移植皮片,修复后遗留的体表痕迹少,皮瓣较薄外形佳.结论应用扩张的交腿皮瓣为足背皮肤缺损骨外露提供一种简单易行、损伤小、皮瓣供受区外形均佳的修复方法。
目的 实验研究肾上腺素对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Ⅰ型前胶原、TGF-1及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RT-PCR检测肾上腺素作用24h后bFGF、TGF-β1、人Ⅰ型前胶原的mRNA表达差异,并以ELISA检测bFGF、TGF-β1在肾上腺素作用24h后的蛋白表达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肾上腺素上调bF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和下调TGF-β1mRNA及蛋白的表达;但在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
眶距增宽症即先天性内眶距过宽,2006年,我们采用软组织扩张后眶距增宽矫正术治疗该类患者2例,在国内尚属首次[1],其中1例得到长达7年的随访,治疗效果满意.一、病例介绍患儿女,4岁,出生时即发现双眼间距过宽、鼻梁低平、鼻尖分又,且颅面部畸形随年龄增加逐渐加重,于2006年4月18日入院.检查:身体发育与同龄几无明显差别,面部呈比目鱼样外观,前额饱满,小睑裂畸形,双睑裂长10.0 mm、高5.0
期刊
目的 探讨应用改进设计的额部扩张皮瓣行全鼻再造术的效果.方法将前额主要供血支部分结扎阻断,保留选用的轴型血管蒂,强化皮瓣扩张的延迟效应,除设计以额正中皮瓣做全鼻再造外,还选用额上区横向扩张皮瓣,其供区缺损施以同侧或对侧扩张皮瓣推进修复,直接缝合.共已应用11例.结果11块额部扩张皮瓣转移后完全存活,随访6个月~8年4个月,再造鼻功能形态恢复满意,供区瘢痕不明显.结论强化额部扩张皮瓣血供或选用额上区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主办、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北京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协办的第六届北京国际整形美容外科会议暨第六届宋儒耀整形外科青年医师论坛定于2014年10月18~19日在北京首都机场朗豪酒店召开,会期2天。曹谊林教授和祁佐良教授担任大会名誉主席,栾杰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期刊
目的 探讨额肌筋膜复合瓣悬吊术治疗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效果.方法 2010年7月至2012年3月,采用额肌筋膜复合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21例23只眼,对手术疗效进行比较、观察,并做跟踪随访.结果 17例获得3~6个月随访,除1例出现复发外,其余病例均得到矫正,无睑裂闭合不全及上睑迟滞现象,未发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额肌筋膜复合瓣悬吊术是治疗儿童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有效方法,其手术操作简便、
成功的美容外科手术不仅可以改善求术者外在的容貌,而且其内在重塑自我形象的愿望也得到满足.然而也有一些客观上仍属理想的美容手术,其外貌并未使求术者感到满意,相反在心理上引起一些负性反应,对美容效果不满意的观念也很难改变[1],甚至抱怨受到术后新形象的打击,进一步要求重新手术或恢复原来的外形.不满足他们的无理要求,他们会时时纠缠手术医生,达不到目的还会使用法律诉讼手段,甚至暴力伤害医务工作者[1-4]
期刊
我院自2002年以来,采用开窗的脐旁带蒂皮瓣转移治疗手热压伤5例,疗效满意.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3例、女2例;年龄22~47岁,平均37岁.病因:5例均为造纸厂热滚筒压伤.损伤范围:手背、示、中、环指指背皮肤及浅、深筋膜,均伴有骨关节、肌腱外露.掌侧皮肤均无明显损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