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质疑能力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tx4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疑,思之始,学之端也. 质疑问难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一个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创新地解决问题的基础.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为核心展开的.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质疑能力是一个教学重点,这符合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观念. 本文针对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行论述.
  【关键词】 质疑;民主;氛围;质疑方法;质疑评价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既是符合现代教学思想的,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的,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举措之一. 那 么,我们在具体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给学生营造民主的质疑氛围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教师偏重于知识传授与技能形成,教师问学生答一直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这样的教学抑制了学生质疑的天性 ,导致学生渐渐地就缺乏主动思考,失去质疑的欲望了;也有一些学生怕自己提出的问题不恰当而遭到同学嘲笑,而将自己的疑问滞留下来. 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民主的质疑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对问题进行判断, 进而去将发现的问题解决掉. 当然在学生提出那些新奇怪异的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质疑的火花,决不能随便予以否定、遏制及嘲笑,这样会将学生好不容易点燃的质疑火花熄灭;对于那些可以提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的学生,教师在这时就应该激励他们继续深入探索,大胆创新,更进一步地让学生的质疑乐趣进行升华. 当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者是没有问题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提出重点问题,然后再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合作讨论,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人多力量大,让他们在讨论中慢慢地将问题解决. 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质疑的自信心,调动他们提问题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民主和諧,使得师生的关系更加和谐.
  二、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会疑会问
  新课程标准提出:我们的教是为了不教.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 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让其敢于质疑问难,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质疑问难的方法. 这样他们一技在手,还愁不会质疑学习 ,不会解决问题吗? 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时,可以指导学生对教材中或者是将要学习的最基本的问题进行质疑,还可以让他们在知识形成原因以及解题方法上质疑,也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的衔接处质疑,在定义概念之处以及拓展延伸上质疑,等等. 当然,教师还要留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让学生在进行知识性学习时,或者在提不出问题的时候,可以在教师暗示性语言的帮助下重新挖掘出知识里的漏洞,让他们畅想思维积极地自主提问. 比如我在教学“变量与函数”内容时,就以“一个矩形的周长为60,其中一边长为10,求这个矩形的面积”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开始就带着问题来学习,启发他们在学习中进行讨论,然后以以下问题提示他们:“边长还可以取其他的值 吗?”“若其中一边长为15,20,25,矩形的面积是多少呢?”“什么时候面积最大?”“若设面积为S,其中一边长为x,S如何表示?”等等,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去反思问题以及进一步解答问题,并养成勤于思考、善于质疑的好习惯,从真正意义上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
  三、让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教师将生活资料引进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允许学生向权威挑战,敢于怀疑书本,不满足于课本上单一方式解答出来的现成的答案和结果,让他们能够对所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并通过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数学知识,让他们在质疑中学会对数学课本中新知识形成过程的文字、说明、设问质疑,这样学生就会发现教材中处处掩盖着有关新知识的问题信息,可以帮助他们实现一次又一次的数学挑战.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旧教材中存在着问题老化、数据过时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要创造性地把握和处理教材,从生活中收集相关的数学知识,以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材料将数学知识引到课堂,并布置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和质疑. 这样的教学,学生会始终处于主动质疑状态,那么对问题解决的方式和途径就会更加关注,也就真正掌握了数学知识.
  四、学生树立反思意识,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
  解决质疑出来的问题,并不代表我们进行的数学思维活动的结束,而是深入认识问题的开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反思. 反思是对整个解决问题活动过程的反思,是对解决问题过程的深层思考,是一种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完一个概念、定义时,我们可以 从能否换一种方式将定义引入,若把其中的关键词进行改换或增减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是否还和原来一样能反映一个定义和概念等进行反思. 学习定理或公式时可以对定理或公式提出角度和证明的思路以及依据、逆命题等进行反思. 解完题时可从解题方式以及解法关键和原理,以及使用这种解法的延伸上面进行探讨反思. 这样的反思不仅能使学生巩固知识、方法,纠正学法,还能使学生快速掌握质疑的方法,以及推广延伸到掌握一种学习方法,同样还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不断追问的习惯.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质疑氛围,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书本、质疑教师,养成善于质疑、勇于否定、独立思考、积极解决疑问,并善于反思的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真正掌握知识,他们的数学素养才会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学青. 新课程理念下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思考[J].数学通报,2006(2).
  [2]梁志峰. 质疑能力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浅析[J].教育科研,2003(5).
其他文献
【摘 要】 数可以用来表达与交流,可以帮学生认识事物. 数感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始终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学生的各科学习,也为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奠定基础. 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十分重要.  【关键词】 数感;建立;形成;强化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来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并且在标准中的好几个阶段都阐述了要培养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极大的推动.从科技腐败的现象和根源进行分析,
中国农业在参与经济国际化进程中,要实现在激烈的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归根到底是要靠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来作保障.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提高我国农产品的
农业国际化是经济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将农业放在国际政治经济的大背景下,融入国际分工,参与国际经济的大循环,不仅有"出"而且有"进",其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不仅有产
近十几年来,由于国际文化交流的频繁以及信息传播的加速,新的艺术设计思潮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体制,使得基础教学的状况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在许多人的不懈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