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石有约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xia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爱石,每年至少要邀友或受邀外出捡几次石。安徽捡石最好的季节是每年的枯水期,一般为5月至10月。10月进入秋季,水浅石出,经过多雨季,上游的石顺水而下,捡石正当时。每次外出捡石,多则十来人,少则三、四人,或驱车、或骑车、或包车。石友们只要知道哪里有石源,头天便相约,第二天一大早动身。看携带的工具,就知今天谁是新手,往往新手都是临时凑个工具。老手便会全副武装,背包、手电筒、手套、长靴、撬棍、矿泉水瓶等等。大家每次开始捡石都是一起出发,开始还是三人一组、两人一组,捡着捡着,便分头行动了,有的一人跑得老远,有的慢慢地翻动着石头;有的刚捡到可心的就嚷嚷着“快来看、快来看”,还有边捡边扔的;有的先将石堆在一起,走时再来挑拣。到最后收工时,大家才笑呵呵地互相看看“战利品”,这个说自己找到了宝贝,那个说谁谁捡到的最好。每当这个时候,奇石让人陶醉,忘记了疲倦、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饥肠辘辘。大家一边挑拣着带回家,一边对石头说“如果有缘,下回接家去”,或“下回再见”,如此与石对话,正是一种与石有约的承诺,我不知道同去的石友,会不会每次都如此说,我自己每次都是这样做,也许正因为这种坚持,每次我都有收获,更令人喜悦地是,竟然,有一次真的与原来留下的石有缘,得以再次相见。
  2011年五月,有几个外地石友驱车前来我家玩,席间说到去安徽捡石,于是,第二天一早,我和五位石友便出发了。这次主要是走访石友,顺便去捡石。同行的一位石友说要带大家去个从来没人去过的地方。在安徽境内,没人去过的地方不多,但一般没人去过的地方,就会有石可捡。一路上,大家讲了不少石界新闻旧事,不知不觉到了目的地。一向不太记路的我,下车一看,先乐了:“原来是这地方,不瞒各位,这地方我来过好几次。”我边说边远眺着前边的河溪,心想也许因为地偏来人少,这里或许还有我以前留下没带走的石头,没准今天有缘,还会找到的。说话间我们便分头开始觅石。记得当年这里的河床还有水,只是乱石和腐烂的树枝不少。不多时,我便在一个大石旁,发现了曾经放弃的一块大别山画面石。仔细看看正是当年那块,当年因为这块石上苔藓很滑、也很脏,一时也没分辩出图案为何物。在丢弃时,嘴里还喃喃自语道:“再养一养吧,下次有缘再接回家。”真没想到时过几年,同样的地方、不同的时间,竟然,这么有缘在此相见,不能不说是石缘也。于是,毫不犹豫地带回家中。
  在我眼里,石是有灵性、有生命的,不能得之不珍,弃时毁之。奇石不是生来就如此奇特、奇异、奇巧、奇美的,每一块都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天地变迁中,历经日月星辰转换,在水磨风蚀、雨雪侵袭中悄然无声出落而成的。今天一块不起眼的石头,也许明天在有缘人眼中,会被发现其奇巧之处。我们何不与石来个约定,今生若有缘,相见时便带走。今生若无缘,让有缘人带走,也是一桩美事。
其他文献
危峰独立,如削如攒,其势峭立接天,宛然兀出。  暝色渐氲,沐晚霞似披金甲,苍苍生光。  天上人间,领挈诸胜,唯余此景绮丽。
期刊
【本刊记者 严丽娟 徐福国】2015年6月21日,中国收藏家协会玉石鉴评委员会第二期鉴评师培训班在中国收藏文化示范基地、甘肃省酒泉市鑫隆夕阳红文化旅游生态园开班。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国家发改委价格认证中心副主任杨向群、《中华奇石》杂志主编陈西、酒泉市文物管理局局长杨永生、酒泉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何一录、酒泉市鑫隆夕阳红总经理何志刚等领导与学员们共同出席开班仪式,酒泉市金锁阳保健品公司董事长潘
期刊
圆天蔽着沧海,云水托着蓬莱。日出于此,日落于斯,朝霞漫岛。疏条交映,一峰独立,接九霄、聚华光,有仙人语。
期刊
龙须蜷曲,筋脉微涨。  上天入地,呵气成云,  固是龙也。  玄黑首,巨型口,  伏光影,撼震电,神怪异哉。  隆今昔、雄壮势,一统天下。
期刊
2014年初冬,台湾台北花博争艳馆举办“全国盆栽、两岸石友联谊会展”,开幕前夕,刚好本人有空闲,就跑去展场抢先看展品。展演的雅石大多是从各地来的名石,一种莫名的兴奋很难让人静心下来去驻足品赏各展件的内涵,就边走边浏览。突然旁边有人说:萧老弟你也来了。因为声音熟悉,我回头一望,原来是台湾雅石界小品达人陈国连前辈。我举步与陈前辈彼此寒暄,陈前辈一直热情地拉着我,一同去欣赏他这次展出的雅作。到了展品区一
期刊
【本刊讯 吴蕊贤 王 沛】由中国观赏石协会主办、酒泉市观赏石协会协办的第35期观赏石鉴评培训班、中国·酒泉首届丝绸之路观赏石精品展以及中国·酒泉丝绸之路观赏石文化高峰论坛于2015年7月11日在甘肃酒泉拉开帷幕。  精品展于7月12日在甘肃酒泉图书馆盛大开幕,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石协会长寿嘉华,酒泉市政府副市长柴绍豪,酒泉市政府秘书长周兴仁,酒泉市肃州区副区长李君芳,酒泉市肃州区文体局党委书记周
期刊
黑白灰的写意世界,看一眼便饱蘸山水浓情。  目光随形而走:山体峰脉里都写满了深邃静谧,老拙苍劲的气息从斑驳的石肤里散出来,沉稳雄浑依基底的平坦伸展而去,平滑的山脊、蜿蜒的山脉、环抱的山谷、开阔的景台,无一不显出虚怀若谷的深幽。正是:  璞石三尺幻群山,曲峰缓坡意悠然。  春夏秋冬自浮沉,虚怀若谷纳大千。
期刊
【本刊记者 刘玉】2015年7月1日上午,由陕西省宝玉石观赏石协会、陕西景行园艺术馆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丝绸之路大西安秦石邀请展”在咸阳市029艺术区隆重开幕。此次邀请展推出“秦石”这一广义的石种概念,将陕西省全境出产的石头都定义为秦石,而展会也紧扣“秦石”这一鲜明主题,邀请包括安康、汉中等地的数百方精品石参展,充分体现了三秦大地独特的赏石氛围和深厚的地域文化。  展会规模并不宏大,参展的绝大部
期刊
石色相映,墨韵交叠为画,圆融的线条在边界流淌。避繁就简,深浅对比成字,中心一圈色块似字而非字——这“福”气便在滚滚江水的奔流中,捡一石而居,择一地而栖,遇慧眼识石之人,将这恩赐赏领。
期刊
初听吴有的大名,觉得矛盾。吴通无,无就是无,有就是有,为啥要连在一块?细读之下,却大有玄机。道家以为,无非无,有更有,无中可以生有。野外本无路,但前人踏出印来,后人跟着踩,那就有路了。  汉江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汇纳百川,卷金裹银。在它巨龙般的滔滔之下,隐卧着无尽的深层宝藏,只是人们司空见惯,以致熟视无睹。  吴有,光光的脑袋,鼓鼓的额头下,有一双灼灼之眼。虽为一介布衣,但布衣中也出人物。俗话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