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开“十八岁”的泥封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man110_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南的古镇上,随着一声娇嫩的啼哭,一个柔美的女孩呱呱落地。
  在这满溢爱意和喜气的日子里,年轻的父亲用三亩田的糯谷酿成了三坛女儿红,仔细装坛封口,深埋在后院的桂花树下。邻居兄弟过来打趣道:“老兄啊,什么时候开坛喝女儿红呀?”父亲笑着答:“还早着呢。”
  就这样,美酒由爱作酵母,在桂花树下,在父亲的心头,无声无息地酝酿了一十八个冬春。
  女儿十八岁了,她要坐着花轿乘着乌蓬船出嫁。大红的灯笼挂在高高的屋檐上,一队民乐班子在天井里围着花轿吹吹打打,贴了方块红纸的酒坛子搁在雕花桌案上,深埋十八年的女儿红终于到了开封的时刻。
  在民乐的丝竹声中,在女儿红的香气里,步入中年的父亲和要好的街坊无所顾忌的醉倒,脸上洋溢着淳朴的幸福。
  
  十八韶华的深爱
  
  一坛女儿红,包含着父亲对女儿深深的关爱与祝福。父亲希望女儿健健康康的长大,漂漂亮亮的嫁人,永永远远的幸福。当这坛女儿红从潮湿的泥土中启出,就是愿望达成之时。
  “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是天底下所有父母最上心的事情。为女儿寻得好归宿是旧时父母最大的心愿,而现在,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更高,他们期望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才能在未来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踏实。
  于是,孩子的教育开支自然成为了家庭财务支出的第一位。根据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统计年鉴》显示,2000年以来,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年均为9.20%,而同时,家庭教育支出年平均增长却达到了20%。中国家庭子女教育的支出比重已占家庭总收入的1/3。
  那么,父母依靠现在的积蓄和工资是否真得能满足孩子日益增长的教育经费呢?答案是否定的。据广东省教育厅、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提供的资料,2007年广东省在义务教育阶段,6年小学的书杂费要3500元,3年初中书杂费要2500元:在非义务教育阶段,3年高中的学费和书杂费共需1.2万元,读4年本科共需要10万元。以此推算,孩子从上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的约18年间,教育费用高达20万元。如果算上未来通货膨胀等因素,那么孩子的教育成本将超过25万元。
  25万元的教育经费,这显然不是一个工薪家庭能够轻易拿得出的。这也成为了很多父母的心结。
  
  为“未来”寻找智慧
  
  如何怎样准备这笔钱?如果仅靠储蓄,需要每年存款1.3万元以上。但目前较低的银行利率,再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或许会让家长背负较为沉重的负担。
  在“缺乏大额可投资资产”、“缺乏投资能力”、“缺乏投资时间”的前提下,显然,最适合父母的解决方式当为基金定投。
  我们先来看看投资门槛。普通工薪家庭的每月收入除过生活费、水电气费等其他支出外,所剩无几,那些动则上万元的高门槛理财产品是想都不敢想的。而基金定投的门槛可以低至100元,非常适合普通工薪家庭的需要。
  谈起工薪阶层最害怕的风险,定投自有妙招。定投的特点是无论高点还是低点都固定买入。当基金净值随市场行情上涨时,此固定金额购买的基金单位数会减少,反之,同一金额购入的单位数则较多,借此分散购入基金的时点,既化解了一次性追高的风险,又避免了下跌时错失良机的尴尬。
  至于投资时间,定投更加合算。我们只需要在投资前与基金销售机构(如银行)约好自动转账的扣款账户,往后在每个月约定的扣款日期,销售机构会自动从约定账户扣款,而且我们定投的每一笔资金都交给基金公司专业的投资团队来管理。不仅省去了舟车劳顿的辛苦,也免去了每天看盘择时买卖的痛苦,轻松又有效率。
  既然基金定投这么适合普通工薪家庭的需要,那么其最终的投资结果是否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呢?我们以定投上证指数18年为例,在1991年1月1日开始定投以上证综指为标的的模拟基金,直至18年后的2008年12月31日。如果每月定投500元,期间复合年均收益率为8.26%,那么18年后将获得约24万元;如果每月定投1000元,那么18年后将获得约48万元。
  通过对过去18年的定投模拟计算,基金定投的投资结果是满意的。
  
  站在时间的前列
  
  在目标金额相同、且每月投资金额相同的情况下,投资者越早投资,其理财目标就越容易实现,反之则越困难。
  投资年限为18年的要实现目标金额,所需年平均收益率大概为9%;投资年限为9年的要实现目标金额,所需年平均收益率约为36%;投资年限为6年的要实现目标金额,所需年平均收益率大概为80%。可见,投资年限越短,所需要的年平均收益率要求越高。
  市场始终处于熊牛转换当中,想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高幅度的增长率是不可能的,相对于36%、80%的高增长率,9%的收益率无疑更容易实现。那么18年的投资年限无疑是最为轻松的。
  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讲,做好基金定投,当然是越早越好。
  
  要耐得住寂寞
  
  既然选择了基金定投,就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坚定不移地为达成目标而长期投资,而不应为其他新的目标而随意变化。
  一方面,股票市场显现较为频繁的牛熊转化特征,不可捉摸;另一方面,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讲,严重缺乏有效择时的能力。显然,在市场波动不断的情况下,通过择时投资、波段操作来获取超额收益是很难去实现的。所以,投资者应该留在市场中,保持投资的状态,不要急于求成的频繁进出。


  从长期来看,留在市场中并保持投资状态,赚钱的概率将随投资时间的增加而提高,赔钱的概率随时间增加而降低。我们以上证综指为例,以6年为考察周期,1993年至2008年,共11个6年周期。有10个周期年化收益率为正,一个周期投资净亏损,亏损3.14%。投资6年,赚钱概率为83%,赔钱概率为17%;再以12年为考察周期,1993年至2008年,共5个12年周期。5个周期均获得正收益。投资12年,赚钱概率为100%,赔钱概率为0%。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不同中兽药复方对集约化饲养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作用效果,试验选用2100只387日龄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复方虎地散组、复方丹茶散组、复方茶赤散组、复方蒲赤口服液组、复方黄丹口服液组和复方益川口服液组。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则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复方虎地散10kg/t,复方茶赤散3.5kg/t,复方丹茶散3.5kg/t,饮水中分别添加复方蒲赤口服液1mL/天/鸡,复方黄丹口服液0.7mL/天/鸡,复方益川口服液2mL/天/鸡进行饲喂,每个处理3个重复组,每个重复100只鸡。试
“唯有ETF的交易热血在沸腾!”这是2008年华尔街人的心声。  充斥次贷危机的2008年,是美国开放式基金最痛苦的一段时间。然而当投资者们疯狂地赎回他们的开放式基金的时候,ETF基金却从2007年9月的5410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9月的5490亿美元,完善的套利机制正是资金逆市流入ETF的主要原因。  那么,如果你还在把ETF当作普通指数基金守着不放,等待净值回归,显然是不太明智的。虽说坚持长
期刊
我和老婆在生儿子之前收养了一个女儿。如今儿女都已长大,家庭关系也很和睦。近年由于我身体不好,开始和妻子讨论关于遗产分配的问题,不是我悲观,而是现实让我提前做一些计划,毕竟家庭幸福是我最看重的。我和妻子在遗产分配上稍有分歧,她认为应该多分给儿子一些,社会压力大,男孩将来还要娶媳妇,我想听听你们的建议。  常先生    常先生,你好:  根据您的问题,查询我国《继承法》得知:配偶、子女和父母属于第一顺
期刊
乱花渐欲迷人眼,在当今的国内市场上,指数基金正如繁花般粉墨登场。来自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国境内共有标准指数型基金53只,增强型指数型基金13只。而这66只指数基金所跟踪的标的指数总计也达到了26个。  一边是指数基金发行的火热,一边则是越来越困惑的投资者。在名目繁多、花样百出的指数基金面前,投资者到底该怎样选择?本期投资栏目就将为大家细数当前国内市场中的指数基
期刊
基金是应用比较普遍的理财产品,寄托了投资者的盈利预期。现实中,基金投资者也难摆脱赚少赔多的“二八魔咒”。右国列举的事实将告诉读者,我们是多么地热衷“追求亏损”的。金公司总在扮演说故事的角色,描绘远大的前景,说服投资者掏更多的钱。但无论如何,这只基金未来业绩依旧是不确定的。  典型的就是主题基金。几乎每只新基金,背后都会有个让人动心的故事。但请记住,已知信息会提前反映在股价上。  因此,定律的第一条
期刊
年收入18万,每年保费支出多少才算合理呢?这是需要保险的人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31岁的李女士现在就要面对这个问题。  李女士的保险意识非常强,早在结婚前就为自己投保了两份商业保险——20万元保额的重疾险和10万元保额的养老险,年缴保费1 5万元;结婚以后,她又为大自己两岁的丈夫王先生投保了30万元保额的终身寿险、附加70万元保额的定期寿险,年缴保费1.2万元;儿子出生后,热衷买保险的李女士又为儿
期刊
中年人是社会和家庭的中坚力量,其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而在人的生命周期曲线中,人到中年时收入也一般达到顶峰,财富增长和事业发展都遇到瓶颈。尽管有相对殷实的家底,也要为后半生的生计焦虑。更何况这一代中年人所经历的中国经济周期虽然趋势向上,但财富没有普惠到众人,而未来将面临经济放缓、生活成本加大的局面。中年人,其实很脆弱。  财务重负下的中年人,有的在价值观上也面临着与时代的割裂,在不确定的未来里更显迷
期刊
根据晨星二季度基金资产规模观察数据显示。前十大公司管理了10540.92亿元的资产,占全部60家基金公司基金总规模的48.84%。而真正操控这庞大资产何去何从的是基金经理,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本刊选取国内规模排名前十家的基金公司142位基金经理为样本,勾勒中国基金经理典型图谱,并独家首发基金经理市场指数,带您一窥最活跃投资家们的底细。  “学历高、年轻、聪明、精力充沛。”——这是很多人对基金经理的
期刊
黄金投资的方式有很多种,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其间比较年轻的一员,上海金交所的贵金属延期交易——黄金T+D。  截至2010年7月,黄金T+D平台移至银行系统刚好满1年。最初只有民生、兴业与深发展三家银行开展此项业务,如今,又加进了工商、招商等多家银行。渠道的增多,以及黄金T+D投资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然而这个看似全是优点的投资品种,在过去一年,投资者的收益“赚三、平三、亏三”。是什么
期刊
一生一世一只股,实现财务净自由。  如此想法够“浪漫”,但廖俊可以告诉你,哥不是传说。  作为一名私募基金经理,一个^打理着数千万资金规模的私募基金,每年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发现伟大的成长股。他最成功的股票投资案例是苏宁申器一不足一年半的时间获利15倍。苏宁电器这只股票已经让这位“苏宁哥”下半辈子不用再为钱而焦虑。  这样的例子在国外不鲜见:Wal-Mart(沃尔玛)在过去三十多年里,使投资者的钱升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