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新闻编辑这一职业也应运而生。网络有第四大媒体之称,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新兴媒体。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网络新闻编辑每天面对海量信息,网络新闻编辑技巧在当前新闻活动中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 网络新闻编辑 网络媒体 新闻学
一、网络新闻编辑活动的特点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闻也渐渐的走上了网络的舞台,要作为一个合格的网络新闻编辑不仅得掌握好网络编辑的特点,更要有深厚的新闻学知识及写作功底。网络新闻编辑活动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撑,没有这方面知识和技能的编辑人员将不能开展编辑活动。二是双向或多向的跨传媒交融。编辑活动需要由交融双方或多方的有关编辑人员共同来完成,是一种多工种编辑人员的协作。从成品而言,是多工种人员各自成果的高度集成和组合。这就要求作为编辑主体的网络新闻编辑必须是集新闻写作、编辑以及制作三位一体的结合。因此,从单兵作战走向协同作业,从技能走向全能,是网络新闻编辑的必由之路。
二、网络对新闻及新闻编辑的新要求
在网络时代,传统的新闻价值体系发生了变更,尤其是及时性与全时化之间的关系处理。网络时代的全时化趋向与当代新闻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密切相关,由于其理念的形成基于网络媒介的独特的介质属性,因此,它为网络新闻的业务运作、尤其是采写与编辑的作业形态都指明了新的方向。
从传统新闻学意义上说,及时性是对新闻报道追踪新闻事实的速率的度量,新闻通常被人们视之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网络时代,要求网络新闻编辑的编辑价值观要与时俱进。全时化的编辑趋势要求网络媒体每天24小时不间断推出新闻产品,且新闻文本必须有完整的历史向度,还要对特定的新闻事件的后续进程保持恒久的兴趣;而时效则要求网络新闻本身内涵所具有的影响力的适当的时间跨度。
网络媒体中各种新闻信息在迅速地、即时地流动和变化着,因而对稿件的选择和处理,要当机立断。从网络新闻的采编流程来看,记者并没有完成网络新闻传播的全过程,他们提供的作品在编辑手中只是半成品或素材。目前网络新闻的内容选择存在媚俗化倾向,这既有来自广告商的影响,也有来自网民的影响。
三、网络对新闻编辑的技术性要求
从技术层面来研究,网络化将给新闻实践带来巨大冲击,从时间到空间、主体到客体,网络新闻编辑都发生了交互化、立体化和技术化的复合型革命。一方面传统媒介正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高原有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如图书编辑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各种信息资源库,更及时 、准确、快速地开发选题,可以网上征稿,网上组稿,网上寻找作者,可以组织读者的信息网,还可以利用网络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优势,组织有关会议,加快开发过程和提高质量。
另一方面,传统媒介正纷纷借助网络,增添网络版。网络版不是原产品的原始上网,而是与原产品并行的,融合网络技术打造出来的,能满足受众多方面需求的新产品。例如,期刊社和网络公司合作建立专业网络,打造出快速、互动的新型网络版刊物,可以把纸介质刊物不能表现的或不方便表现的功能,借助网络技术充分呈现出来。这种交融是双赢的,双方都极大地扩展了自己的活动空间,拥有更多的受众,并发挥出1+1>2的强大作用。
网络新闻实现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很多新闻网站在每则新闻之后设置“发表评论”的链接,给公众提供一个交换批评和评论的场所,使网民能够直接参与新闻报道。这不仅做到了网络媒体与网民之间的沟通,还实现了受众对受众的传播,交互性使网络新闻成为大众共同发言的新闻类型。交互式编辑,就是在重要新闻文本后面提供交流手段,让受众自由发表意见和观点,并能充分使用链接;立体化编辑,要求网络新闻的编辑不再仅以传统意义上的、狭义的新闻信息为全部对象,而扩及一切泛指的信息,这些都是交融性现象的特点。概括起来,所谓交融性现象,是指在不同传播媒介之间,一方会交叉利用另一方的优势功能,扩展自己的活动空间和存在价值,并协同发挥1+1>2的作用。
四、网络新闻与社会大众的有机互动
互动性是网络新闻的一个亮点。互联网新闻的传播,让人们学会了质疑,培养了人们讨论、和解、寻求共识的意识。互联网新闻的传播,很容易让整个社会形成通过了解、谅解达到和解、共识的社会氛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报告》表明,网络新闻目前已成为网民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对于网络新闻给新闻领域造成颠覆性的冲击,Web2.0、Web3.0的功能将原有媒体的单向传播变成了互动传播,使得读者既是受众也是新闻的发布者,可以说互联网新闻的传播者已不再是媒体一家。论坛、博客、播客等多种形式的出现,让新闻网站成了没有客人、只有主人的精神家园。
网络时代给新闻编辑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为新闻编辑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网络新闻编辑活动需要相当深厚的技术含量。但其基本内涵始终是开发(选择)原型作品,并加以最大限度的组合、优化,通过一定载体,使之成为可向公众传播的成品。无论是把传统传播媒介的产生过程网络化,还是与网络融合产生网络版新产品,这个基本内涵都不会变。
当好一名新闻编辑需要比较以往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不断充实完善自我,提高业务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增强应对网络挑战的能力,熟悉掌握网络新闻编辑技巧,才能真正把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做好,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回馈读者。
参考文献:
[1]蒋晓丽.网络新闻编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王宏.网络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新闻爱好者, 2005.
[3]黄彬.论网络编辑人员的新闻职业素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0.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关键词 网络新闻编辑 网络媒体 新闻学
一、网络新闻编辑活动的特点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闻也渐渐的走上了网络的舞台,要作为一个合格的网络新闻编辑不仅得掌握好网络编辑的特点,更要有深厚的新闻学知识及写作功底。网络新闻编辑活动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撑,没有这方面知识和技能的编辑人员将不能开展编辑活动。二是双向或多向的跨传媒交融。编辑活动需要由交融双方或多方的有关编辑人员共同来完成,是一种多工种编辑人员的协作。从成品而言,是多工种人员各自成果的高度集成和组合。这就要求作为编辑主体的网络新闻编辑必须是集新闻写作、编辑以及制作三位一体的结合。因此,从单兵作战走向协同作业,从技能走向全能,是网络新闻编辑的必由之路。
二、网络对新闻及新闻编辑的新要求
在网络时代,传统的新闻价值体系发生了变更,尤其是及时性与全时化之间的关系处理。网络时代的全时化趋向与当代新闻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密切相关,由于其理念的形成基于网络媒介的独特的介质属性,因此,它为网络新闻的业务运作、尤其是采写与编辑的作业形态都指明了新的方向。
从传统新闻学意义上说,及时性是对新闻报道追踪新闻事实的速率的度量,新闻通常被人们视之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网络时代,要求网络新闻编辑的编辑价值观要与时俱进。全时化的编辑趋势要求网络媒体每天24小时不间断推出新闻产品,且新闻文本必须有完整的历史向度,还要对特定的新闻事件的后续进程保持恒久的兴趣;而时效则要求网络新闻本身内涵所具有的影响力的适当的时间跨度。
网络媒体中各种新闻信息在迅速地、即时地流动和变化着,因而对稿件的选择和处理,要当机立断。从网络新闻的采编流程来看,记者并没有完成网络新闻传播的全过程,他们提供的作品在编辑手中只是半成品或素材。目前网络新闻的内容选择存在媚俗化倾向,这既有来自广告商的影响,也有来自网民的影响。
三、网络对新闻编辑的技术性要求
从技术层面来研究,网络化将给新闻实践带来巨大冲击,从时间到空间、主体到客体,网络新闻编辑都发生了交互化、立体化和技术化的复合型革命。一方面传统媒介正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高原有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如图书编辑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各种信息资源库,更及时 、准确、快速地开发选题,可以网上征稿,网上组稿,网上寻找作者,可以组织读者的信息网,还可以利用网络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优势,组织有关会议,加快开发过程和提高质量。
另一方面,传统媒介正纷纷借助网络,增添网络版。网络版不是原产品的原始上网,而是与原产品并行的,融合网络技术打造出来的,能满足受众多方面需求的新产品。例如,期刊社和网络公司合作建立专业网络,打造出快速、互动的新型网络版刊物,可以把纸介质刊物不能表现的或不方便表现的功能,借助网络技术充分呈现出来。这种交融是双赢的,双方都极大地扩展了自己的活动空间,拥有更多的受众,并发挥出1+1>2的强大作用。
网络新闻实现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很多新闻网站在每则新闻之后设置“发表评论”的链接,给公众提供一个交换批评和评论的场所,使网民能够直接参与新闻报道。这不仅做到了网络媒体与网民之间的沟通,还实现了受众对受众的传播,交互性使网络新闻成为大众共同发言的新闻类型。交互式编辑,就是在重要新闻文本后面提供交流手段,让受众自由发表意见和观点,并能充分使用链接;立体化编辑,要求网络新闻的编辑不再仅以传统意义上的、狭义的新闻信息为全部对象,而扩及一切泛指的信息,这些都是交融性现象的特点。概括起来,所谓交融性现象,是指在不同传播媒介之间,一方会交叉利用另一方的优势功能,扩展自己的活动空间和存在价值,并协同发挥1+1>2的作用。
四、网络新闻与社会大众的有机互动
互动性是网络新闻的一个亮点。互联网新闻的传播,让人们学会了质疑,培养了人们讨论、和解、寻求共识的意识。互联网新闻的传播,很容易让整个社会形成通过了解、谅解达到和解、共识的社会氛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报告》表明,网络新闻目前已成为网民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对于网络新闻给新闻领域造成颠覆性的冲击,Web2.0、Web3.0的功能将原有媒体的单向传播变成了互动传播,使得读者既是受众也是新闻的发布者,可以说互联网新闻的传播者已不再是媒体一家。论坛、博客、播客等多种形式的出现,让新闻网站成了没有客人、只有主人的精神家园。
网络时代给新闻编辑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为新闻编辑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网络新闻编辑活动需要相当深厚的技术含量。但其基本内涵始终是开发(选择)原型作品,并加以最大限度的组合、优化,通过一定载体,使之成为可向公众传播的成品。无论是把传统传播媒介的产生过程网络化,还是与网络融合产生网络版新产品,这个基本内涵都不会变。
当好一名新闻编辑需要比较以往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不断充实完善自我,提高业务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增强应对网络挑战的能力,熟悉掌握网络新闻编辑技巧,才能真正把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做好,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回馈读者。
参考文献:
[1]蒋晓丽.网络新闻编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王宏.网络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新闻爱好者, 2005.
[3]黄彬.论网络编辑人员的新闻职业素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0.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