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升职

来源 :销售与市场·成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b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脚踏入社会后,什么久旱逢甘雨,什么他乡遇故知,通通靠边站,最重要最值得欢喜的是升职,是升职!!
  升职,意味着什么?屌丝说:意味着工资要涨。文艺青年说:意味着人生价值得到认可。且不说杜拉拉那般疯狂飙升,新人入职稳扎稳打,一次小小的成就,一个小小的名分,就是一次值得庆祝的升职,是职业生涯迈出的重要一步!
  升职很容易,但与职位相匹配的工作能力却需要持续、用心学习才能得到。平时表现挺优秀的导购,咋一成为小头头就蒙了!这咋整?咋办?
  导购小组长:
  小升职的大幸福
  有人曾经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你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我当时很骄傲地回答:升职!对于当时刚参加工作不满一年的我来说,第一次升职让我兴奋不已,如今每次想起,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
  我在国内一家日用品制造企业从事销售工作,公司要求新入职的员工在市场一线实践半年以上才能正式着手销售的管理工作。当时公司安排我在一家超市里做导购员,学习与陌生人沟通,向顾客推荐公司的产品。凭着耐心和细心,我很快便熟悉了自己的工作,不仅能够熟练地和陌生顾客攀谈,也能够有效地抓住时机,让客户选择购买我们公司的产品。
  新任导购组长,问题不断
  就这样过了两个月,我的领导找到我,希望我担任他所负责区域的导购组长。我当时非常兴奋,但听完之后,却没了精神。搞了半天,我这导购组长实际上是一名流动的导购员,挨着每家门店去给导购员做示范,培训她们如何才能正确开展货架产品的销售工作。
  领导看到我郁闷的表情,笑了笑,告诉我说:“虽然你的工资没有涨,但公司会给你一些补助费用。”耶!我这才找到了升职的感觉,原来升职的幸福一直都是和加薪挂在一起的!
  很快,我就发现了问题。虽然我自己和陌生顾客沟通不存在任何问题,但当我知道旁边站着一个人在瞅我的时候,总是感觉怪怪的,话语也不再流利,信心也没有以前那么足,我找不到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超市的导购员看到我表现很一般,心里对我也挺不服气,我要求她做的事情,她也爱理不理的。这时候,我突然想起来,升职不是还应该和权力挂钩的嘛,为什么我却没有辞退导购员的权力呢?想归想,我却不能因为自己的问题,把导购员给开除了,这样做我自己也找不到什么做领导的感觉。
  于是,我便找到我的领导诉苦,将我心中的疑惑告诉他。他当时对我说这样一段话:“因为你已经能够适应一个人的舞台,所以你应该去寻找两个人的舞台,来进一步展示自己的能力。因为你还未能适应两个人的舞台,你担心别人对你会产生不好的印象,这导致你会有所顾虑,不能像以往那样流畅地对顾客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很正常的。你要做的就是去适应这种过程,这样你的能力才能‘升职’,才能匹配导购组长这个岗位。”
  听了领导的话,我茅塞顿开,便高兴地回到超市开展工作了。我一直在琢磨,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尽快适应导购组长的工作。后来我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先熟悉环境,自行演练熟悉了,再熟悉人员,最后总结示范。有了方法,我便急不可耐地去尝试了。
  能力优先,适应导购组长
  我手里有每个导购员的排班表,我先选择了一家超市作为试点。当这家超市的导购员不在班上的时候,我便到这家超市里,像以前一样开展产品介绍和推荐购买工作。果然,尽管没有人在旁边看着我,我仍然不太自在,因为这家超市的购物环境和我之前那家不同,客流也有所差异,我努力了两个多小时之后,才渐渐稳定下来,可以比较自然地开展工作了。就这样,这家店我待了三天,终于完全适应环境了。
  接下来,我要开展的工作就是“监督”这家店的导购员。我在这家店的导购员上班时跑过来,和她拉拉家常之后,便站在一边看她介绍公司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一边注意搜集她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也总结出她做得比较优秀的地方。到她快下班的时候,我便和她攀谈今天的工作,夸她在某几个地方做得非常好,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就这样,不到两天,我就和这名导购员很熟了,而且她的工作弱点和长处我也完全掌握了。
  最关键的时刻终于到来了,这天,我在她上班的时候来到这家超市。由于我们公司的产品比较多,加上这家超市的客流量比较大,顾客自然比较多。她在向顾客介绍产品的时候,我同样也向另外的顾客介绍公司的产品。不到一会儿,我就完全没有了局促的感觉,完全融入到了这家超市。这个时候,我便让她停下来,在一旁看我怎么向顾客介绍产品。事实是,在我介绍产品的时候,她已经在偷偷注意我了,看到我卖得东西比她多,她也感觉挺不好意思的。到了这个地步,我说什么就都是对的了,这个导购员自然就服从我的管理,我再一次找到了升职后的感觉,像个小领导了,嘻嘻。
  按照这种方式,我很快便完成了“两个人的舞台”的适应工作。为了将自己的荣誉感扩大,我还特意组织辖区的所有导购员集中到一家门店,挨个进行产品销售的示范,然后大家逐个讨论这个人的优点和不足。很多顾客看到我们这里这么多人,都好奇地围过来,在知道了我们在干什么之后,笑笑走开,顺便还带上一两样我们公司的产品。
  就这样,我的第一次升职带来的新鲜经历就结束了。我从中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也意识到了自己对工作职责定位不准确的不足。职位升上来很容易,但与职位相匹配的工作能力却是需要持续、用心学习才能够得到的。
  感谢我的第一次升职,它为我以后升职铺平了道路。每个岗位都是一个舞台,只要我适应了,有能力在这个舞台上演出了,那么这个舞台一定会是我的!
  有句话说得好:“在江湖混,迟早要还的。”虽然只是老带新,算不得大的升迁,但第一次带徒弟的成效还是显而易见得。
其他文献
【简要说明】  书不应是你要膜拜的对象,而是为你所用的工具。在拆书帮中,我们把知识拆成你自己的能力,激发出你自己的案例,从而今后再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你的做法会有不同。  今年的拆书帮专栏,以核心能力为纲,从各种经典图书中精选技能性片段内容,每组内容强化一项核心能力,帮助你改变行为、拆为己用。好比你花钱请了医生,虽然他内外科兼通,但你只需要问我的牙痛怎么解决。关于核心能力的说明:有些能力是
期刊
不仅仅是销售人员的逆反行为会给销售进程带来灾难,客户的逆反行为也会大大影响销售进程,或者使合约告吹。  面对采购的各种压价手段,销售人员常乱了手脚:要么坚持底价,有价无市;要么忍痛出售,销量上去了,利润却几乎没有什么增长。同道人列举采购常用的压价手段,让你知彼知己,见招拆招。  让销售摸清采购压价的方式  与采购讨价还价是销售人员每天必须进行的工作。面对精明的采购防不胜防、绝招迭出的压价手段,销售
期刊
成功的销售人需要什么样的能力,需要什么样的心态,需要什么样的性格?从老彭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有所体会。  重出江湖孤身苦  三年前,T公司的大区经理老彭回到T公司上班。老彭由于个人原因导致三年多的时间没办法工作。因老彭跟着T公司的老板一起创业打拼,所以这三年,老彭在公司的职务一直保留着,相当于以前国企里的停薪留职。回到公司后,老彭发现这个行业有了很大的变化,公司以前的一些元老或小字辈,要么在公司已做
期刊
赵老师曾在阿里巴巴集团、华数集团、枫林晚文化传媒等知名企业从事销售管理相关工作多年,历任一线销售、销售经理、营销总监、副总经理等工作,对全营销链(市场、销售、客服)的工作都具备极为丰富的实战经验。赵老师现为多家知名企业提供营销体系与学习体系咨询服务。  著有《这样读书就够了——拆书帮职场能力提升课》探讨职场人的自我技能提升路径,畅销为亚马逊职场类新书榜第一名。译著《SPIN销售 高价成交》、《互联
期刊
这几年,文化似乎逐步被人重视,企业文化作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又开始在企业流行。把企业文化上升到企业软实力的高度,相信现在很多人都不会提出异议。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如何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都包括哪些内容?企业文化对企业真的很重要吗?  美国IBM老板汤姆斯华生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生产力,竞争力。企业文化之于企业,就像空气之于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离开它企业绝对无法存活。企业文化就是木
期刊
“天之骄子”初涉职场,是虎得卧着,是龙得盘着,试用期的丝生活是折磨,也是磨练。唯有厚积薄发,做好细节,才能一飞冲天变身高富帅。  春节刚过,有人或许还在回味年夜饭的饕餮盛况以及朋友相聚的忘我疯狂,然而,紧紧追着长假脚步的年度招聘旺季已如期而至。  不论你是应届生想要寻找第一份工作,还是在职者筹划跳槽,行业、职位、薪酬想必在年前都有过详细的打算了吧。可是,面对将要负责的那份新工作,要如何快速适应环境
期刊
虽然市场部和销售部的职能分工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考角度不同,但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  谁都想找一个轻松高薪的工作,谁都想在职场上挥斥方遒。但凭什么你会得到这些?  初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  1.有能力无经验,虚心上进值得培养型。  2.有能力无经验,自命清高可以培养型。  3.能力差无经验,好高骛远、自命不凡无人敢培养型。  无论是上面哪种类型毕业生,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浮躁。 
期刊
职场新人的薪水不高,但如何花钱,如何将有限资源花在刀刃上,决定了新人们以后发展的广度与深度。  电视中常谈到“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一概念我个人觉得,还是值得推崇的。我们原来一直在谈职场人生的晋级之路,但很少提及到资源的配给问题。事实上这个社会并不公平,每个人实际上是在不同起跑线上,这一起跑线就是家庭因素。  由于家庭环境,我们所有人不一定享受过出国深造,不一定有私人家庭教师为你恶补英语。当然了
期刊
节后的高库存一定要进行“清理”,一味等待卖场方面来“处理”库存,很可能让自己年后的销售陷入被动的境地。  拥有10余年卖场采购工作经历,期间从事过基层销售、卖场管理、商品采购、采购管理、开店规划等相关工作,先后担任营业主管、行政经理、总经理助理、采购经理、采购总监、培训总监等职务,在现代零售行业拥有完整的从业经历,发表关于现代零售业及零供关系方面的论文百余万字,专著30多本,并为多家企业提供常年K
期刊
逆反并不仅仅是青春期独有的心理表现,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逆反心理,忽略了自己的逆反行为,对销售非常致命。  市场营销教育及培训专家,具有多年一线营销工作经验,曾连续3年荣膺TOP sales,历任国际知名化妆品公司业务经理、知名软件公司市场总监、知名上市软件企业高级营销讲师等职位,长期专注于销售流程和策略规划、销售人员能力提升和销售人才队伍建设。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谈话的时候,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