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高官图谱

来源 :决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ink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研究中国当下和未来的政坛格局,“60后”这个群体无疑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他们在当下的中国政坛已经举足轻重。按照统计,目前“60后”在中国省委常委中所占的比例,已近40%,他们当中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2人,中央委员10人。“60后”官员身上的符号,正在并会在将来更加深远地影响中国。
其他文献
《决策》:太和县已经确定走工业强县的战略,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同比增长37.3%,可以说工业经济在稳步回升。2014年,太和的发展形势如何?您认为太和工业经济、特别是医药产业的发展还存在哪些不足?  王玉峰: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太和“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我们既面临着宏观形势偏紧、结构矛盾突出、要素制约明显和
46岁的西克拉·阿勒瓦什创造了两个第一:她是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建城以来唯一的女市长,也是阿拉伯国家中唯一的首都女市长。能坐镇治安不靖、腐败严重的巴格达,让人对这位女性颇为好奇。  与伊拉克政界那些气宇轩昂的男性同事不一样,阿勒瓦什经常裹着素净的头巾,穿着黑色西服,显得低调而优雅。阿勒瓦什曾长期任公务员,还能操一口流利的英语,是一位学者型官员。  在被任命为市长前,阿勒瓦什是高等教育部的总司长。不过,
这是一个受人关注的群体,1995年夏天,从进入公众视线的那一刻起,他们身上就被赋予了太多的责任和期待。他们的公选经历,是安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变革的一个缩影。    1996年元月,《决策》杂志曾以“特别策划”的形式推出安徽首批十名公选厅干的专访,14年后,我们又对目前在任8位干部中的5位进行了回访。作为安徽公选初探时期的见证者,他们的口述为我们呈现了一段富有质感的历史记忆。    第一轮思想搅动 
区域战略规划的质量和境界,是影响一个地方中长期发展的重要变量。从境界看,区域战略规划分为“商业境界”、“经济境界”、“生态境界”和“人文境界”。  规划力、决策力、执行力构成了一个地区发展和治理的实际能力。区域战略规划是一个地方发展思路的表达,建设议程的设置,治理价值和取向的择定。  好的区域战略规划促进发展,差劲的区域战略规划则折腾、延宕发展,造成地方社会经济长久的低迷和徘徊,需经长时间的调整才
后危机时代的治税变革  1974年,在华盛顿的一家餐馆里,南加州大学的阿瑟·拉弗教授,和后来成为美国副总统的理查德·切尼谈起一个话题:较高的税率是如何导致较少的政府收入的。  这个画在一张餐巾纸上的倒C型曲线,曾成就上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的辉煌,在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又一度被各国政府视为财税改革的圭臬。  拉弗曲线,实际上把经济学中一个古老问题——激励,重新摆上政府治理的桌面。如何通过税收
在阅读之前,请先回答下面两个问题:(单选)  1.面对一个1~2岁的孩子,你问他狗狗怎么叫,他回答:“汪汪。”你如何表扬他?  A.宝宝真棒,真聪明!  B.宝宝真厉害,都知道狗狗怎么叫!  C.哇,宝宝学得好像,模仿能力真不错!  2.一个8岁的孩子做一道数学难题,多次尝试,终于找到了正确解法。你如何表扬他?  A.哇,这么难你都会做,好聪明!  B.哇,你终于算出来了,不错不错!  C.哇,你
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最近成为媒体热议的亚投行首任行长热门人选。现年66岁的金立群具有丰富的财经履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历任财政部世界银行司司长、财政部副部长、亚行副行长、中投公司监事长、中金公司董事长等职。  金立群于2003年开始了为期5年的亚行副行长生涯,而这一履历也为他出任亚投行行长创造了条件。履职亚行时,金立群以“勤奋、认真、果断、务实”的工作作风广受好评,在面对东西方文化差异
“全能型、千斤顶、一颗强大的心”,这三个关键词成为刻画乡镇干部形象时,被提及次数最多的用语。10年前,乡镇综合改革中的工作人员为分流而焦灼;今天,乡镇干部的结构优化和能力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时隔10年,再次回到湖北省横沟桥镇时,和谐号动车组已经通到了镇上;与10年前从武汉坐中巴车到镇上相比,便利性与舒适性都是天壤之别。坐在动车组上,头脑中一直在回旋一个问题:10年了,横沟桥会发生哪些改变
“过去二十年,公认最具智慧和价值的一本书。”能够被《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如此评价的书,是硅谷思想家、《连线》之父凯文·凯利的经典巨著《失控》。  《失控》的副标题是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乍一看像是科幻小说,但是翻开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本足以放在身边一辈子的书。书在1994年就已经出版,然而在二十年后的今天,里面的理论仍然新颖、预测依然准确。  书中所记述的,是作者凯文·凯利对当时科技、社会和
铜陵,这座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小城,全市人口仅74万,采冶铜的历史却已经延绵3000余年。始于商周,盛于汉唐,1900多年前,东汉在此正式设立“铜官”。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自铜陵,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第一支铜业股票发自铜陵。  可以说,发展“铜经济”一直以来都是铜陵人的骄傲,直到2006年,铜陵市铜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都是排名第一的,“铜经济”当之无愧成为铜陵市的核心竞争力。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