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环境的最高标准:全生命周期舒适

来源 :中国房地产·市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830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居住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最初的房前屋后栽花种草,完整的社区设施配置,到花园景观、人车分流设计、亲自然潮流,以及房地产商挖空心思的各种风格、理念的卖点提炼,居住环境在人们的高度关注下,其设计理念发展迅速,今昔非彼。时下的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早已不满足于方便生活、美化环境,甚至炫耀财富、体现身份,而是从适居、宜居上升到享居,进而追求精神养护作用的多寡,也就是说,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已经上升到更高的层面。
  努力营造多元适居最佳环境
  居住环境是城市空间的细化和延续,人们选择居住环境,直接表达的是支持的生活方式和城市面貌,而城市的面貌将长久地左右着居住者的生活品质和身心状态。所以对居住环境的仔细挑剔,意味着对未来生活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规划。
  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心理的角度来看,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而居住心理则是注重研究对住宅空间及其周围环境的满意感、安全感、亲近感、归属感、私密性等心理感受,住宅设计要使居民对住宅感到坦然、可靠、安全、自由,使居民在工作后有一种真正回到“家”的感觉,有一种轻松、温馨和愉快的心理感觉。根据心理学的原理,人的心理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客观刺激引起,而居住环境是人的感觉反映的客观实在,它属于客观刺激物。也就是说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从心理上产生一种刺激活动,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但是创造人类生存的居住环境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其最根本上的特征在于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寓含人类活动的各种意义,寻求意义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类要求与环境“认同”的过程、参与的过程、控制的过程。
  生活环境的安静程度,关系到个人的幸福体验。安静的居住环境,是一个人修养身心的港湾,噪音环境则让人烦躁。影响居住者的安静因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硬性因素,来自不可改变的外部环境;二是可以通过设计和管理来改善的软性因素。
  地处闹市区,或者在飞机航线下,都是不可改变产生噪音的硬性因素,购房者在一开始就要考虑好自己的承受能力。还有的环境噪音是在后天使用中产生:新造的高架桥、城铁从小区穿过,使以前安静的小区变得不安静,居民心境一下子被改变。
  安静可以花钱购买,越是高档小区越是安静。普通住宅通常都有高密度和高容积率问题,但好的开发商会设法通过改善软性因素来提高安静指数。如园区设计中的“人车分流”,就是创造安静环境的一个重要条件。一个好的园区设计师会有人文关怀的视角,比如他会想到尽量避免散步之路离单元窗户太近,把亲子乐园放在不太扰人的角落。
  睡觉时被窗外马路上的车喇叭声吵醒;楼上人家好像有只球掉地上,还蹦了两下;想静心工作时,一墙之隔的邻居家却正在热闹地聚会;楼上马桶排水的声音……有些生活噪音,则可以通过改善建筑材料来解决。比如在楼板中设置软性隔音材料,起到“缓冲气囊”的作用,不仅解决了马桶噪音,还防止漏水;国家强制推行的“外墙外保温”双层墙的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来自室外的噪音;还有使用双层玻璃隔绝室外噪音问题。
  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容积率的合理值是一个核心因素,容积率过高的问题非常明显,但也并非容积率越低,舒适度就越高。比如,人对安静的需要程度就不尽相同,一个人如果从小生活在大杂院、闹市区,让他去住很安静的小区,反倒觉得不安;一个人如果有神经衰弱症或年纪大对安静要求相对要高,这类人可能连窗外的空调机声都不能忍受。当然,也和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有关,比如青年人就会嫌楼下扭秧歌的大妈太吵。此外,人对安静的需求也有限度,一点感受不到环境声人会感到不适,太过寂静甚至会令人产生孤独、恐惧和无助感。经常听到住别墅的人抱怨,说本来就地少人稀,入住人家有限,夜里静得鸦雀无声,没点人气儿。适宜的居住环境是,当基本的噪音问题解决后,再继续寻找最宜人的安静效果,让居住者全生命周期感到和谐。
  安静指数还和城市的人文环境、人的文明素养有关。有的地区人都大嗓门说话,如果周围都是和他一样的人,也就不觉得不安静。很多扰民行为的制造者对所谓“扰民”根本没意识,比如对自家狂吠的狗不管不顾、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跟人争执、装修不遵守时间,这中间存在着教育和生活环境的差别,说起来未必是软性指标。40年前,清华大学将教授和校工安排在一个楼层居住,教授们通常不爱串门拉家常,工人们则喜欢光膀子大呼小叫地打牌打老婆,为一地鸡毛的事情吵个不停。某类人的日常生活场景就成了某类人耳中的噪音,看似不分阶层的混居,反倒迅速把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冲突表面化。如果实现人群分流,许多问题迎刃而解。清华大学有教授几年前就倡导在中国实现“同质人口聚居”,安静感来自相同层次的人从生活方式到观念的和谐一致,以前我们的人群分流是通过单位分房来实现的,从事相同工种的人住在一起。现在则通过房子价格、审美以及房子的功能来部分实现。每个有社会成就的人都想住在和自己相符合的环境里。
  除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自然环境和人为建筑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几乎每个人都本能地向往一个风景宜人的居住环境,在过去,山清水秀、林木茂密就是好的风水环境的指标。风水论中的基地选址要求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等原则,实质无非是对地貌、水文、日照、风向、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因素做出或优或劣的评价和选择,以便创造一个适于长期居住的好环境。
  西方建筑学主要是以建筑实体为核心,而在中国,建筑单体变得不那么重要,建筑与自然以及人等要素之间的关系才是真正的重点,这些关系远比建筑本身更重要。以往块刀斩乱麻式的建造方式,虽然实现了快餐式住宅建设的效率,但也抹去了土地上所有的历史遗存和文化积淀。在我们这个缺少绿色资源的国家,重视树木的生态和商业价值,把树木变成一种重要居住元素只是近些年的事。例如,从别的地方移植成年大树,迅速营造出一个完整的园林环境,选择一个本来就有原生树林的地块,将别墅放进去,都是具体做法。不过,移植大树造园造景应该来自那些专门出售树木的苗圃,而不是对其他地区原有绿色资源的粗暴占有和破坏。好的建筑应该是和自然连续地融为一体,尽量利用当地地形和自然材料,不是一个物体突兀地去和自然结合,而是让建筑的美符合自然风景的美。
  中国人有史以来需要一种悠闲自得、恬淡安逸的感觉,作为“第三空间”的公共空间,因此也应该有让人气定神闲的舒适氛围。美国耶鲁大学哲学系教授卡斯腾·哈里斯在《建筑的伦理功能》中说建筑有一种伦理功能,它把我们从日常的平凡中召唤出来,召唤我们向往一个更好的、更接近理想的生活。这显然是一种精神的高度。
  与国外很多好社区都采取开放式不同,我国由于开发商都须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保障安全的社会责任,所以早期一些高档小区大门戒备森严,四周高墙耸立,自成一个封闭社会。如今看来,这种思路已经过时。墙再高,门再严,如果在管理上存在漏洞,专业罪犯仍是防不胜防。比如有的项目开车从地下车库进入一个小区,几乎畅通无阻。一座城市围墙越多,暴露它的安全问题越严重,也给业主造成某种程度的压抑感。有内敛气质的小区,都以不动声色的手段保障业主的安全,通过隐蔽的摄像头和强化保安巡逻,围墙和城市的边界越来越不明显。这样,才能够让人们感到放松,没有压抑感。
  曾有开发商在北方营造出富有江南特色的住宅小区,院子里也种了茉莉花、桂花、牡丹、栀子花等。北方夏天温暖高,花儿盛放,蜂蝶起起落落在花间采蜜,但感觉却像主题公园,就是没有江南味道。有专家告诉他,他的园区缺少的是氛围。
  氛围是一种综合的东西,包括环境、邻居、饮食、艺术、话题、气候、阳光、四季,还有软的因素,如历史、沿革、传说、八卦等。这些人文因素不具备物理性,全属心理性,它能使居住或欣赏它的人们产生感动、喜悦、忧伤和悸动。
  这是从建筑形态上营造出人文环境,通过看不见的“文化”培养人文精神。建筑形态涵养了居住者的文化之脉,艺术欣赏、阅读则赋予居住者以气质。
  闲世人之所忙,忙世人之所闲,眼观自然之景,耳闻天籁之声。
  一切活动都是自主的,剔除了外在的繁琐奔忙,人们只关注内心的真正需要,顺从天性的兴趣与目的。这里的生活物质舒适、精神满足;这里的人健康而智慧,自由且自主。人们在真性流露中日渐洞悉人心和天理,有着恬静的心地、旷达的心胸和自然的天性,将自己溶身于天地之大境。这就是设想中的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居住环境,现代版的人造桃花源。
  作者系《乐居》周刊副总编
其他文献
古罗马帝国朱里亚·克劳狄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尼禄·克劳狄乌斯·德鲁苏斯·日耳曼尼库斯在位14年,被描述为古罗马乃至欧洲历史上的暴君。尼禄被记载的轶事还有其对文化艺术的
期刊
安全文明施工费作为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提升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水平、落实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要求的有效手段,其计列、使用和管理的规范性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生产水平。
在小学教学中,音乐课以其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受到学生的喜爱。在音乐课堂上,学生快乐的学习,尽情的表现自己的音乐才能,不仅从学习中发展了自我,增强了自信心,更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接受着艺术的熏陶。  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广大音乐爱好者,同时发现和培育有音乐特长的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培养对学生其他音乐能力的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学生音乐感受能力是在学习中不断培养、积累起来的,从喜爱音乐到能
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对10/20kV配电线路及设备的例行巡检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手段之一.目前,架空线路仍以人工巡视为主要巡检方式,劳动强度大,巡检质量直接依赖于员工
期刊
说起“东京”,你是不是就想起了日本的那个东京?那你可就想歪了,我们今天要去看的可不是日本的东京,而是中国宋代的首都东京(今天的开封市).东京可好玩啦!你知道吗?宋代是中
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因为快递包装而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从根本上改造快递包装或重新组织快递拆封后包装去向的问题亟待解决.该文构建快递包装“可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数学似乎只是数学家们在演算纸上花费心思展开的一场智力游戏,对普通人来说则显得有些高深甚至遥不可及。于是,数学几乎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词。事实上,数学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