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态组织β凝固型γ-TiAl合金的定量表征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aohe1986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显微组织调控对于金属材料的精确塑性成形极为必要,尤其是双态组织γ-TiAl合金。基于体视学原理,双态组织γ-TiAl合金高温塑性变形后的显微组织分为β0晶粒、残余α2/γ片层团、α2晶粒和γ晶粒4类结构单元。结果表明: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大,γ-TiAl合金高温塑性变形后β0晶粒的体积分数略微增大,残余α2/γ片层团和α2晶粒的体积分数逐渐减小,而γ晶粒的体积分数逐渐从64.39
其他文献
在动态载荷作用下岩石可能发生层裂破坏。在动态霍普金森压杆(SHPB)上及4种不同的冲击载荷条件下,开展动态张拉载荷作用下花岗岩的破裂发展和破坏特性研究。岩样破坏后,在破坏表面附近取样并制作薄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岩石裂纹的生长模式,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破坏表面的矿物颗粒形貌特征,从而评价岩石矿物特征对载荷和破坏的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岩样层裂裂纹数量随着峰值冲击载荷的增加而增多,并且岩石内的石英矿物持续发生大量的晶间断裂;矿物晶体的解理面及其相对于载荷的方向对岩石强度和破裂特性有着至关重要的
为了验证激光选区熔化(SLM)成型技术制造高性能镁−稀土合金的可行性,研究SLM工艺对Mg-15Gd-1Zn-0.4Zr(质量分数,%)(GZ151K)镁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打印态(激光选区熔化态)GZ151K镁合金晶粒(约为2μm)和第二相细小、织构较弱;室温下,打印态GZ151K镁合金的屈服强度为345 MPa,抗拉强度为368 MPa,伸长率为3.0%。200℃、64 h时效处理(T5)后,合金的屈服强度增加至410 MPa、抗拉强度增加至428 MPa、伸长率增加至3.4%,拉
提出一种以往复弯曲为特征的多点柔性矫直工艺。从理论上阐述该工艺的变形机理,通过数值模拟和物理实验验证不同材料、不同截面形状的一系列金属型材的矫直。进一步讨论弯曲半径与统一曲率所需往复弯曲次数的关系,并分析矫直型材后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往复弯曲过程可以消除初始曲率的差异,使各截面的曲率趋于均匀;型材的弯曲半径越小,达到均匀曲率所需的弯曲次数越少。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矫直后型材的直线度小于0.2%,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和原料易得等优势,主要被用于道路基层工程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较为容易出现裂缝,对整体工程质量产生影响,所以,有必要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通病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pH值0.5~2.5、温度25℃和时间12 h的条件下,研究碳酸盐岩型黄铜矿在H2SO4-Fe2(SO4)3-FeSO4-H2O体系中的溶解行为.实验所用的颗粒粒度为53~75μm.在所有pH条件下,Cu的回收率均
随着城市现代化迅猛发展,围护结构设计及施工工艺也得到相应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本文通过武汉市武昌区湖北饭店暨华邑酒店建设项目超深基坑工程对TRD工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其成墙功效高,墙体隔水性能可靠,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果。
超限高层结构是近年来出现的建筑结构,是城市化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超限高层结构抗震设计是确保其稳定性的关键,本文对超限高层的抗震设计进行分析,结合超限高层设计案例,分析其中设计要点与难点,提出改善抗震设计的措施与方法,期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将新开发的分流汇合浇道(DCR)半固态浆料制备工艺与压铸技术结合,实现A356铝合金流变压铸成形。结合数值模拟与实验,探讨DCR工艺制备半固态浆料机理;研究DCR流变压铸和传统压铸A356铝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DCR工艺可以制备内部含有大量初生α-Al晶粒且其平均尺寸为49μm、形状因子为0.81的高品质半固态浆料。数值模拟结果表明,DCR工艺制备半固态浆料过程中其独特的流动状态和物理场变化有利于加速熔体温度场和成分场的均匀、晶核剥落和球状长大。和传统压铸相比,DCR流变压铸A356铝合金
通过浮选实验、zeta电位测试、接触角测量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高浓度Zn2+对闪锌矿在酸性体系中可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n2+吸附于闪锌矿表面,且当pH=4和Zn2+浓度为4×10−2 mol/L时,在闪锌矿表面形成Zn-羟基络合物。zeta电位增加且接触角从84.80°减小到36.48°,从而极大地抑制闪锌矿的可浮性。当单独以S2−或Cu2+作为活化剂时,无法活化吸附Z
某商业楼地处济南市,鉴于周边能源现状和当地有关峰谷电价的优惠政策。经过多方比较,最终确定夏季冷源采用部分冰蓄冷的方案,蓄冰比例为30%~40%,不设基载机;冬季热源采用采用电锅炉蓄热加燃气锅炉,两种供热方式分别占供暖负荷的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