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二花:味浓清香甲天下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iao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产之源
  “密二花”是新密(原密县)名产,俗称金银花,盛产于河南省新密市西北以伏戏山区为主的丘陵地带。其中以尖山五指岭金银花最为著名。
  金银花又名忍冬、二花、密二花、银花,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初夏开花,花为筒状,初开时洁白如玉,过两三天后变为金黄,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称“金银花”。我国所产金银花,以山东数量最大,河南产的品质最佳。由于出产地不同,药材商品名称各异,山东产者叫“东银花”或“济银花”,河南产者叫“南银花”。历史上河南金银花主产于密县的伏羲山区,故河南金银花又叫“密银花”“密二花”。
  新密市是我国金银花发祥地,种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誉为“金银花之乡”。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密县志》记载:“金银花,鲜者香味甚佳,山中种植者多,颇获利。”清乾隆年间,皇上奉皇太后巡幸嵩岳路过密县,驻跸于城东大营,密县县令奉密二花茶进献,太后与乾隆饮过,对其清香醇厚大为赞赏。此后,密二花便作为贡品进奉朝廷。1915年,密二花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受到世界医药界的欢迎,从此,密二花在国际市场上颇为抢手。1919年,密二花出口换回白银8万两。1957年,政府曾把特产密二花包装寄往北京。1959年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密县政府再次将密二花献给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品尝。1980年,国家医药总局在北京召开金银花鉴评会,专家认为,“密银花味浓清香,为全国同类之冠”,被定为特级银花,并给密二花制定了全国唯一的金银花药材商品特级价格,在广交会上以“正品金银花”展销,信誉甚高,因而有“密二花甲天下,特级银花第一家”的赞誉。原国家主席李先念曾对密二花赞许说:“全国银花看河南,河南银花看密县。”
  名产之路
  新密市属浅山丘陵地区,土壤相对贫瘠,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独特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密二花花冠厚、骨茬硬、色泽纯净、清香味浓等品质特色。
  密二花主要分布在新密市尖山、牛店、岳村、袁庄等13个乡(镇),原来多处于半野生状态,田间地头、堰边、荒山坡都有生长。新中国成立前,密二花是密县西北地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支柱,当地农民一年卖银花的收入不亚于种一季小麦的收入。每年小满节气前后是银花采摘期。摘银花,又叫摘“花”。说是摘“花”,但不能让“花”开了再摘,花蕾上端变白了就该摘了。农民把该摘的花分为开类(即花开了)、大布袋(即花将开了)、二布袋(即花蕾上端变白)三种,以二布袋为最好,晒出的银花颜色好看,这种花不管药用还是泡茶都是上品。
  20世纪70年代,密二花进入人工集约栽培阶段。密二花的垂直分布差别也较大,以海拔300~800米山地自然分布较多,且质量好、产量高。20世纪80年代,种植面积有所发展,特别是2000年以后实施了规模化种植。2000年,新密市把加快密二花产业化发展作为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战略举措,先后通过成立科技攻关小组,建立密植丰产园以及科研机构和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对密二花发展历史、栽培技术演变、生产状况、药用价值和用途的广泛调查,根据密二花特征、特性及生长必备自然条件反复实践总结,形成了育苗选林、田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摘、干制、贮藏等生产技术体系,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密二花的产量,而且还使密二花本身具有的优良性能和品质得到固化和发展。同时,在周边地区也得到了推广应用。
  名产之名
  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味甘性寒,其根、茎、叶、花均可入药。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金银花产于密县五指岭下,可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其花蕾(二花)、叶、藤含有环已六醇草黄素、鞣质等,是较好的抗菌良药,特别是对绿脓杆菌、脑炎双球菌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其叶外敷能治刀伤,藤治疗痛肿疮毒效果甚佳。其叶甘性寒,能开胃宽中,清热解毒,治暑温口渴、热毒疮疥。作为饮料,泡茶常饮,能滋补肺脾,延年益寿。1984年,国家医药总局明确金银花为35种名贵中药材之一,以国药科字第431号文件通知,把密二花列入第一批保密项目。金银花能宣散风热,善清解血毒,它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用于各种热性病,如发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在2003年的“非典”、2007年的禽流感等疫情中,金银花价格飙升,其独特疗效被人们广泛认同。密二花富含木犀草苷和绿原酸,其中木犀草苷含量大于0.06%(0.6mg/g)、绿原酸含量大于2%(20mg/g),均高于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要求(《药典》规定金银花按干燥品计算含木犀草苷不得少于0.05%;含绿原酸不得少于1.5%)。
  密二花以其产地尖山五指岭一带独特的土壤、气候、地质、环境等自然条件,成为地道中药材,药效高居全国其他产地金银花之首,历年出口,享誉世界。其花条长、质地纯、色泽佳、骨茬硬,味浓清香,不仅是药界奇葩,也是茶坛名品。2010年,尖山风景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密二花种植基地获得了“河南省标准化农产品标志证书”;2011年10月至11月,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暨第四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上,密二花再次获得同类产品金奖。
  名产之光
  2011年9月,密二花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原产地)产品保护。为确保密二花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质量,新密市建立了密二花种植基地,建立起当地村委、专业合作社、管委会、地方质监部门五级联合监管机制,制定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标准化管理,定期组织种植户进行培训,宣传贯彻密二花地方标准,确保密二花标准化种植、采摘、晒干、包装、贮运等环节的质量要求。对密二花生产农户建立完善生产档案,详细掌握农户的基本情况和生产情况,对农户实行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对生产经营者能够严格执行标准、效果明显且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和物质奖励,对不能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的给予批评和教育。依法加强对密二花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日常管理工作,严格密二花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的申请使用。
  2012年7月,密二花被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原贡品”。
  密二花作为地道中药材,已开发有金银花含片、金银花口服液等多种产品。同时,以浮戏山五指岭密二花为原料,经过烘干、筛选、灭菌、密封等程序加工成特产“密二花茶”、“金银花茶”,畅销海内外。其上等品为青白色,用精选的银花泡茶,根根直立,整齐排列,清香味浓,堪称一绝。密二花茶,沸水冲泡,水温80℃最为适宜。密二花作为清热解毒、美容养颜之茶坛珍品深受人们的青睐。
其他文献
学位
干涉现象是光学中的基本现象,而且干涉仪的存在也有着较长的历史。传统干涉仪的原型大多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在,虽然那些干涉仪在光谱学和基本量度学方面还有一些应用,但
近年来,随着实验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高能量的加速器或对撞机不断的出现并成功运行,极大地推动粒子物理学向前发展。世界各大实验组也相继发现许多新的强子态,如:DsJ、X(3872)
近红外量子点作为一种发射波长在650-900nm之间的新型荧光纳米材料,在生物成像及生物检测领域有着突出优势。相比传统量子点,近红外量子点的穿透深度大,受组织自发荧光干扰极小,这些优势决定了近红外量子点在生物医学检测领域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其中,近红外量子点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检测技术有效结合用于揭示癌细胞所处环境的微弱变化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本论文主要开展了近红外InP/ZnS量子点的
学位
在植物圖像库中,植物腊叶标本摄影和植物图鉴摄影是两类各有针对性的拍摄方式:前者拍摄的是被制成腊叶标本的、无生命的植物,后者则以活体植物为拍摄对象。  植物腊叶标本又称压制标本,属于干制植物标本的一种,是植物分类学研究的基本素材。一般选取植物体的全株或一部分器官(花枝或果枝等),经由压制、干燥、装订而制成。标本的尺寸通常为30cm×42cm左右,通过压纸条或者缝制将其置于8开大小的白卡纸板上。由于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