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篮球运动是一项相当普及的运动,特别在中学阶段,篮球运动甚至已经发展成为第一大运动。随着CUBA以及大超的如火如荼的开展,中学篮球也被提升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成为一个关键的链接。笔者主要采用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对山东省泰安市的高中篮球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校园篮球队建设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篮球队校园篮球训练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c)-0237-01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综合性的活动游戏;简单有趣的组织形式吸引了同学们的参与,达到了活跃身心、强身健体的目的,使同学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更推动了校园文明建设,然而校园篮球的发展并不是均衡的,以校园篮球队为代表犹是如此。
1 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访问的方式对山东省泰安市高中篮球运动的开展进行研究;并观摩了2011年泰安中学生篮球赛,对一些教练和队员进行了访谈。泰安市有高中33所,其中有篮球队的只有17所。只有8所学校,每年招篮球特长生,其他9所学校主要从本校高中生进行选拔。通过2011泰安中学生篮球比赛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初中没有受过篮球训练,从高一才开始接受正规篮球训练,只有泰安一中,泰安二中,宁阳一中较多的队员从小学就开始篮球训练,梯队建设比较完善。就比赛成绩而言,泰安一中,泰安二中,宁阳一中稳居前三,与其球队实力较为悬殊。
2 分析原因
这三所学校均属于篮球传统项目学校,泰安一中,二中在篮球特长生的培养上比较重视,选择生源上,有较大的自由度,吸引了全市的篮球苗子;宁阳一中属于县级高中,由于其整个县市良好的篮球氛围,每年举行面对不同群体的篮球赛,使得篮球后备力量比较充足,再加上,宁阳一中比较好的篮球传统和比赛成绩,还是能够吸引本地区的优秀篮球学生。反观其他几个县市,以新泰为例,少年篮球开展的比较红火,水平也相对较高,多次在泰安比赛中荣获冠军,而高中篮球却相对比较落后。究其原因:首先,高中学校在篮球队以及校园篮球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传统,很少参加比赛,既使参加成绩也不理想,使得很多当地的篮球优秀生源流失。其次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比赛较少,没有比赛的篮球队,自然就只能流于形式,没有了活力。没有了校园篮球队的带动,校园篮球文化自然很难发展壮大。
3 实施建议
校园篮球文化应该成为校园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需要上级部门,学校,教师的通力合作。
3.1 校园篮球文化的塑造
(1)上级有关部门要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篮球赛,形成一种传统,创造浓厚的篮球氛围,以加大学校的重视程度。(2)校园篮球文化的建设,要通过篮球队以及篮球社团的建设带动。学校也应定期举办篮球节,教职工比赛,年级比赛,班级比赛逐步扩大影响,吸引更多学生的参与,使其成为一种习惯。循序渐进得吸收更多优秀的篮球苗子进入学校。(3)要上好篮球课,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两者应该是相互的,在教授技术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寓教于乐,使学生真正能喜欢上篮球运动,强身益心,为终身体育和大众体育打好基础。
3.2 校园篮球队的组织管理
校园篮球文化是篮球队的基石,校园篮球队又对校园篮球文化起到促进和提高的作用。针对没有篮球特长生的学校,我们应就地取材,循序渐进,做好梯队建设,使其能够带动校园篮球如火如荼的开展。
(1)选材是篮球队成立的关键因素,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具备合理的身高,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具体做法如下:在分管校长的领导下,体育组团体协作在全校积极发动宣传,结合体育老师掌握的情况,采取自愿报名,择优录取。选材时要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①思想上:意志品质好、吃苦耐劳的学生,态度积极、思维敏捷。②身体素质:通过观察测量选择身材匀称,爆发力好,动作协调的学生。③篮球专项测试:摸高,一分钟投篮,全场综合运球,比赛。
(2)加强思想教育端正训练态度。①学校负责人、教练员经常对队员开展思想教育。②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奖罚措施。
(3)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计划要由浅入深,系统全面,符合篮球运动的规律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年度计划要周全,课时计划要具体;春冬季多进行身体素质、体能训练,夏秋季多进行技战术练习,每堂训练课都要认真落实,教练经常总结并及时调整。
(4)选择合适的教法。
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协调性、灵敏性素质较好,身体各器官机能、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此要多采用一些生动、直观的方法按照篮球运动的规律解决主要问题。多表扬、多鼓励,及时纠正错误的技术动作,多用游戏练习激发他们的训练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5)基本技术的训练。
多数队员身体素质较好,领悟能力较强,但接触篮球比较晚,基本技术相对较差,可塑性很强。因此在基本技术的训练当中应注意动作的规范性,熟练性,让学生明白基本技术如何在比赛中合理运用,及时纠正错误动作,抛弃多余动作,做到简单实用,美观大方。
(6)基本战术训练。
战术是比赛中攻守对抗的方法。结合队员实际水平抓好个人攻守战术和基础配合战术,例如:二攻一、一防二、三攻二、二防三、半场人盯人防守、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和区域联防等内容,同时注重学生快攻意识的培养,多进行一些技战术组合并能体现规则的教学比赛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攻防战术。
(7)进行体能强化训练,增加体能储备。
由于很多学生没有从事过专门的体育训练,体能达不到比赛的要求,而篮球比赛恰恰需要运动员有充足的体力来完成教练布置的技、战术任务;只有体能跟得上,在比赛中才可能取得主动。因此,在训练中要鼓励队员克服惰性、顽强拼搏、挑战自我。同时,多进行长跑练习,进行体能储备,培养他们顽强的比赛作风。
(8)多进行实战训练,增加比赛经验。
比赛是检验一支球队平时训练水平的质量好坏的标准,要多进行队伍内部的对抗赛,并适时邀请兄弟学校打教学比赛,巩固和提高学过的技、战术,培养运用技、战术的能力,在对抗中磨炼意志,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到及时总结,找到差距和不足,取长补短,使队伍逐渐变得强大成熟。
4 结语
篮球运动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他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学生活动参与意识,培养优良品质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均衡的,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通过校园篮球队的建设带动校园篮球的健康发展,使其真正成为校园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 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篮球运动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3] 白喜林.中国篮球可持续发展与篮球后备力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2(3).
[4]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 薛岚.篮球技术教学的方法思考[J].体育科学,2002(6).
关键词:高中篮球队校园篮球训练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c)-0237-01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综合性的活动游戏;简单有趣的组织形式吸引了同学们的参与,达到了活跃身心、强身健体的目的,使同学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更推动了校园文明建设,然而校园篮球的发展并不是均衡的,以校园篮球队为代表犹是如此。
1 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访问的方式对山东省泰安市高中篮球运动的开展进行研究;并观摩了2011年泰安中学生篮球赛,对一些教练和队员进行了访谈。泰安市有高中33所,其中有篮球队的只有17所。只有8所学校,每年招篮球特长生,其他9所学校主要从本校高中生进行选拔。通过2011泰安中学生篮球比赛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初中没有受过篮球训练,从高一才开始接受正规篮球训练,只有泰安一中,泰安二中,宁阳一中较多的队员从小学就开始篮球训练,梯队建设比较完善。就比赛成绩而言,泰安一中,泰安二中,宁阳一中稳居前三,与其球队实力较为悬殊。
2 分析原因
这三所学校均属于篮球传统项目学校,泰安一中,二中在篮球特长生的培养上比较重视,选择生源上,有较大的自由度,吸引了全市的篮球苗子;宁阳一中属于县级高中,由于其整个县市良好的篮球氛围,每年举行面对不同群体的篮球赛,使得篮球后备力量比较充足,再加上,宁阳一中比较好的篮球传统和比赛成绩,还是能够吸引本地区的优秀篮球学生。反观其他几个县市,以新泰为例,少年篮球开展的比较红火,水平也相对较高,多次在泰安比赛中荣获冠军,而高中篮球却相对比较落后。究其原因:首先,高中学校在篮球队以及校园篮球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传统,很少参加比赛,既使参加成绩也不理想,使得很多当地的篮球优秀生源流失。其次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比赛较少,没有比赛的篮球队,自然就只能流于形式,没有了活力。没有了校园篮球队的带动,校园篮球文化自然很难发展壮大。
3 实施建议
校园篮球文化应该成为校园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需要上级部门,学校,教师的通力合作。
3.1 校园篮球文化的塑造
(1)上级有关部门要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篮球赛,形成一种传统,创造浓厚的篮球氛围,以加大学校的重视程度。(2)校园篮球文化的建设,要通过篮球队以及篮球社团的建设带动。学校也应定期举办篮球节,教职工比赛,年级比赛,班级比赛逐步扩大影响,吸引更多学生的参与,使其成为一种习惯。循序渐进得吸收更多优秀的篮球苗子进入学校。(3)要上好篮球课,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两者应该是相互的,在教授技术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寓教于乐,使学生真正能喜欢上篮球运动,强身益心,为终身体育和大众体育打好基础。
3.2 校园篮球队的组织管理
校园篮球文化是篮球队的基石,校园篮球队又对校园篮球文化起到促进和提高的作用。针对没有篮球特长生的学校,我们应就地取材,循序渐进,做好梯队建设,使其能够带动校园篮球如火如荼的开展。
(1)选材是篮球队成立的关键因素,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具备合理的身高,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具体做法如下:在分管校长的领导下,体育组团体协作在全校积极发动宣传,结合体育老师掌握的情况,采取自愿报名,择优录取。选材时要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①思想上:意志品质好、吃苦耐劳的学生,态度积极、思维敏捷。②身体素质:通过观察测量选择身材匀称,爆发力好,动作协调的学生。③篮球专项测试:摸高,一分钟投篮,全场综合运球,比赛。
(2)加强思想教育端正训练态度。①学校负责人、教练员经常对队员开展思想教育。②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奖罚措施。
(3)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计划要由浅入深,系统全面,符合篮球运动的规律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年度计划要周全,课时计划要具体;春冬季多进行身体素质、体能训练,夏秋季多进行技战术练习,每堂训练课都要认真落实,教练经常总结并及时调整。
(4)选择合适的教法。
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协调性、灵敏性素质较好,身体各器官机能、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此要多采用一些生动、直观的方法按照篮球运动的规律解决主要问题。多表扬、多鼓励,及时纠正错误的技术动作,多用游戏练习激发他们的训练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5)基本技术的训练。
多数队员身体素质较好,领悟能力较强,但接触篮球比较晚,基本技术相对较差,可塑性很强。因此在基本技术的训练当中应注意动作的规范性,熟练性,让学生明白基本技术如何在比赛中合理运用,及时纠正错误动作,抛弃多余动作,做到简单实用,美观大方。
(6)基本战术训练。
战术是比赛中攻守对抗的方法。结合队员实际水平抓好个人攻守战术和基础配合战术,例如:二攻一、一防二、三攻二、二防三、半场人盯人防守、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和区域联防等内容,同时注重学生快攻意识的培养,多进行一些技战术组合并能体现规则的教学比赛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攻防战术。
(7)进行体能强化训练,增加体能储备。
由于很多学生没有从事过专门的体育训练,体能达不到比赛的要求,而篮球比赛恰恰需要运动员有充足的体力来完成教练布置的技、战术任务;只有体能跟得上,在比赛中才可能取得主动。因此,在训练中要鼓励队员克服惰性、顽强拼搏、挑战自我。同时,多进行长跑练习,进行体能储备,培养他们顽强的比赛作风。
(8)多进行实战训练,增加比赛经验。
比赛是检验一支球队平时训练水平的质量好坏的标准,要多进行队伍内部的对抗赛,并适时邀请兄弟学校打教学比赛,巩固和提高学过的技、战术,培养运用技、战术的能力,在对抗中磨炼意志,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到及时总结,找到差距和不足,取长补短,使队伍逐渐变得强大成熟。
4 结语
篮球运动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他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学生活动参与意识,培养优良品质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均衡的,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通过校园篮球队的建设带动校园篮球的健康发展,使其真正成为校园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 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篮球运动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3] 白喜林.中国篮球可持续发展与篮球后备力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2(3).
[4]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 薛岚.篮球技术教学的方法思考[J].体育科学,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