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中药热敷治疗混合型颈椎病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chou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加中药热敷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针刺加中药热敷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结论:针灸与中药热敷结合治疗混合型颈椎病,作用途径不同,相互配合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针灸;中药热敷;混合型颈椎病
  
  颈椎病为中老年人多发病症之一,随着现代生活、工作习惯改变,颈椎病发病的年龄有所提前,发病机率大幅度的提高,严重的影响人们生活工作质量[1,2]。颈椎病临床分为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和混合型。临床以混合型最为常见。本文总结分析我院近年来120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针刺加中药热敷治疗的方法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7例,女性53例,年龄在24~59岁,平均年龄46.3±8.2岁,病史3个月~12年,平均病史2.3±0.7年,均有上肢麻木、肌力减退、头晕、头痛等颈椎病症状,排除腕管综合征、网球肘等病症干扰,经X线片、CT、MRI等诊断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类型颈椎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史、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针刺加中药热敷治疗,针刺治疗:取风池为主穴,取穴位置在颈外夹脊穴的颈椎棘突下旁1.5寸。双侧风池及2、3对颈外夹脊穴。肩背存在不适者加肩井穴、肩髃穴;麻木沿其阳明经放射者加合谷、曲池穴,沿少阳经放射患者加中渚、外关穴,沿太阳经放射患者加后溪穴;头晕目眩者加百会穴。针刺选用毫针30号2.5寸,风池穴入针向鼻尖,深1~1.5寸,有酸胀感向头顶处出现较强针感传导,并留针30min左右。中药热敷治疗:桂枝、葛根、透骨草、红花、伸筋草、桑枝、木瓜、川牛膝、生草乌、艾叶、五加皮、生川乌、海桐皮、防风、威灵仙、当归、生三七各等份,按比例粉碎后混匀,每1Kg药粉用高度白酒和陈醋各2 kg浸泡1月,取10cm*20cm纯棉布一块,浸入药液之中,浸透取出,将多余的药液挤净,加热在项部,并以塑料袋行保温和保湿,TDP加热至40~50℃ ,每天热敷一次,每次30min。对照组单纯使用针刺治疗,方法同治疗组。
  1.3 疗效标准[3]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各功能恢复至正常。显效:患者临床的症状、体征明显好转,且功能基本上恢复至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减轻,但部分症状和体征、功能障碍仍然存在。无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或者加重。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现率+有效率。复发:治疗后随访3~6个月,再次出现症状、体征,同治疗前或者加重。
  1.4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且P<0.05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及复发情况见表1,由此可见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4,P<0.05),两组随访3~6个月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47,P<0.05)。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比较[nm(%)]
  3 讨论
  颈椎病是颈椎骨质增生的刺激或者压迫到神经根或颈部的椎动脉、脊髓、交感神经等引起的一系列综合症。发病的外因多为急慢性的外伤,以及负重物或长期的低头工作,不良体位,风寒湿邪内侵继发的椎间盘及韧带、关节囊软组织的损伤,累及到血管、神经根、交感神经和脊髓。颈椎病属于祖国传统医学中“痹证”“骨痹”“颈肩痛”的范畴,临床症状以颈、臂、肩、手疼痛、麻木为主,是本虚标实典型症状,本是肝肾亏虚,标是风寒湿邪的侵袭、瘀血阻滞,以劳损外伤诱发而成。风池为风邪行脑之冲,是治风的要穴,其浅层有枕动脉、枕神经,深层椎动脉,风池针刺可发挥治疗头晕、颈项强痛作用;颈外夹脊能够缓解肌肉的痉挛,减轻椎动脉的压迫、牵拉,取得调气血、通经脉、改善微循环作用。本文加用温通散寒,祛湿通络的中药,以酒醋浸泡,使有效成分充分的溶入到酒、醋混和液中,借酒行气活血的作用及醋柔筋软骨作用,加强药效,局部的热敷使有效成分更直接作用在病灶部位,迅速达到通痹解痉止痛的效果[4]。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总结分析我院近年来120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针刺加中药热敷治疗的方法及疗效可以看出,针灸与中药热敷结合治疗混合型颈椎病,作用途径不同,相互配合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宋冠军,黄艳.平衡针治疗200例颈肩综合症观察[J].颈腰痛杂志,2006,27(6):5l8-519.
  [2] 全金花,崔畅,中医针药并用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0, 2(19): 58-59.
  [3] 张景虎,张秀芬,康正财,等,针刺推拿中药热敷综合治疗颈椎病200例[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1):77-78.
  [4] 胡宝霞,刘度海,许玉新,针灸、中药并用治疗颈椎病100例[J].现代康复,1999,3(4):452-45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小儿哮喘是指临床以发作性的啸鸣气促,呼气延长,不能平卧,反复发作,缠绵不愈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和哮喘型支气管炎。本文分析了小儿哮喘发作期病因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在诊断肺间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SCT扫描方式,分析40例肺间质疾病的MSCT表现,并对病变区域行多平面重建(MRP),分析MSCT对诊断肺间质病变的价值
目的:分析临床上子宫腺瘤样瘤的病理特点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对来我院治疗的35例子宫腺瘤样瘤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无一例死亡。结论:腺瘤样瘤是一
路基稳定性问题是影响冻土地区公路建设的关键性因素。本文深入分析高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病害,并针对病害提出相应防治措施,对该地区路基的设计、施工与养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摘要】抗菌肽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的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小分子多肽,具有抗细菌、真菌、霉菌、病毒、原虫、癌细胞等多种活性,对多种癌细胞及动物实体瘤有明显杀伤作用。并具有抗菌广谱、作用强而迅速,是机体免疫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易产生耐药等众多优点。随着患者多耐药菌临床感染的日趋加重,抗菌肽成为一类潜力巨大的新型抗感染制剂。  【关键词】抗菌肽;药物开发;临床应用  抗菌肽(antimicmbi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