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泵在术后病人的应用及临床观察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gti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摘要】目的:观察外科病人应用自控止痛泵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ASAI~Ⅱ级行择期手术病人分为传统肌注镇痛,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泵(PCA1)和静脉病人自控镇痛泵(PCA2),每组20例。PCA术后给首负荷剂量,之后病人自控给药镇痛,每次注药0.5ml,锁定时问5.5min,术后观察48h内HR、BP、RR及VAS评分,视觉模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情况。结果:镇痛效果PCA1和PCA2显著优于传统肌注镇痛组(P<0.05),镇静评分PCA1高于PCA2和传统肌注,病人及护士满意度(VASS),PCA1和PCA2无差异,与传统肌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恶心、呕吐三组问无明显差异。结论良好的PCA能有效解决术后病人疼痛程度,抑制术后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自控镇痛;PCA
  前言
  患者自控镇痛泵PCA(Patient Controlled Aneigesia),是20世纪7O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新型技术,国外广泛用于各种急性疼痛的治疗,我院从2003年起使用术后硬膜外镇痛,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患者及护士满意度高,比传统的肌注镇痛效果优越,随后又应用于静脉泵止痛,目前,笔者比较观察术后硬膜外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 1一般资料
  本组60例,ASAI~Ⅱ级,男27例,女33例,年龄25~70岁(平均46. 6±5. 4岁),身高156~186cm(平均167cm),体重58±4. 5kg,手术种类胃2例,肠道4例,胆囊16例,子宫切除24例,泌尿8例,骨科6例,随机分三组,每组20例。
  1. 2镇痛方法
  根据患者疼痛情况,术毕连接PCA装置,并与硬膜外导管相连而成。镇痛液配方,PCA10.25%布比卡因20ml+芬太尼0.2mg+生理盐水40ml;PCA2配方芬太尼0. 4mg+氟哌啶5mg+生理盐水40ml。60例ASAI~Ⅱ级行择期手术患者分为传统肌注镇痛,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泵(PCA1)和静脉患者自控镇痛泵(PCA2),每组20例。PCA术后给首次负荷剂量,观察5~10min,以患者疼痛即时缓解为度,以后均由患者自控给药。PCA泵每次注药0.5ml,锁定时间5.5min,传统肌注镇痛为患者疼痛难忍时给药肌注杜冷丁50mg+异丙嗪25mg。
  1. 3观察指标
  (1)疼痛及镇痛评分:术毕接PCA即刻,4、8、12、16、20、24、28、32及48h,分别对患者疼痛程度及镇静状态进行评分,标准如下:镇静评分1、清醒;2、偶尔瞌睡;3、经常瞌睡,易于唤醒;4、嗜睡。疼痛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测定,0为无痛,10为最痛,<3为优良,3~5基本满意,>5为不满意,由外科医师评定;(2)生命体征:术毕即刻及其后8、12、16、20、24、28、32、36、48h各时间点患者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SpO2);(3)已使用药物毫升数,剩余药物毫升数;(4)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及肺部并发症情况,尿潴留因均留置导尿未列入观察指标。
  2结果
  镇痛效果PCA1组满意94.7%,PCA2组满意91.6%,V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传统肌注镇痛较差,相比前两组P<0.01;镇静效果PCA2组明显高于PCA1组及传统肌注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PCA12例,PCA23例,皮肤瘙痒各1例,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心率、血压、呼吸PCA1组和PCA2组比较无差异,与传统肌注组比较差異有显著性且波动明显,SpO2吸氧及未吸氧者均在95%以上。患者及护士满意度评分PCA1和PCA2优于传统肌注组,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种类、麻醉方法无明显差异。
  3讨论
  PCA是患者借助于特殊的泵按需自行反复给予镇痛药的方法,在镇痛领域正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采用PCA可避免间断肌注给药时血药浓度的明显波动,并且有效地满足了患者对镇痛药物的需求和反应方面的个体差异,使血药浓度维持于最小浓度范围内。因农村患者较多,对疼痛的耐受性较大,适度的镇静镇痛即可满足要求,本观察显示术后4~6h患者普遍对PCA的要求较高,用量偏大,24h后基本无痛,对PCA的需求较少,对芬太尼量的影响与患者平时嗜酒有很大关系,PCA2芬太尼用量较肌注组及PCA1组大,PCA1具有阿片药用量少,无呼吸抑制,镇痛完善的优点,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良好的术后镇痛能改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可以抑制术后产生的应激反应,使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发生率降低。PCA1和PCA2血压、心率平稳,PCA1镇痛良好,PCA2次之,但适当的镇静有一定作用,传统肌注组由于血药浓度波动大,心率、血压随给药情况变化明显。总之,PCA1与PCA2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能明显解决患者术后惧怕疼痛的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9月到2014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小儿支气管炎患者共9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盐酸氨溴索及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得出观察组中显效38例(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22例(48.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摘要】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时域分析法来观察心率变异性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组)和体检身体健康者(B组)中的变化趋势。分别对计量数据和计数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用精确概率法求得P值,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心率变异性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各项指标明显呈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摘要】 目的 提高对产后出血的认识和急救处理能力,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诊断、危险因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103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67.0%,占产后出血的首位。胎盘因素占20.0%,软产道损伤占13.0%。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分娩中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摘要】 目的了解和分析婴儿黄疸的常见病因,并探讨婴儿儿黄疸病因构成和发生规律。方法对我院90例因黄疸住院的婴儿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结果本组病例黄疸多为轻至中度,其中以CMV肝炎居首位(27.8%), 先天性胆管闭锁居第2位(26.7%), 母乳性黄疸为第3位(13.3%),其他病因引起的亦可见。结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进行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得到明显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摘要】直肠癌术后人造肛门造口排便与患者术后饮食,运动有很大的关系,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压力大,加上排便改为腹部造口心理压力更大,护士在病人术前,术后认真详细为直肠癌病人做术前术后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要求病人及家属积极配合患者的饮食,患者术后排便情况有很大改变患者心理压力也相对减轻取得良好的效果,护士长组织护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摘要】目的:观察支气管镜下给药医治支气管扩张并感染临床疗效。方式: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随机将2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医治基础上加用支气管镜下给药。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結果:医治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0.0%,治疗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5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摘要】目的 观察转移因联合微波治疗面部扁平疣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仪治疗,3月后观察疗效和有无复发.;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转移因子注射液6mg于三角肌皮下注射,一周1次,总共3个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94.00%,对照组为40%,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疗效明显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摘要】目的 比较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差异 方法 采用数字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我院骨科2011年-2012年间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患者100例分为西医组和联合组各50例,西医组采用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联合组在西医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奇正青鹏膏剂外敷。随访1个月,用疼痛视觉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摘要】目的 分析与探讨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判断这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5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甲组(48例)与乙组(47例),甲组患者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药物治疗,乙组患者给予氧氟沙星药物治疗,治疗之后,比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