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子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qtq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4
  连日来的阴雨,增加了排工们工作的难度。
  雷老三的左胯部肿得像个面包,只要身子稍稍转动,都会连着一股筋,从胯部一直疼到半边身子。他强忍着不让大家看出来。
  这次出排,大部分都是没有经验的生瓜蛋子。昨天下午阿四出的那事,他至今还心有余悸,若非自己拼了命去推开他,后果不堪设想,饶是如此,自己左胯还是挨了滚木重重一击。
  绵绵的冷雨像扯不断的布帘子漫天往下落,人们情绪消沉,有几个甚至流露出要开溜的意思。
  雷老三知道这次放排与以往都不一样,想到这里他就感觉像是压了千斤重担,一路上不断暗暗提醒自己,万万不可出任何差错!作为带队的排头,他更知道这个时候最不能倒的就是大家的信心,为此,他必须做点儿什么了。
  就在人们群集在山崖下躲雨时,外面山沟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这是他们熟悉的歌声,循着歌声,人们三三两两从山崖下走出来。雷老三赤着上身,古铜色的后背像一张弓紧紧绷着!他一边撬动杉木往下溜,一边扯着嗓子吼着放排号子。这号子像是有魔力,大伙儿都受了传染,陆陆续续加入进来,震天动地的歌声响彻山谷:
  秋浦河水清又清嘞
  放排人在山里行哦
  山里雨水如扯布嘞
  溜溜的杉木箭一样奔哦
  赶在天擦黑前,所有杉木条子都沿着山沟溜到了谷底,进了秋浦河湾子。在放排号子的感染下,长龙般的木排第四天就顺利到达了殷家汇。雷老三完成了那个秘密使命。
  1951
  小雷同志,工作多久了?老领导笑眯眯地看着雷家俊问。
  雷家俊还没想好怎么回答,老领导又接着说,我看了你的材料,你很了不起啊!当年借放排为掩护,秘密为江南新四军运送粮食、盐巴和药品,作出了很大贡献!
  雷家俊憨憨笑着,末了蹦出一句:都是首长指挥得好!老领导满意地连连点头,好好干,拿出当年的英雄劲头来,希望你在水利局局长这个新的岗位上再立新功!雷家俊“啪”地一个立正、敬礼:请首长放心,决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两年后,在江村水库的工地上,红旗飘飘,上千人大会战。雷家俊挽着裤腿,赤脚站在工地最高的一处畔上,手里拿着大喇叭,正在作战前动员。他激情介绍了江村水库工程的重大意义,并安排了任务后,突然举起右手高声喊道:
  伟大的人民群众万岁!伟大的江村水库万岁!
  上千人的吼声瞬间响彻工地的上空,在雷家俊听来,多么像当年的放排号子,那么整齐有力,那么激动人心!
  难以想象,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时间里,在人都吃不饱的情况下,滨江地区在雷家俊领导下,硬是指挥大团队作战,建设完成了皖南地区最大的水利工程。
  1957
  滨江人民广场,人群密密麻麻,广场四周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荷枪实弹、全副武装的解放军战士将现场的气氛衬托得格外肃穆。
  当公开批斗大会开始后,人们又见到了那个曾經给这个城市带来希望和光荣的英雄,可如今他却站在被批斗席。雷家俊被五花大绑,脖子上还挂了一个右派的大木牌子。两个青年按着他的后背要他做出低头认罪的姿态。雷家俊似乎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了,但脾气丝毫没变,犟牛一样梗着脖子,昂首站在台上,一言不发。
  主持批斗的干部疾言厉色,一再咆哮:打倒雷家俊,打倒右派反动分子!打倒大资本家!
  一些人开始冲上台,对雷家俊拳打脚踢。雷家俊咬着牙,就像一座沉默的冰山,不做任何反抗。头被打破了,鲜血从头上一直流淌下来。倔强的他宁死也不认为自己有罪!
  血越流越多,疯狂的拳脚像雨点一样朝他身上袭来。渐渐地,他感觉面前有无数星星在闪耀,双眼一片模糊。
  就在这时,好几辆手扶拖拉机喷着滚滚浓烟,旋风般地开进了会场。从拖拉机上下来一群年近半百的农民。他们一个个阴着脸,愁容满面。当他们紧张拘谨地走到雷家俊面前,全场鸦雀无声。
  突然,领头的一个人,手举向天空猛地往下一挥,高声唱道:
  大赤岭喂——
  一直低着头的雷家俊突然抬起了头,两眼放出闪亮的光来。那些年近半百的农民突然之间,一个个也都像是打了鸡血,涨红了脸,从喉咙里蹦出滚雷般的吼声:
  大赤岭喂
  伐木忙嘞
  黑龙沟喂
  扎成排嘞
  过老鹰咀喂
  走银线滩嘞
  我们放排人喂
  天底下最勇敢的人嘞
  唱着唱着,雷家俊和那些扯着嗓子吼的农民们,一个个全都泪流满面。这些原始的粗犷的号子合成了一股凌厉的声浪,震撼全场,久久不绝。
  
  1979
  “那个时候,我脑子里没别的,只剩下大赤岭的莽莽林海和秋浦河上长龙般的木排了。”说起往事,已经是滨江市副市长的爷爷,两眼依旧闪着亮亮的光。
其他文献
桃枝离开观头村的时候,谁也没发现。  杏枝去后沟的牲口窑喊她爹,我姐没影了,没人给我做饭了。  桃枝爹跛着一条腿,摇摇晃晃回到家,家里除了鸡叫狗跑,还有杏枝叽叽喳喳喊饿,四处都没有那个一声不吭只低头干活儿的桃枝。  打发人舅家姑家去问,都没有,半个月过去,依然不见人影。  有人说,这女子怕是跟打席的跑了吧?  观头村的东边,是山,老君塬。一股泉水從山石间淙淙而下,在山口形成一个水库后,又沿着沟底哗
期刊
师傅是酒店的烧烤厨师。  为了我这个新徒弟,师傅把家里的野生动物书籍拿出来,让我一边看一边学习烧烤技术。我不懂他为何让我看这些与烧烤毫无关系的书,随便翻阅了几下便束之高阁。  转眼到了春天,酒店悄悄从外地进了一批“山货”,生意迅速火爆起来。汤水和烹饪厨师整天忙得焦头烂额,而师傅却清闲自在,因为他拒绝烧烤“山货”。  尽管如此,餐饮部还是时不时地给师傅下单“山货”,他应付的办法是用人工饲养的假山货替
期刊
晚饭后,队里的饲养室又热闹起来。保管员坐在洋油灯下,等社员们来记工分。报完自己的工分,很多人并不走,床上、地上、生火没生火的煤火台上,甚至牲口的饲料缸、水缸沿儿上,随便坐着歪着圪蹴着,要喷一会儿闹一会儿。  饲养室是西屋,三间,全通着,三个门,两边的门牲口走,当中的门人走。中间靠西墙铺着一张床,北面门后是煤火台。北头拴着四五匹骡子,南头喂着四五头驴,还有一头牛。牲口们头都冲着中间,两排石槽南北相列
期刊
旧屋的外围已经拉起了警戒线,一阵阵机器轰鸣的巨响下,铇机、挖机、铲车等开始张牙舞爪撕扯着旧屋沧桑的面容。  她行色匆匆,风尘仆仆地拖着行李箱赶来,满面倦容。远远地望见警戒线里尘土飞扬,暗自懊悔来迟。于是加快脚步,向旧屋飞奔而去。  她从人群中挤出,赶到拆迁现场指挥长面前,焦虑急迫地恳求道:“您好!非常抱歉,由于飞机误点,我来晚了。我家旧屋里还落下了几件很重要的东西,恳请你们暂停施工,让我进屋取下吧
期刊
夕阳慢慢地向山腰挪动。街角的梧桐树下,三多戴着花镜,一手拿着锥子一手捏着马针,在专注地给顾客修鞋。  “爸爸,我来了!”迎面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跑了过来。“小涛回来了,慢点慢点,着啥急啊!”三多笑嘻嘻地答应着。  “爸爸,学校明天秋游,我不想去。”  “为啥不去?平时我也没有时间带你去玩,机会难得,去吧!”  “可每人要100元钱。”小涛低着头支支吾吾地说,“您两天也挣不上100元钱。”  “呵呵,
期刊
画家来自遥远的东方。他不知道要去哪里。  他很想画一幅画,却一直没有找到令他心动的素材。直到有一天,一个女孩走进了他的画卷——  女孩十二三岁,脸上稚气未消,眼睛水灵明澈,衣着朴素整洁,在一段新铺的马路上,迎着朝阳,跳着快活的舞步。没有舞曲,没有舞伴,也没有任何道具,她却那么专注,那么欢畅,浑身洋溢着无与伦比的朝气与活力……  画家支起画架,很快便把女孩画了下来。刚搁下笔,女孩也发现了他。叔叔,您
期刊
卡佳坐在家里,埋头浏览着各大社交网站。她要把刚刚拍的自拍照上传到网上,那可是多达43张照片啊!然后检查一遍自己以前上传的照片是不是都有人点赞了,最后还要把一个星期内一个“赞”也没给她点的人从朋友圈清除出去。  门铃响得执着又急促。卡佳给新婚的朋友的婚纱照点完几个赞后,才站起身来去开门。  门外站着一位面带微笑的小伙子,他头上戴着一顶滑稽的针织帽,身上穿着一件橘黄色的风衣。  “你好!”小伙子老熟人
期刊
南山路歐谱咖啡厅里,安娜静静地坐在临街一角。  服务生第三次走近安娜,问安娜需要什么,安娜头也没回,幽幽地说,等人。  安娜始终盯着街道的转角,阳光从窗户斜射到安娜忧伤冷艳的脸上,氤氲出温暖的光辉。  等谁?等杰克吗?安娜一想到杰克,思绪一阵凌乱。安娜和杰克朝夕相处三年,如今杰克却抛弃了她,抛弃她的理由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说安娜不会流泪。  我为什么不会流泪呢?我明明这么伤心。安娜反复地自问。  
期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头禅。像我吧,开口闭口总是“如果我怎样”“如果我如何”。结果呢,“如果我……”就变成了我的口头禅,久而久之,人家干脆叫我“如果先生”。  有聽腻的人,就对我说,“如果”是一个后悔的变性词,因为人生没有如果,天天都是现场直播。我不以为然。  我的兄弟夏一登跟我一样,也有他的口头禅。自打记事起,好像不管谁叫他做事情,他冒出来的第一句话总是“等一下”。是的,他似乎永远是一副慢慢吞吞的样
期刊
张封是个木匠。他家的小院里见天晾晒着一块一块白生生的木板子,这些被大锯锯开的木板子,看似很平整,其实并不光滑,想要用它来打家具,还要用刨子刨平它。由此,人们经常看到张封将锯开的板子,固定在一条带有堵头的长条凳上,他叉开腿,腰弓如虾似的端平、压紧手中的刨子,用力向前一推、再推,随着“嘶啦——嘶啦——”一声声脆响,扁平的刨眼里便会吐出一团一团薄如蝉翼的刨花。  围观的小孩子,很喜欢那些卷成狗尾巴似的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