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历史文明中的瑰宝,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强大动力支柱,作为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然而就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情况而言,中职语文在传统文化的教育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所以说,中职语文教学急需加强完善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关键词:中职教育;语文教学;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08
  引言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任何民族前进发展的必要根基,它承载着本民族人民的精神血脉、智慧结晶。作为教育领域的主导者,所有任课教师都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战略号召,高度重视在给学生传习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感触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肩负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近况
  在普通的中等职业院校的校园里面,经常会看到有同学涂抹浓妆、奇装异服,在楼道里追跑打闹、大声喧哗,甚至在课堂上迟到早退、公然睡觉、私底下偷偷玩手机,更有甚者在卫生间里抽烟……这些现象的出现,体现的是学生对校规校纪的轻蔑、对老师要求底线的突破。更进一步地讲,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正在逐渐流失的信号。
  只看到校园内的表面现象,固然不能以偏概全,而学生是社会人群中的特殊群体,其人生观和各种价值观都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是会在未来成为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的人群。传统美德在中职学生身上的流失,一方面体现出学生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缺乏,更重要的是间接说明我国教育事业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陷。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可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实力等诸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中等职业的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德智体美等全方位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初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而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发展而来的,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下的完美产物,对中职院校学生来说,通过对传统文化中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的学习,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熟悉民族专业的发展历程,对自己的专业品味与专业看法都会起到強大的奠基作用。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措施
  1、分析课文中人物的形象,找到其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
  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模块》教材中的课文《我的母亲》为例,作者老舍笔下“母亲”这一人物形象,集聚诚实善良、勤俭热情、忍让宽厚等优秀传统美德于一身。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具备如此优秀美德的母亲,一生遭遇了无数的坎坷,也就意味着“我”的家庭注定是贫困艰难的。而生活如此勤俭、辛劳的慈母,却一再忍让姑母“鸡蛋里挑骨头”的悍戾行为,甚至还要再如此拮据的家境下,在年过四十还要生下儿子。对此现象的存在,需要教师先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当时时代家庭生活中人们的普遍观念,以及封建社会几百年来对女性的迫害和腐败体制对基层人民百姓人权的剥削,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母亲的形象与其命运之间的微妙联系,进而体悟母亲能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坚持住身上传统美德的艰辛,从而唤起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认同与自信。
  2、营建教学氛围,直观感受传统文化意蕴
  新课改的广泛施行,倡导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新式教学理念。在之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课本里白纸黑字的文章很难引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其内在原因,就是学生缺少对文本内容所营造的意境的直观感受。见此情景,越来越多的授课教师将新媒体信息技术灵活应用在了课堂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教材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多媒体技术可以为授课老师提供有关的图片和音乐,如歌曲《葬花吟》和《枉凝眉》,放映在幕布上,就可以轻易地让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跃,引发同学们一种“贾府就在面前”的身临其境的直观体验,同时,老师还可以在此意境下向同学们介绍贾府的建筑摆设、布局特点、人物行走路线、语言礼仪特点等与传统文化相关联的知识。这样就可以通过营建起一个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创设活跃趣味的传统文化氛围的方式,让学习者直观而深入地在现场环境气氛的渲染与衬托下,体味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结束语
  中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为中等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提出了新挑战,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课本教育内容相结合,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有效提升学习者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江利平.创新中职语文教学,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J].教育现代化,2019,6(81):309-310.
  [2]郭维峰.创新中职语文教学,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7):130-131.
  [3]兰孝丰.中职语文教学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9):227+229.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是贯穿于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而且内容繁琐,连接紧密。小学数学作为数学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是基础阶段,此时期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日后学习数学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教育信息化2.0行动开展以来,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就成为了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共同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高年级数学;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
期刊
摘要: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形式较为单一,单一的教学模式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开阔,为了更好地满足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具体需求,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角色,主动对学生学习进行积极的引导。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积极应用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有利于提升学生在生物科目上的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生物教学;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对小学生了解这个世界起到重要作用,语文的学习可以让他们从听说读写,天文地理方面积累很多的知识,而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是能够学习的基础,阅读能力提高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和其他科目。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是從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重要性出发,然后通过策略的探究来引出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提高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期刊
摘要:在2018年8月21—22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县级基层媒体最接近基层群众,肩负着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任务,如何增强自身实力,加快融合是县级媒体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将以浙江省松阳县媒体融合为例,从机制、经营等方面实现融媒体建设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融媒体; 松阳县; 服务群众  中图分类号:G4文
期刊
摘要:何为“三个一工程”,即“一起成长”“一起承担”“一起分享”。这也是如今中职院校班主任老师工作的基本原则。中职院校班主任老师的工作需要和“三个一工程”有力结合,这给中职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我们该如何做好中职班主任工作的“三个一工程”,这也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目的。  关键词:浅谈;中职班主任;三个一工程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59  引言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提升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歌唱体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教学效果。既有助于丰富音乐教学的形式,也能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与印象,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歌唱体验;初中;音乐欣赏;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97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可以为教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09  对于群文阅读我有一些困惑,想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顺利实施群文阅读,教师的鉴赏能力和文学底蕴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文章的选择和孩子们的阅读感悟是衡量群文阅读教学是否成功HYPERLINK"http://www.gkstk.com/article/1408349565269.html"\o"成功"\t"_blank"的唯一標准。几篇文字一堂课,
期刊
摘要:我国现今发展迅速,对于人民的核心素养水平要求逐渐提高,新课程改革中也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人为本开展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于核心素养进行教学,学生的思维更加严谨、缜密,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此,本文针对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10  学生拥有良好
期刊
摘要:提高八年级合作学习对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如今体育教育发展的必要性,体育课堂教学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程度,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体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关键词:八年级体育;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89  体育课堂的有效性不是静态的,它是随着地点、学生的个性情况以及性格特征的变化而变化的,体育作为一
期刊
摘要:估算意思是大致推算,即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做出的大概推断或估计,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及生活中,因为无法准确计算或是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时所采用的一种计算方法。在实际教学与生活中,估算是解决实际数学问题一种有效的方法。作为有效且重要的数学思想与计算方法,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和深化,数学新课标也明确强调了“重视口算,加强估算”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