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695304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教育部关于“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意见的出台,“核心素养”一时变成了教育界的热词。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如何在高中写作教学中体现呢?本文将针对高中写作教学,从材料的积累、思考的交流、思路的构建、思想的升华四个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高中;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200-01
  何为素养?是对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统整,是个体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面对世界、面对问题的综合素质。所谓“核心素养”的提法,强调了“核心”,更突出综合素质里的关键能力。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合适”“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如何让高中生在写作时具有核心素养,让他们能够写出成熟的文章,则是高中写作教学研究的关键。高中的作文教学一般采用的文体都是议论文,很多的高中教师仅仅教给学生写作的套路,用固定的模式限制了他们的思考,这就造成了作文千篇一律,自话自说,脱离时代,内容空洞,学生不乐意写的现象。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引领下,笔者认为,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可以从材料的积累、思考的交流、思路的构建、思想的升华四个方面展开。
  一、材料的积累
  对于高中生而言,核心素养中的“语言的建构”其实就体现在材料的积累中了。而写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储备知识与素材,对于学生而言,只有当语言材料达到一定量的积累以后,在写作的过程中才能够做到下笔如有神,才能谈得上运用。这种积累是有意识的,有明显的,可以称之为明积累。笔者通常是在高一阶段安排学生进行语言材料的积累,每生准备一本语文积累本,做各种摘抄,做读书笔记,写日记或周记,形式不限,内容不限,引导学生尽最大的努力去积累各方面的语言材料。
  还有一种积累是无意识的,不明显的,笔者称之为暗积累,所谓暗积累就是学生的口头表达。学生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表达欲望,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口头语言表达的训练。笔者通常在高二阶段安排一个“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每生轮流到讲台上进行演讲,可以对时事热点发表看法,可以发表读书感受等等,内容丰富。口头语言的表达是书面材料积累的进一步提升,对语言的要求更高了。当口头表达成为一种习惯后,再进行书面表达,即写作,难度不知不觉就降低了。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中,明积累与暗积累是两种有效的策略。
  二、思考的交流
  每个人能够通过文字传达给别人的,基本上都是自己所思考的那个世界,每个人对世界的感知是不一样的。我们都具有思考的能力,都有自己的认知。写作的意义不只是呈现,更重要的是交流。从近几年全国卷的作文要求来看,特别注重作文的交流作用。作文不是自说自话,作文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交流,是几种思想的碰撞。如2018年全国卷,作文是18岁的参加高考的孩子写给未来2035年的18岁的孩子;如2019年全国卷,是在社会上对劳动有不同看法的情况下来和同龄人交流自己对劳动的看法。从这个角度来说,自己思考的发现,其实才更有价值,也更有交流的必要。如何引導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见解,也是难中之难。上述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其实也是慢慢地形成自己思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持之以恒,积少成多。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和学生阅读、学习近期的重要时事评论,学习作者评说国内外大事或社会热点问题的立场、观点等,慢慢引导学生如何形成自己的看法。在阅读各类文本时,引导学生分析质疑,多元解读,这些都能慢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自己的思考。这些写作教学过程就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思维提升与发展”。
  三、思路的构建
  当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语言材料上的积累,有了自己的思考与发现,这就有了作文的内容,就需要用文字来承载这些内容。而文字本身是分散的,思想还未呈现清晰的面貌,这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表达来组织他们,而这时构建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构思解决的是文章形式的问题。很多人把它称之为写提纲,或者盖房架屋,这些都是非常形象的比喻。对于考场作文来说,一篇优秀的议论文需要好的思路构建。思路的构建是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高中生水平的议论文的结构,相对而言不需要那么复杂,常见的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学生能掌握一种熟练运用即可。教师在平常的范文讲解中,可以重点分析范文的思路,重点讲解学生可学习操作可运用的地方。在写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在审题后先拟作文提纲,将自己的思路和教师或同学讨论交流、修改、完善,之后再进行写作。教师批改后也可以向学生提供更好的思路,要求学生再将思路完善,再写一篇。通过这样的写前指导、写中指导、写后指导,相信学生在思路的构建上会有收获。作文的思路构建能够做好,就说明学生的逻辑思维有所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有所提高了。
  四、思想的升华
  议论文往往是“文章未动,立意先行”,一篇作文的灵魂是他的思想。高中生要用什么样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作文呢?笔者以为可以用“主流思想”来概括。在国家“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我们的“主流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等等,把这些“主流思想”或多或少地体现在作文的立意中,让学生作文的思想有升华,立意高远。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大事、时事热点等等,从网络挖掘适合学生掌握的素材,比如“学习强国”这个APP,里面有关于人物、文化、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都是些富有时代色彩的鲜活的材料,体现了新时代的思想,就很适合高中生阅读、掌握。在“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素养要求下,作文能够体现国家的“主流思想”,就具备了好作文的灵魂了。
  结语
  我们都知道,课堂是核心素养转换、落实的主要战场,教师的认识处于思想层面,最后落实的战场在千千万万教师的每一节课上。我们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学老师要真正重视学生的写作课堂,积极去探索核心素养下的写作教学,培养出拥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有自己个性思想、愿意与人交流、能够有条理表达的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张水鱼.思悟“写作核心素养”.20160728.
  [3]陈中生.基于“核心素养”写作教学在高中语文的应用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3.
其他文献
我国2004年从德国引进住房储蓄模式,在天津创立我国第一家住房储蓄银行,以此缓解城镇居民购房压力。通过近十年的发展,住房储蓄模式在天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015年我国正式将
管线工程沟槽开挖、地基处理、管道安装等工程出现地下高水位、穿河段、顺河段等不良地质条件或雨季施工。经过分析、土样监测、降水方案比选,选择合适的降水方式,计算排水量
【摘 要】《制药工程专业英语》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在专业科技论文的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能力至关重要,且可开拓学生在制药工程领域的国际化视角和思维。笔者讲授专业英语两年多,对该课程的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思考,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制药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