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地为心,以真诚为骨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di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信是立身之本,发展之道。只有讲诚信,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感受,谈谈教学中的诚信教育。
  一、垂范,让教师成为诚信的表率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需要较高的学识修养,能引领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更需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能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共同追求“至真、至美、至善”的理想境界。所以,诚信教育也应从教师做起,使教师成为诚信的典范和表率。
  记得有一次,我让一个爱写错字的学生写字词,其中有个词“风驰电掣”,我和其他的学生打赌,他写不对“掣”字,如果写对,我给全体学生买棒棒糖。结果,那个学生写对了。第二天,我给全班学生每个人买了个棒棒糖。看着嘴里含着糖脸洋笑的学生,我笑了。是啊,小小的一颗糖,让教育因诚信之泉的浇灌而芳香四溢。
  二、求真,让教程伴随诚信的旋律
  任何一项教学目标的达成,都必须落实在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流程之中。教程的设计与安排,因人而异:有的激情,有的恬淡;有的巧妙,有的简洁;有的华丽,有的朴实。但是,有一条必须坚持,那便是求真、务实,让诚信加盟教程。
  陶行知先生曾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它时刻提醒教师在别具匠心地设计教程的时候,不能忘了与诚信为伴,以诚信之歌的优美旋律为教学流程的设计与实施增光添彩。
  三、拓源,让教材开启诚信的泉眼
  虽然有许多蕴涵诚信教育内容的课文入编语文教材,但语文课毕竟姓“语”,它所要传递的价值观念依附于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之中,其思想教化功能也没有思品课那样直接、明显、集中。所以,语文课堂中“道”的渗透,既需要教师的引领,又需要教师的挖掘。所谓引领,是因为学生由于年龄、知识、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与不足,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会产生多元的反应,甚至是片面、混沌、错误的看法,这就需要教师的点化与指导,使学生了解、接纳正确的价值取向;所谓挖掘,是需要教师对文本有敏锐的洞察力,独具慧眼地发现其中的人文价值,并进行必要的拓展、补充,犹如开启一口泉眼,让清泉汩汩涌出。
  语文学科的诚信教育,根据课文的特点,一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实施:一是以诚信为主导价值的课文,应重敲重打,铿锵地奏响一曲诚信之歌。如,《鸿门宴》等课文,它本身就是让人动容的诚信之歌,教学时,必须围绕主题,进行精心预设,尽情渲染,让学生在情境的深度体验中,感受诚信的重要,激发学生诚信做人的强烈愿望;二是局部出现诚信内容的课文,应适当引申、拓展,巧妙地带起诚信之美。
  记得有一位老作家写道:“以天地为心,以真诚为骨。”他将真诚无欺作为他创作的准则,往事如屐齿印苍苔,斑斑点点、深深浅浅地留下生命的印痕,他采撷其中的几点,无愧于读者,更无愧于自己的良心。做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为什么不能像这位老作家创作一样,做到诚信,做到真实呢?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现代诗歌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戴望舒的《雨巷》在新诗史上的典范价值毋庸置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雨巷》一诗更有着诗歌文本解读的示范意义。  这一点,仅从本诗入选全国现行多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就可见一斑。《雨巷》一诗编排在苏教版必修一“向青春举杯”专题“光阴的故事”版块,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足见编者们对该诗在高中起始年级的诗歌文本解读的示范意义的认同。  下面结合笔者的一次课堂实践加以说
期刊
其一,故事发生的特定背景。  蔺相如完璧归赵发生于公元前283年,属于战国后期。当时“七雄”并峙,彼此攻城略地,弱肉强食,战祸频繁,民不聊生。“七雄”中秦国最强,强秦力图兼并六国,六国则与强秦抗衡,故又有“连横”“合纵”之举。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秦国此时并不会轻易发动对赵的战争。  再观之荆轲刺秦时的六国局势。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前六年的战国后期。经过长
期刊
写作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是一项核心内容,一直以来都备受教育界人士的关注,那么,目前我们该采取何种措施提高语文写作效率以及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笔者认为,应以学生日常生活体验与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内容,以此将自主学习策略落实到语文写作教学中去。  一、现阶段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不足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由于高中奋战的最终目标是高考,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急功近利,按照高考的要求进行教学,在写作教学
期刊
2005年9月,在全国四个省的普通高中率先进行新课改实验的基础上,江苏省所有高中起始年级全面进行新课改实验。新课程提出了“以人为本,反对权威主义和精英主义,着眼于所有学生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这种新课程的价值取向,不仅使学校的课程目标发生深刻的变革,而且也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经营好这个有五十多人的大集体呢,如何使所有学生全面发展,如何既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水
期刊
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地总结得失成败,不断地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在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达到预定的目的呢?  一、在教师生涯中,不断强化“理念指导行动”  思路决定出路,每个人的思想不一样,对事物的见解和处理方法也不一样,要做好任何事情首先要在思想上寻找突破口,用新思想,新思维去面对不断发展的
期刊
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作文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对语文成绩往往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巧妙锤炼学生的作文能力呢?我觉得可从四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千方百计诱发、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努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一)观察生活,激发情感。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但往往疏于发现。“为有源头活水来”,必
期刊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当前,
期刊
在写作实践中,学生常会围绕论点列举一定的论据,却因不能合理地组织语言、叙述材料,使之不能充分发挥证明观点的作用。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要求议论性文章有理有据,引证丰富,确切有力,要落实这一点,关键就是精选活用论据。正如清代学者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所述:“譬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垩手段,何处设施?然有土木材料,而不善设施者甚多,终不可为大匠。”好的材料和组材技巧,是成为大匠的必要条件,同样
期刊
在当今社会竞争中,品牌作为一种经济现象,越来越凸显了它的重要性。在电视机中,可以看到广告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可口可乐、苹果、华为等品牌频频在人们口中出现,品牌作为对产品一种无形的保证与承诺而争相竞争。在教育工作方面,教育品牌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口碑,是一种向心力。可以看到,学校教育品牌越来越吸引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的目光,在大众的心里,一所品牌形象良好的学校才是一所理想的学校。  一、研究的缘起  2
期刊
一、激发培养提问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你问我答的情况较为普遍,但是这种模式一成不变,却会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桎梏。因此,必须改变师问生答的固定模式,更多地让学生问,学问学问,就是要学要问。但是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呢?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激励赏识,小题大做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这样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真正的高中语文课堂,应该充满着个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