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高职生恋爱道德引导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mmttjj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恋爱道德缺失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指出恋爱道德缺失容易引发的校园建设方面的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大学生恋爱道德引导提出了几点浅显的建议,以期抛转引玉。
  关键词:高职生 恋爱 道德 和谐
  
  和谐校园应该是安定有序的校园,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作为一所平安校园,我认为,它首先应该是校园内部安全和文明。和谐的校园应该是可以为教师、学生提供一个安定有保障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提供一种文明与健康向上的良好道德氛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交往在文明友善的环境中进行的校园。而爱情作为人类的基本情感之一,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也是大学校园中永恒的热门话题,已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部分之一。正常的、健康的恋爱道德和行为既是校园的亮丽风景线,也是大学生情感世界的需要和高尚道德的体现;不道德的恋爱行为则会导致一系列不和谐的事件发生,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甚至影响到学校的文明和安定。因此,加强恋爱道德引导可以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扎实的基础。
  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开放,当代高职生在校期间有“恋爱成风”的现象,并且在对待恋爱问题时往往出现道德上的偏差。应该说,加强恋爱道德引导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就当代高职生的恋爱观的特点和原因,结合工作实践作一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1. 当代高职生恋爱观的特点
  
  高职生正处于人生成长阶段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生理发育已经成熟,对爱情有着强烈的愿望和追求。他们在恋爱观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
  1.1 恋爱荣誉感
  许多高职生把在校期间能够追到女朋友或找到男朋友作为自身魅力的标志,表现出强烈的“恋爱荣誉感”,由此引发了高职生的盲目跟风现象、恋爱多角现象以及恋爱行为的公开化现象。与“恋爱荣誉感”相应出现的即是“不恋爱可耻论”,找不到另一半的人往往受到同龄人的嘲笑。
  1.2 恋爱至上
  根据我的工作实践,我发现许多高职生在恋爱前能坚持遵守校规校纪,并能做到节约和简朴,但是,一旦谈上恋爱后,首先在外貌上有了很大的转变,追求新潮、个性;其次,经常把男(女)朋友带到课堂上,扰乱课堂秩序,还有一些甚至自己的课不上,专门陪男(女)朋友上课。这一切,其实就是“恋爱至上观”的外在表现。许多高职生在校期间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职业规划,以恋爱为第一要务,为了恋爱可以无视校纪校规,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上述高职生的恋爱观的特点正反映了高职生恋爱道德的缺失。不道德的恋爱行为会导致一系列不和谐的事件发生,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甚至影响到学校的文明和安定。
  
  2. 大学生恋爱道德缺失引发的问题
  
  2.1 恋爱道德缺失引发荒废学业问题
  许多学生谈恋爱以后,不能很好地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常常把爱情看得比学业重得多,因此经常逃课去逛街,或者陪自己的男(女)朋友去上课。在我的工作过程中,就接触到了许多因为谈恋爱而荒废了自身学业的学生。
  2.2 恋爱道德缺失引发校园礼仪危机
  我们经常可见一对对亲热的身影旁若无人地勾肩挽腰,有的搂抱在一起,有的甚至肆无忌惮地做出一些过分亲密的动作,非常不雅观,而且对校园的文明礼仪规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而且,随着学生恋爱经验的丰富,一些非常不文明的语言也充斥着许多宿舍的“卧谈会”,形成了非常不好的舆论氛围。
  2.3 恋爱道德缺失成为校园安定潜在危机
  有些学生同时与几个异性交往而不以此为耻,甚至乐于游戏在多人之间看其他人为自己争风吃醋,觉得很有面子。这样一来,就容易引发学生之间的口角,激发学生间的矛盾,有时上升到群殴的程度,带来严重的治安压力,甚至出现因恋爱问题解决不好而欲自杀的事件,处理起来很棘手,而且容易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我们班就有一位学生为了女朋友而到别的学校去理论,最后发展为群殴。其他学校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件,这使我们不得不对恋爱道德缺失的后遗症加以重视。
  
  3.关于加强恋爱道德引导的几点建议
  
  恋爱讲不讲道德,实质上反映了树立何种恋爱观的问题。恋爱中的道德主要表现在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上。正确的恋爱观要求人们在处理恋爱问题时,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对对方、对社会负责,把爱情和责任、义务联系起来,真正作到爱情与道德的统一。作为大学生,要用正确的恋爱观对待爱情生活,遵守恋爱的道德。
  国家主管部门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政策是“不提倡、不反对”的“二不”政策。因此,目前对高职生恋爱道德问题主要是以引导为主,而不是以管为主。
  在此,我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几点建议。
  3.1 加强舆论宣传氛围。
  学校要求我们辅导员在平时的思想教育中应该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恋爱的道德。但是,在工作实践中我觉得这样的个别教育难度比较大,而且收效甚微。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现在的大学生谈恋爱一般都不愿意跟教师沟通,而且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认为这是他们的私事,没有必要向教师征求意见,因此,教师在及时掌握信息方面有困难;二、目前校园中的谈恋爱现象普遍存在,个别教育的方式费时费力,往往抓东漏西,疲于应付;三、这个时期的学生同伴效应强,很容易受到身边同学的影响,在不健康的大气候的影响下很容易受到诱惑和误导。
  因此,我认为营造全校范围的恋爱道德舆论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观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能够进一步改善目前校园内的不良风气。
  通过各种方式在校园内进行宣传是构建校园正确思想舆论的有效途径,但是宣传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例如,针对学生逆反心理强的情況,我们不能一味地宣传恋爱的危害,还应该大力宣传“不恋爱的好处”。比如,曾经有一位叫易名的学生在网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大学不恋爱之好处》的文章,受到广大学生网友的关注。宣传不恋爱的好处,其实蕴含着谈恋爱的危害,但是不明确提出来,可以在学生毫无反感的情况下潜移默化,打击校园中存在的“不谈恋爱丢脸”的思想,使学生辩证地看待谈恋爱的问题,遏制跟风现象。
  3.2 加大讲座开设力度。
  好奇来自于神秘感,一旦把神秘的面纱揭开,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盲目的好奇心,减少恋爱“出轨”带来的严重后果。高职院校应该多开设了青春期教育的一些讲座,如大学生如何对待爱情与学业讲座、青春期生理健康讲座、青春期性心理特点讲座、青春期性与安全讲座等等,形成一套系列讲座,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性知识、性观念、性道德的教育,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防止性骚扰意识,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观。尤其是要多开设面向大一新生的讲座,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刚进入大学还无法完全摆脱高中的影子,对青春期也是懵懂的,有很多问题他们不知该如何去面对、如何解决,这个时期更需要专家的引导。
  3.3 开辟专门的恋爱问题心理咨询室。
  很多大学生在受到恋爱挫折时往往会心理波动大,感到无法排遣,有时候甚至产生消极厌世的想法。我建议学校专门开辟恋爱问题心理咨询室,或者在现有的心理咨询室的基础上,每周专门腾出一天时间来接受学生恋爱问题的咨询,一方面可以及时地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学校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使学生们清楚地了解学校的态度——提倡正确的恋爱观并愿意指导和引导大家,这样也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多了一个寻求帮助的有效途径。我们还可以选一些学生由学院心理咨询室组织进行一定的培训,然后深入到同学生活中,宣传和引导恋爱道德,以同伴的力量达到良好的影响效果。
  3.4 树立典型,明确恋爱荣辱观。
  在做足大范围的宣传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针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树立校园恋爱的正面典型,强调爱情的忠贞观等。另一方面,对校园中不文明的恋爱行为进行摄像或拍照,加入模糊化处理后曝光批评,并利用论坛等对学生进行舆论引导,使学生明确恋爱荣辱观。
  爱情作为人类的基本情感之一,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也是大学校园中永恒的热门话题,已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部分。正常的、健康的恋爱道德和行为既是校园的亮丽风景线,也是大学生情感世界的需要和高尚道德的体现。但是,不正确的恋爱道德观也可以毁掉一代人或一批人,恋爱道德缺失问题看起来比较小,但是其隐患和带来的问题不小。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全校范围内的舆论引导、适当开设相关讲座、注重心理引导和树立典型,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把舆论导向正确的、健康向上的恋爱道德观,从而填补学生的道德缺失,尽可能地消除不安定的隐患,为高职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
  
  参考文献:
  [1]戴金祥.切实加强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和引导.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6:11-13.
  [2]马忠丽,张玉堂.大学生恋爱观的偏离、成因及对策思考.甘肃高师学报,2002.4:106-108.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