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居家生活学习线上指导看园所管理与发展的挑战

来源 :早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041294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今年受疫情影响,上海、苏州等多地的幼儿及家庭陷入长期居家生活状态。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居家学习所强调系统推进的线上课程、丰富的在线资源不同,幼儿园的居家生活学习因“严禁幼儿园网上教学”等指令的发布而使得公众愈加迷茫。诸如“幸福不上课、居家领薪酬、幼儿园可有可无”的发声,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并尝试去总结疫情发生的三年里,每一个幼儿园和教师所遇到的困境:不仅仅是身份引发的争议和付出带来的质疑,更是每一项工作的专业突破和品质提升。
其他文献
三山岛金矿矿床赋存于海底,表层海水时刻威胁着采矿安全。为合理分析矿区充填开采的安全稳定性,建立了矿区岩层监测系统。对矿区各中段石门巷道顶板进行了周期位移记录,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了监测期间的岩层变形规律。通过ANSYS模拟对比研究,分析了整个矿区真实开采过程中采场与围岩变形规律。研究表明,海底基岩层的地表倾斜率和水平变形率尚未超出极限值,说明目前海底基岩层尚未出现较大的损伤,海底开采使用充填法采矿是安
<正>北京通州区社会福利院秉持全纳教育理念,通过实施康教融合项目,为院内集中养育的儿童提供专业化的康复和教育。项目开展以来,院内特教老师与工作人员将全纳的教育理念融入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充分利用院内各类设施,整合康复、特教、营养、医疗以及专业护理等各种资源,并依据儿童自身特点,为每个儿童制定发展计划并予以实施,全面提升院内中重度特需儿童的生活质量和生存价值。同时,通过集体授课和一对一授课的方式,
期刊
美术教学是开展美育的主要途径。如何将美育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中是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文章论述了美育的目标和意义,并提出了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可行性策略,力图促进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1年选取了市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生活垃圾生态补偿费”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通过此案例,笔者梳理了该区同类型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现状,提出了以推动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为起点,将成本效益分析应用嵌入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和评价结果运用各环节,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上下级联动机制建设,促进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的建议。
乡村人才振兴背景下,如何破解当前农村人才外流的窘境、吸引村民就地就业是农村建设的必答之问。基于2016—2020年的中国省域数字经济指数和CFPS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村民就业空间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数字经济对村民就地就业选择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构成要素上,数字公共服务的影响效应最为突出,系数效应值为0.102,数字基础设施指数和数字化应用指数对村民就地就
美术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意识;美术能促进学生形成敏锐的洞察力、直觉,为之后解决问题发挥创造能力打下基础。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艺术审美水平,教师就必须足够重视美术课堂。尤其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在课堂审美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时间就更多了,就更能高效地培养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创造力。本文从艺术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作用与途径这两个方面,阐述了“双减”背景下如何在小学美术审美
目的 分析新型抗肿瘤药物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某三甲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使用新型抗肿瘤药物致ADR的有效报告151份,涉及患者151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使用利妥昔单抗发生ADR的危险因素。结果 151例发生ADR的患者中,男88例,女63例,男女比例为1.40∶1;以≥70岁老年患者为主,共39例(25.83
社会称谓语是话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用以建构社会关系和进行角色定位的一种重要语言手段。在后喻时代的背景下,伴随着数字交往的兴起,社会称谓语体现出显著的变化,形成了新的使用面貌。本文从认知视域展开研究,以认知隐喻理论为基础,聚焦后喻时代社会称谓语中的修辞表述,并根据映射模式将其分为隐喻性和转喻性两类,结合具体语境深入探讨这些社会称谓语的概念映射及语义形成,旨在丰富现有认知角度的社
随着三次采油技术的提升,传统重油和低渗油藏得到进一步开发,气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增产措施。CO2驱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在地底的驱替过程及原理仍在研究之中。本文提出了一种模拟CO2非混相驱的方法,建立了一个由对流扩散方程和达西方程描述扩散流动的等温驱替模型。模型在Comsol软件中运行,耦合了流场及扩散场,模拟了等温情况下CO2在非均质地层中驱替原油的流动情况。由于非混相驱中不同组分的界面模拟时有
目的 探讨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1月至2022年6月在湖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治疗的20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干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04例)和实验组(10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照护,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访谈结合微视频教育,比较干预前后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接受度、延续治疗护理接受比例及焦虑抑郁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