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的几个方法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ss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变不离其宗,无论语文教学怎样的变化和改革,都要在原有教学体系上来完善和添加,创新,创的不是形式,创的是让学生如何更好的来学习语文知识的技巧。本文就从传统基础教育出发来分析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1.课堂发言不积极。上课学生兴趣低下,这使课堂变得没有任何生机,有的学生不喜欢主动发言,得过且过,甚至很多学生害怕上课回答问题,这是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要正确的引导孩子认识到课堂的意义,主动举手发言是一节课上的成功与否的关键。举手发言不仅是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主动能力,也是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好的途径,在讲课堂习题的过程中有个知识难易渗透的标准。
  2.学生学习成绩差距大。从初中的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是参差不齐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教师的教学手法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等等。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一定要加以重视,否则将会导致学生偏科严重,久而久之对语文产生厌倦的情绪,甚至抵触。初中生大多处于叛逆期,可塑性很强,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学生加以引导,让他们认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从而认真的学习语文知识。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学好语文,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更能够拓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成功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往往使教学呈现出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二、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1.让学生主动发言。培养学生举手发言的习惯。教师可以让学生每节课都要有发言,然后积分,回答一次得一分。每天每周都有。每天发言好的学生,发言次数最多的,分出前三名,根据发言的内容,适当的减轻他们的作业。虽然有的学生积极举手没有答对,但是通过举手也能在站起来的那一会努力的想答案,这就是一个进步。所以,不要让学生害怕举手,要让他们知道,举手是一件值得夸奖的举动,这样才会调动学生们主动举手的兴趣。
  2.因材施教。每个孩子学习的能力都不同,一个班级当中学生学习成绩定是良莠不齐的,所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针对每个小组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共同进步。每个小组中都必须有不同基础的学生,这样有利于相互帮助。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层次,难易程度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相对简单明了的问题针对基础差的学生进行提问,较难的问题则由基础较好的学生来回答。这样,整个课堂就会“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保证了课堂的质量。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语文的学习,本身是个枯燥的东西,字、词、句、段的学习是一个理解、记忆的过程,这些基本的掌握还是要从课文当中寻找。所以能把一篇文章读的熟练,理解的好才能更好的掌握字词的应用。分角色来朗读、复述课文、讲故事等都是学习课文容易让学生进入情境的方法。
  (2)引发学生的想象力。语文教学当中,要调动学生身体上的每一个感官、每一个部位。一般初中学生们的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我们要尽量调动他们各个部位去感受,去触摸、去闻、去听等等,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课堂当中感觉快乐,重要的是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三、课堂教学风格的形成
  教师的课堂教学风格是经过长期的探索逐步形成的。一般说来,影响教师课堂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1.知识因素。知识因素主要是指教师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从事专业活动的专业知识。首先要求教师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既要学有所专,又要广泛涉猎,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其次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因为 教师主要是从事专业教学活动的,只有专业知识达到精深,讲起课来才能居高临下,统筹帷幄,才能引导学生向学科的深度进军。最后要拥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这是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工具性知识。
  2.能力因素,能力因素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影响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能力因素主要有:全面掌握和善于运用教材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 力和非语言表达能力);灵活应变的教育机智;自我控制能力;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等。
  3.心理因素。影响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一般认知特征、意向特征和个性特 征。其具体内容主要有:教师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准确清晰的记忆力;多方位立体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稳定而较强的注意力;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愉快的心境和良好的性格。
  4.经验因素。教学经验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有关教与学的感性或理性认知和处理教学问题的行为方式。教学经验的积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教学年限。一般说来,教学年限长的教师,教学经验比年限短的教师相对丰富些。教学风格的形成与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程度有关。但是,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不一、定就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因为教学风格是教学艺术成熟的标志,仅靠经验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教学个性和对教学艺术的不断追求与探索,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风格。
  语文课堂上掌握知识固然最重要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积极地学习习惯更是重中之重。所以语文教学需要创新和改革,作为教师,必须主动地探索钻研更具有实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乐在其中。
其他文献
<正> 目前,很多政工干部参加了大专学习,有的已学成毕业,政工队伍的文化水平显著提高。不少单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政工干部在政工队伍中已占半数以上。但是,不少领导和同志
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需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人类社会性活动的基本保障,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内涵,同时也是一个人行为处事的重要心理因素和动力机制.教师
2006年初,美国学者Robiesek等发现了不仅对氨基糖苷类药物有修饰作用.而且对喹诺酮类药物也有修饰作用的新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ac(6')-Ⅰb-Cr型。为了解我院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
创设教学情景其目的是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的、生动的、具体的形象。多媒体的优势之一就是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L型(Helicobacter pylori L—form,Hp—L型)感染对胃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革兰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0例
21世纪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課堂教学,课堂教学又依赖于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因此,科学探究的提出在教学设计上本身是一次大的飞跃,而《标准》不仅要求把科学探究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式还要求成为全体学生的学习目标。那么,科学探究在初中生物学中究竟是怎样一个角色?何谓科学探究?如何在我们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实验教学中开展科学探究以及如何评估?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生
<正> 经济改革实践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其中影响较广、难度较大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现实情况表明,经济改革进行得顺利或被干扰,改
如何改革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是值得探索的一个课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强大内驱力。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利用直观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生对生物标本、模型、挂图等教具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因此
<正> 我们油田管理局是一个中型石油企业,有职工三万八千名,其中三十五岁以下青工有二万一千人,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五点三。几年来,我们根据《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本文简要叙述3.3.3——三氟—2—羟基丙胺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