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治疗儿科神经系统疾病验案3则

来源 :江苏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ua5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1]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原方用于治疗伤寒误下后,肝郁气滞、虚实寒热互见之少阳证,现代医家拓展了此方的运用范围,包括焦虑症、失眠症、神经官能症、癫痫等精神类疾病[2].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红外热成像的方法,观察健康中年气郁体质人群上半身及头面部共25个区域体表热值特征.方法: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选择气郁质与平和质健康中年(45~59岁)人190例,其中气郁质组与平和质组各95例.运用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获得2组人群三焦、脏腑、督任脉及头面五官区域体表红外热值数据ΔT(ΔT=区域体表平均温度-躯干体表平均温度),并进行组内、组间统计学比较.结果:平和质组三焦Δ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郁质组中焦、下焦ΔT显著低于上焦(P<0.05);2组督脉ΔT均显著高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中医学认为,本病病机为气滞痰凝、瘀血内阻于颈部.甲状腺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脏腑功能和新陈代谢等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与中医学络脉的功能具有一定联系.基于络病理论与桥本甲状腺炎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可从肾络亏虚、肝络不畅和络脉瘀闭三个方面来理解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因病机.结合文献资料及临床实践经验,可知虫类药在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应用中具有独到功效,主要包括固本培元、理气和血、破血祛瘀和引药入络四个方面.
“阳化气,阴成形”作为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承载着气态、液态能源物质的转换.“阳化气,阴成形”功能障碍导致气、液能源物质转换失常是结肠黑变病发生的基础.基于该理论,结肠黑变病的病机为阳气不足,气化功能减退,液态能源聚集过多,膏、瘀、痰、脂等阴性病理产物泛滥为害,而针灸足三里可通过促阳化气、以气调形、温阳消阴、通降肠腑来治疗结肠黑变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