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患眼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前后眼底自身荧光影像特征观察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ge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眼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前后眼底自身荧光(FAF)图像特征。

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临床检查确诊并有连续随访记录的PCV患者17例17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1例11只眼,女性6例6只眼;均为单眼。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FAF、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采用德国海德堡公司共焦激光眼底血管造影仪HRA2行FAF检查。根据FAF强度将患眼分为弱荧光组和混合荧光组,分别为8例8只眼和9例9只眼。两组患眼BCVA分别为(58.88±11.66 )、(46.56±9.15)个字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03,P=0.072 )。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治疗。患眼玻璃体腔注射10.0 mg/ml的雷珠单抗0.05 ml(含雷珠单抗0.5 mg);治疗方案为每一个月注射1次,连续注射3个月,其后根据随访结果决定是否再次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FAF图像特征;治疗后不同时间点BCVA变化。

结果

治疗前,混合荧光组患眼病灶区呈弱荧光夹杂点状、网状或片状强荧光,病灶周围强荧光;相应息肉样病灶呈融合弱荧光。弱荧光组患眼病灶区呈弱荧光,病灶周围稍强荧光;相应息肉样病灶中央无荧光,周围弱荧光围绕。两组患眼异常分支血管网(BVN)均呈颗粒状弱荧光。治疗后3个月,混合荧光组患眼息肉样病灶中央荧光增强,其周围可见强荧光环;弱荧光组患眼息肉样病灶中央呈弱荧光,其周围出现强荧光环。治疗后6、12个月,混合荧光组患眼强荧光环逐渐减弱或消失;弱荧光组患眼息肉样病灶中央荧光逐渐增强,其周围强荧光环逐渐减弱。两组患眼治疗后不同时间BVN弱荧光较治疗前无变化。与治疗前BCVA比较,两组患眼治疗后不同时间点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674、2.862、2.250,P=0.058、0.052、0.081)。末次随访时,弱荧光组、混合荧光组中视力提高的眼数分别为5、3只眼,占本组患眼的62.5%、33.3%;两组视力提高的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7)。

结论

治疗前,PCV的息肉样病灶FAF表现为中央呈无荧光区伴有周围弱荧光环,或呈融合弱荧光;治疗后息肉样病灶荧光逐渐增强,其后荧光强度趋于正常。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玻璃体黄斑粘连(VMA)与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数据库PubMed、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中国知网及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发表于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文献,收集关于VMA、玻璃体后脱离(PVD)与渗出型AMD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
目的观察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眼渗漏点的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的影像特征。方法临床检查确诊的急性CSC患者21例2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7例17只眼,女性4例4只眼;平均年龄(47.3±8.8)岁。平均病程(1.6±0.8)个月。均行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SD-OCT检查。将SD-OCT检查显示的渗漏点形态归为
目的对比观察硅油填充眼眼轴长度(AL)浸润式B型超声引导下分段声速测量与光学激光生物测量仪(Lenstar LS900)测量结果,探讨浸润式B型超声引导下分段声速测量对于硅油填充眼AL测量的准确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拟行硅油取出、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35例患者38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眼均合并不同程度的白内障。手术前采用MD-2300S型眼科A型和(或)B型超声行浸润式B型超声引导下分段声
期刊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病情反复、迁延,因视网膜下液长期无法吸收导致光感受器受到损害,视力预后差。由于慢性CSC的发生与皮质醇激素密切相关,因此临床尝试利用皮质醇激素受体拮抗剂抑制皮质醇激素治疗慢性CSC;发现其可提高患者视力,促使视网膜下液吸收,降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此外,5α-还原酶的特异性抑制剂非那雄胺、色素P450-3A4诱导剂利福平、调节节律药物褪黑素、系统性抗炎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