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勇双全张德福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medma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德福,出生于文登市葛家镇英山前村。张德福自小家境贫寒,14岁时父亲给地主干长工,活活累死了。
  16岁那年,正在放牛的张德福遇到了一支部队,一位排长问他想不想当兵打鬼子,他二话没说就跟上了队伍。参军第三天,张德福就随队伍与日军打了一场恶仗。由于作战勇敢,参军不到半年,他就当上了班长。
  此后,张德福先后参加了辽沈、平津、衡宝、解放广西等重大战役。尽管职务不断逐级提升,多次负伤,但张德福以身作则,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塔山阻击战及鞍海、本溪等战斗中,他始终冲锋在前,他所带的连队被授予“钢八连”、“铁英雄”等称号,还荣立过集体一等功;他本人荣立过大功七次小功七次,被评为“战斗英雄”、“战斗模范”,并获得东北民主勇敢奖章、东北人民解放军勇敢奖章和三级解放勋章。
  张德福打起仗来不仅冲锋在前,还智勇双全,指挥果断。在四保临江战役中,张德福带领战士连续打退了敌人九次冲锋。
  这场战斗极其艰辛,战到最后,一连人就剩两个人,一个是身为连长的张德福,另一个是炊事员。他们子弹都打光了,敌人又冲上来,但后面部队还没有支援上来,为了守住山头,国民党兵冲上来后,他叫炊事员把部队做饭的大锅拿来,以前行军的那种大锅,又黑又大,从山上往下摔,一摔很响,乒乒乓乓响着往山下滚,国民党兵以为是什么新式武器来了,就往后退,在敌人往后退的时候,后面增援部队来了,救了他们,保住了这个山头。
  1952年,国民党还乡团占领南部沿海的南蓬岛,在岛上无恶不作。我军决定收复南蓬岛。当时张德福是团参谋长,上级就指示他们,降一级职务去打,他是参谋长,所以就领着一个营去。当时,国民党部队知道解放军有增援部队,立即逃跑。发现敌人逃跑以后,张德福就领着营跑步冲锋,跑了30里路冲锋上去,抓了十几个俘虏。
  为提高自己的素质,张德福很注重学习。解放后,他先后到中南军区军政大学、北京军事学院学习。由于从小没有读过书,张德福很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每次都以全优成绩毕业,获得了“学习模范”称号。
  张德福不仅自己抓紧学习,他还严格要求指战员“一边抓训练,一边抓学习”。无论是担任41军“塔山守备英雄团”团长,还是担任47军110师师长、47军军长,他都告诫大家:只有这样,打起仗来才能冲得上、守得住、过得硬。
  张德福从严治军,铁面无私,他对家人也同样坚持原则,不循私情。
  有一次,张德福的弟弟张德贵领着儿子到他那去,想让儿子当个兵,当时张德福是47军的副军长,让侄子当兵是没有问题的。张德贵才说完话,张德福立即说:“这件事我帮不上忙,你回去到當地武装部报名,经过体检、政审合格,部队自然会要你。”张德贵一听此话,非常生气,仅住了一天,就把儿子领回去了。
  张德福的时间观念很强,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日程总是安排得满满的。
  1985年,张德福调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负责军务装备工作。全军区除了阿里地区,其他营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1990年,张德福被调到成都军区任副司令员。在不到14个月的时间里,有8个多月是在基层搞调研,跑遍了云、贵、川、藏大部分地区。
  1991年5月,他来到西藏边防前哨,在高寒缺氧的情况下,带病参加工程勘察。
  1991年6月16日,担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的张德福带领工作组沿中尼边境调研,视察完樟木口岸边防连后,计划前往聂拉木至日喀则,工作组分别登上来时的三架黑鹰直升机,当时,张德福乘坐的是由国逢仁机组驾驶的第二架直升机。
  直升机起飞后,在向右转弯180度的过程中不幸撞山,机上13人全部牺牲。经调查,直升机在起飞时遭遇下降气流,导致转弯时撞山。
  1991年6月27日,中央军委追认张德福为革命烈士。
其他文献
卫国战争中尽显英武之气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旗号出兵干预,并叫嚣要在感恩节前占领朝鲜,眼看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边。  唇亡齿寒之际,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当时还在念初二的何道泉热血沸腾,毅然参军。  1951年,150名热血青年从沙市出发,登上了北上的列车,直达位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北大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步兵学校,开始了为期3年的作战训练。
期刊
李化民戎马生涯与其他将军一样,都是在战场上厮杀、锤炼、成长的军人,经过战争考验,最后侥幸存活下来的军人。  1928年,李化民加入国民革命军冯玉祥部,1929年参加西北军,1931年12月经“宁都起义”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共青团,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东北战场,李化民先后在保一旅(130师前身)和独三师(132师前身)任职,参加过许多战斗、战役。  1947年,解放军三打四平后,辽吉纵队
期刊
军营中你的歌声是那么嘹亮,训练场上你的意志是那么刚强,忠心报国是你不变的愿望,满天星光倾听你的忠肠,满腔柔情只有在心底深藏,花前月下成了你美丽的梦想。你把真爱献给了祖国,人民拥有了美好的生活,你用生命谱写着辉煌,我们怎能不把你歌唱?我要深情地向你鞠躬,我要用真情把你来歌颂,中国人民解放军———你们是祖国最可爱的人!  这是一首歌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诗歌,深刻抒發了人们对我军的深厚感情。其实,除了前面
期刊
颜德明是湖南省攸县人。1930年,红12军攻克攸县后,开辟攸县东乡苏区。受革命思想影响,13岁的颜德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红军游击队后到青年干部训练班学习。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期间,在红17师49团任青年干事。1934年颜德明调任红18师53团政治处青年干事,并被批准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1948年11月,10纵28师改番号为第47军139师,颜德明任139师副师长。139
期刊
1913年农历腊月二十五,张天云生于周家田村一个农民家庭,那天正是二十四节气的冬至日,所以父母给他取小名叫冬至。他8岁的时候,父亲不幸生病去世,母亲周氏变卖了4升田产,将父亲的后事办完。无奈,作为长子的张云天只得到地主家放牛。  1928年,黄安的农民运动异常红火,张天云参加了少先队。  1929年,红军在八里湾扩红,已是乡苏维埃执委的张天云,带头报了名。张天云有一个童养媳,叫王桂荣,是10岁那年
期刊
按照父亲毛贻昌的“盘算”,毛泽东将来是要帮家里记账的。然而,这个小小的少年,后来却打出了与父亲截然不同的算盘。这个家的算盘,从此不再为生计和致富打响,而是与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合为了一体。  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工农 毛润之为工为农救国家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中共中央通知,毛泽东于1923年12月底离长沙经上海,
期刊
曹里怀,原名曹李槐。1919年8月,曹里怀入本乡小学读书,1926年秋高小毕业后又插班到县立中学读书。在校期间,他开始接受一些进步思想,与大家一起闹学潮,参加了驱逐反动县长何元文、宣传反帝爱国等活动。后来,他离开学校和同学龙志坚到区苏维埃政府做宣传工作。  1927年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严重,党组织转入地下斗争,曹里怀只好回家躲藏起来。1928年初,朱德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到达湘南,发动了湘南起义。
期刊
天生的军人  刘粤军出生在广东的一个军营里,父母都是军人,所以叫刘粤军。军人家庭对刘粤军立身做人影响很大。小时候,父辈们常挂在嘴边的那些出生入死的故事,令刘粤军十分神往。到了十三四岁,学校放假时,父亲就常常把他带到连队里,和战士们一起生活、训练,培养吃苦精神。  刘粤军16岁入伍,当时组织上想让他们这些小战士学点技术,什么开车了,外语了,刘粤军怎么也不愿意,软磨硬泡,几经周折,1970年,他終于如
期刊
黎原生于农民家庭,原名关军彦,他6岁进入私塾读书,10岁进入县小学读书,后考入潢川中学学习。在中学学习期间,东北沦陷,华北危急,他担忧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积极参加学校的抗日救亡运动,立志抗日救国。  1934年初中毕业后,黎原投笔从戎,报考了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并被录取,编入军校第11期步科步兵大队。在军校期间,他接受了现代军事知识和技术的正规系统训练,并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开始接触和
期刊
周赤萍,原本姓邹,名域九。上学时,一位堂兄给他起了学名邹迪。1929年,邹迪报名参加了赤卫队,赤卫队领头人把他的名字改成邹赤。  1932年,邹赤在南康阻击国民党军时受了重伤,送进医院时已昏昏沉沉。这时医院文书前来登记姓名,他小声而含混地说,姓邹名赤。文书写下名字就走了。  过了些日子,邹赤清醒过来,一看表格上自己的名字变成了“周赤”,马上提出说名字写错了,要改过来。  院方却说,伤员表已经上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