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眼眶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结合文献对4例眼眶SFT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随访.结果 4例眼眶SFT均为男性,平均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眼眶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结合文献对4例眼眶SFT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随访.结果 4例眼眶SFT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46岁(37 ~ 57岁);左眼2例,右眼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球突出及视力下降.光镜下SFT主要由梭形和类圆形细胞组成,呈无结构性生长,部分排列成束状、车辐状、席纹状等结构,间质有多少不等的胶原纤维沉积,密集细胞区和稀疏细胞区交替分布.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34和vimentin均(+),2例bcl-2和CD99(+).随访1例3年后再次复发,1例远处转移并死亡.结论 眼眶SFT是一种少见的具有形态多样、无特殊组织构型及多少不等胶原纤维特征的间叶性肿瘤,对其确诊必需结合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且需与眼眶其他软组织肿瘤相鉴别.SFT的生物学行为难以预料,肿瘤的形态与生物学行为不相关.肿瘤完整切除是预后良好的因素,对所有的SFT必须进行长期随访.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p120连接蛋白(p120ctn)、Kaiso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2(MTA2)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及与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7例胸腺瘤、
目的探讨鼻咽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例鼻咽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化表型。结
目的 分析肝原发性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肝原发性癌肉瘤进行影像学、HE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由上皮性肿瘤细胞和
颗粒细胞瘤(GCT)是一种由胞质呈嗜伊红的圆形或多边形的细胞组成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人体的多个部位。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消化道且与鳞状细胞癌和神经鞘瘤伴发的颗粒
目的探讨IgG4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累及肾和淋巴结的IgG4相关性疾病病理活检标本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染色(采用EliVision法),
结直肠锯齿状癌变通路被认为是仅次于传统“腺瘤—癌”成瘤途径的第二条重要癌变通路。目前迫切需要更多分子水平的指标成为发现结直肠锯齿状病变早期癌前病变的依据,提高结
目的探讨发生在小肠、具有旋涡状结构的恶性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生物学及电镜特点。方法对1例具有脑膜瘤样特征的GIST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研究,行常规病理检
目的探讨小肠浆母细胞淋巴瘤(PB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小肠浆母细胞淋巴瘤进行光镜、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5岁。手术切
例1女性,42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天入院。查体:右下腹有压痛,以麦氏点为重,伴反跳痛、肌紧张。血常规:白细胞11.2×1012/L,中性粒细胞92.6%。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术中见腹
患者女性,52岁。上腹部不适1月余。外院胃镜检查示胃窦部隆起性病变伴溃疡出血,余未见异常。临床诊断:胃窦溃疡病变。于本院手术治疗。病理检查巨检:胃大部切除标本,大弯13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