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xs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的教学。尤其是在新课改提出以后,对初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跟上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以身作则,从根本上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依靠地理学科的魅力,提升教学的质量,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引言:
  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来说,能够帮助学生对人文和地理建立新的认知。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地理学科在初中阶段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和学生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中考主要学科的学习上,认为地理学科并不重要,所以对地理学科的关注度都比较低。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要对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1]
  一、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初中地理课缺少重视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不将地理学科作为中考的考试科目,就算是在中考的组成中,分数所占的比例也是很小的,所以导致很多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没有重视初中地理教学。为了升学率,初级中学学生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在中考中分数所占比例高的科目上,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地理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2.课堂教学方式落后
  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收知识,教学方式单一,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初中地理知识。只有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改革,才能够促进初中地理教学事业更好地发展。不过遗憾的是,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很長时间,可是初中的地理教学基本上还是使用着过去的接收式模式,探究学习仍然停留在起步阶段,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推广[2]
  3.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新课改实行以后,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促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然而,很多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没有得到有效提升,教师没能够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低效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与新的教学理念产生了冲突。因此,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程改革措施
  1.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通过一些有趣的地理自然景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让学生自主发现和进行问题的探究。例如,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海陆的变迁》时,教师可以通过扮演国家讲解员,运用多媒体辅助播放海陆变迁的过程,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加深学生对海陆变迁过程的认识。随后针对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知识点,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进一步探讨海陆轮廓的形成以及大地是如何运动等问题。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科学兴趣、探究精神[3]
  2.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校应该尽量满足教学资源的需求,尤其是教具和设备,比如地球仪、地图以及地理模型等。多媒体作为学校的资源,也要充分利用起来,以弥补其他教学资源的不足。如在一些地貌特色、稀有资源的展示中,多媒体演示有很大的优越性。教师在应用时,应注意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的关系,避免过度应用、形式花哨等无助于学生学习的应用方式。通过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最终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4]
  3.培养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最基础的工具,也是研究地理的主要工具。学生能够通过地图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21世纪是读图时代。用地图传递地理信息,比文字直观,且信息量大,能呈现立体化效果。运用地图讲解地理问题,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对陶冶学生的兴趣情操也有独到的作用。例如,教师在教学《板块的运动》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中各大洲的形状和位置。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各大洲的形状能够衔接在一起,从而会对大陆板块的移动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能否充分运用地图教学,不仅是一个教学手段问题,也是一个专业化的教学素养问题和地理教育观念的问题。如果地理教师的教学不仅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就应注意培养学生看图、用图的习惯,培养分析地图信息的能力,通过读图、用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与任务。每一位地理教师都应熟悉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与构成,结合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利用课堂主渠道落实好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家清,常珊珊. 核心素养: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J]. 地理教育,2015(4):4-6.
  [2]张婉娇.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 新课程(中),2017(9):156-156.
  [3]常晟.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实践探索[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37.
  [4]江玉芳. 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策略初探[J]. 都市家教月刊,2017(12):276-276.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告状行为是幼儿园中常发生的典型行为之一,也是幼儿在社会化进程中发展的正常现象。教师正确应对幼儿的告状,可以帮助幼儿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本研究主要是通过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了解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不同类型,结合教师应对幼儿告状的各种策略以及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有效应对策略。  关键词:中班幼儿;告状行为;教师的应对策略  一、公平裁决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新课改也如春雨般洗涤了每位教师的大脑。可是,小学的英语课堂在不断的求新求发展的过程中却一直或多或少地受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制约,加上客观条件的限制和环境的影响,小学英语课堂一直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为了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作为老师,首当其冲的任务是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使学生感兴趣、获得新知,并从学习中树立信心,体验成功的快
期刊
摘 要:写话教学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可以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能力基础,并采用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语文写话教学,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本文以自身教学经验为例,对小学语文写话教学的实践进行了一番阐述和说明。  关键字:小学语文;写话教学;说话训练;实际生活;图文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
期刊
摘 要:本节课在学习完“任意角和弧度制”后的一节新授课——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为更好地突出“三角函数作为描述周期变化的数学模型”这一本质,教材通过现实世界的周期现象,在学生感受引入三角函数必要性的基础上,引出三角函数概念。特别强调了单位圆的直观作用,用单位圆上的点的坐标定义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关键词:三角函数;过程;反思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虽然有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和经验,但
期刊
摘 要:阅读作为初中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英语教师必须要加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并积极将分层教学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并充分结合学生之间的差异合理设计英语阅读教学内容,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从而使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引言:  想要完成初中英语阅读任务,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提出了关于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发展到新的阶段,必然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以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便是其中之一。纵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和这一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要想解决该问题,必须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所以,本文从核心素养出发,对依托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策略展开研究,以期给教师教法创新和学生学习效率提升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
期刊
摘 要:“万能工匠”是一种全新益智装置,本文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对该幼儿园的幼儿与教师进行了简单地观察与采访,简要分析了幼儿园引进“万能工匠”的利与弊,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建议,以更好地促进万能工匠在幼儿园的应用。  关键词:玩具;万能工匠;利弊  一、“万能工匠”的基本介绍  “万能工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4年。当时一名石匠在看到孩子玩铅笔和空的线轴后得到启发,设计出带孔木制线轴,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的社会正在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的人才要知识渊博,不能只精通自己岗位的工作内容,要求人才的知识面更加广泛。知识的积累需要一个过程,要从小培养学生的知识积累,课外阅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对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引言: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启蒙时期,也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
期刊
摘 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开展的过程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学习受到了很高的关注。其中诵读国学经典成为各学校一种流行的教学风潮,这对于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及文学素养的培育都有着积极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实践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积极鼓励、精读精讲、尊重差异,可以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掌握诵读节奏,在反复诵读中深入了解内容,借助历史故事激发诵读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  
期刊
摘 要: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对于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来说很重要,对于语文等学科的学习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可以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还应该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