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神经精神性狼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

来源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_h05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重型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比较缓解组及未缓解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 方法:选取2006年12月至2013年4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收治的重型NPSLE患者5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 结果:51例患者中女性42例、男性9例,平均年龄26.3±9.7岁(15 ~64岁).10例为初发初治病例.脑病发作时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指数(SLE-DAI)为20.3 ±7.0分(8~36分).51例患者共发生101例次神经精神事件,中枢神经系统事件92例次(91.1%),周围神经系统事件9例次(8.9%).最常见症状分别为癫痫发作(43.1%)、顽固性头痛(33.3%)、急性精神错乱(33.3%)和脑血管病(21.6%).90%患者头颅MRI检查异常,以多发异常信号(38%)和脑梗塞(34%)最常见.尿蛋白定量中位数为2.65 g/d(0.21 ~10.05 g/d)、血清肌酐212.2±176.8μmol/L (40.7 ~ 832.7μmol/L).患者免疫学指标异常突出,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和抗C1q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4.1%、54.9%、65.8%,抗心磷脂抗体和狼疮样抗凝物质的阳性率分别为42.6%和31.8%.30例(61.2%)患者存在低补体C3 血症,17例(34.7%)存在低补体C4血症.血管细胞黏附分子和白细胞黏附功能异常的阳性率高达90.9%.诊断明确后予患者足量激素诱导治疗,其中32例(62.7%)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其余治疗包括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双重血浆滤过、血浆置换、免疫吸附和环磷酰胺、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抗癫痫等药物治疗,26例(50.9%)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46例(90.2%)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3例(5.9%)患者因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放弃,2例(3.9%)患者死亡(1例临床诊断脑干梗塞,1例大面积出血性脑梗塞). 结论:本组重型NPSLE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头颅MRI检查可见多种异常病变,SLE-DAI评分高,免疫学及内皮损伤指标明显异常.循环内皮细胞计数增高及颅内病变严重者预后不佳.
其他文献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防治一直是临床对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管理的重要话题。目前在不断优化的治疗手段下,CMV病(包括严重的组织侵袭性CMV病)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无症状的CMV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核因子κB(NF-κB)和相关炎症性细胞因子在抗体介导的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cABMR)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肾间质纤维化/小
巨细胞病毒(CMV)是一类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但又具有严格种属特异性的病毒,属疱疹病毒β亚科的双螺旋DNA病毒,是人类疱疹病毒中最大的一组。人类CMV感染十分普遍,健康成人血清CM
目的:观察IgA肾病(IgAN)患者重复肾活检与首次肾活检肾组织病变的动态变化,分析其与治疗及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91例接受重复肾活检的IgAN患者两次肾活检肾组织病变变化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常伴不同程度的蛋白-能量消耗(PEW),临床主要表现骨骼肌萎缩,可增加患者并发症和死亡风险.PEW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目前采取的有效治疗方法为适当补充营养
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的死亡率远高于一般人群,最主要死因是心血管疾病.很多HD患者会经历一过性心肌缺血,引起心肌收缩能力下降,当受累心肌再灌注恢复后,其收缩功能往往需
中年男性,反复蛋白尿6年,近期出现不明原因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乳酸脱氢酶升高、红细胞碎片阳性,肾活检组织学改变为顶部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伴局限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缺乏与免疫功能失调有关,在免疫紊乱相关疾病中常见.MBL能够识别病原体、激活甘露糖补体活化通路,参与先天性免疫应答.MBL2基因多态性与血清中MBL蛋白
水通道蛋白5(AQP5)主要分布于分泌性组织或腺体细胞,其异常表达与多种水代谢紊乱相关性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AQP5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综
腹膜透析(PD)是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但由于使用含糖透析液,透析过程中蛋白丢失、容量超负荷等问题,导致糖尿病肾病PD患者较非糖尿病肾病PD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