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县领导谈深化农村改革

来源 :农业经济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cping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为了进一步探讨深化农村第二步改革的问题,本刊编辑部于1988年8月在山西省忻州地区召开了部分地县领导参加的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同志围绕如何深化农村第二步改革这个专题,讲了不少很有见地的意见。概括起来有以下八种观点:
其他文献
【正】 近年来,我国农业投资逐年下降,供给不足。本文就其主要原因谈点浅见。 一、国家财政对农业投资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 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看,国家对农业投资供给不足的主要
【正】 一、城乡配套改革,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要顺应这一要求,搞好配套改革。首先,要尊重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坚持彻底放开农产品价格。当前城乡经济难以配
【正】 张义同志在《农业经济问题》1988年2期上发表的“对土地有偿转包的浅见”一文,提出土地有偿转包的实质是绝对地租。我认为绝对地租是不可能在我国现行制度和条件下存
所有制改革问题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一个敏感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回避的重大实践问题。为了推动对这一问题的理论探讨,寻求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
【正】 在我国,农户已经成为农村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但迄今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并未建立在这个基点上,甚至是在“村合作”的名义下,力图回归过去的体制。如在流通领域里很少
【正】 农业劳动力转移首先需要测定农业劳动力的需求量与剩余量,不同的衡量标准必然得出不同的结果,进而对宏观决策与生产力实践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对理论界提出的两种衡
【正】 1986年末,中国农经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提出,今后农经学会除继续搞好理论研究外,将要大力开展培训农村经济人才工作。 1987年初,学会为了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成立了农村
【正】 《农业经济问题》1988年第2期《月谈会》栏内,登载了田信同志“变土地均等经营为地价均等占有”的文章,细读之后,感到若按作者提出的地价均等占有,接包土地的农户支付
【正】 鼓励支持大批农民进入市场,兴办商业,推动农村商品生产向社会化、现代化大生产发展,必须为农民提供方便,搞好服务,实现生产、流通、消费正常运转。河北省保定地区在这
【正】 一、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避开对所有制改革的触及,试图通过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刺激经济的迅速发展,最终并非是长远之策。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产权的模糊引起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