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前后临床病理观察结果对比分析

来源 :诊断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shen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经胃镜活检标本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标本的病理学观察,探讨术前及术后病理诊断差异的原因及改善方法.方法 根据2019版WHO消化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分别对57例术前诊断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且有ESD标本对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病理学观察,比较其差异.结果 57例ESD术前病理提示食管LGIN患者中,ESD术后升级至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2例(3.5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 25例(43.86%),术后病理升级率为47.37%;术后仍诊断LGIN者23例,病理诊断一致率为40.35%;诊断食管炎症性病变伴反应性或修复性增生7例,术后病理降级率为12.28%.57例中因内镜活检部位局限造成的诊断不一致25例(43.86%);因组织破碎、挤压过甚所致诊断困难造成的诊断不一致2例(3.51%);因病理诊断标准把握及判读主观差异造成的诊断不一致23例(40.35%);内镜取检部位及病理判读双方面因素均存在造成诊断不一致7例(12.28%).结论 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活检及ESD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偏低,主要表现为术后级别升高,内镜活检应结合内镜所见,必要时多点活检;病理诊断应参照2019版WHO诊断标准,不典型病例建议至少3名医师共同判读;处理不应仅局限于当次组织活检诊断或定期内镜随访,应结合内镜形态,必要时重复活检或积极行ESD治疗.
其他文献
慢性社交挫败应激抑郁(chronic social defeat stress depression,CSDS)模型是利用生理和心理双重应激使实验动物出现抑郁样状态,进一步以传统抑郁动物模型评价指标及社会交互作用指数进行评价.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人类在日常的交往活动中因为社交压力过大、频繁的挫败感或长期遭受欺凌而导致的社交挫败抑郁样行为,同时也可以在动物水平的研究中评价药物对于抑郁状态及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主要对CSDS模型的建立方法、评价指标以及在抗抑郁中药研究方面的应用等进行综述,为该模型在社交挫败抑
目的 探讨子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SC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细胞学与组织学特征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8例SCCC患者年龄26~66岁,平均45.1岁,26例(68.4%)有阴道出血症状.38例中20例行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细胞学诊断为鳞状上皮异常(ASCUS/ASC-H/HSIL)8例(40.0%),诊断为腺上皮异常(AGC/AGC-N)7例(35.0%),诊断为恶性细胞/异型小细胞4例(20.0%),诊断为阴性(NILM)1例(5.0%).组织切片
近年来,五加科药用植物由于其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保健功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对其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众多,但是揭示其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存在研究不够透彻、单体成分研究不足的现象,从而造成人们对其药理作用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缺乏系统性的认识.以五加科药用植物(中药),主要是人参、三七为中心,回顾其历代研究、功效、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总结其提取物及皂苷、多糖等单体成分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并将该调节作用与相关药理作用进行关联,旨在揭示人参、三七调节身体机能、促进人体健康的机制,为中药与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