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4-000-01
摘 要 随着我国体育运动事业的不断发展,田径运动的在体育运动事业中的重要性也逐渐突显出来。因此,在田径运动日常教学工作中,体育教师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身心方面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而要想充分做到这方面的要求,在田径运动教学中采取趣味模式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在探讨趣味教学模式特征的同时,分析如何在田径运动教学过程中实施趣味教学模式。
关键词 田径运动 趣味模式 教育事业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中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事业对于学生健康与学习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田径运动教学作为体育教学事业中的一条分支,其在促进学生良好秉性、培养学生自信心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而趣味教学模式在田径运动教学中的应用则与田径运动教学的理念相符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思想与健康意识。
一、田径运动教学中趣味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
(一)适应性。趣味教学模式最初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满足教育事业的实际需求,所以该教学模式在规则与内容的编排上都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相适应,同时在内容与组织形式上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对于学生的运动动作与运动规则要求并不是十分严格,则就能有效保证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参与热情。
(二)趣味性。趣味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趣味性,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享受到运动的快乐。同时,趣味教学模式的开展在激发学生进行趣味运动的同时,还能有效激发学生运动的潜力与热情,有效缓解学生日常学习中压抑的情绪,并且教学过程不受比赛结果与规则的约束[1]。
(三)娱乐性。娱乐性是趣味教学模式的本质属性,这也就意味着趣味模式是建立在田径运动的基础上开展娱乐与健身活动,从而顺利实现增强学生体质与娱乐健身的目标。
(四)竞争性。田径运动是具有很强竞争性的体育运动,因而在田径运动教学过程中开展趣味教学模式也应当遵循这一特性。在田径运动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模式,更加注重的团队的整体成绩,所以团队中的每个队员都应当不懈努力、拼搏超越,努力实现团队的统一目标。
二、田径运动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模式的相关对策
(一)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田径趣味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事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广泛。在田径运动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将体育教学知识与各种运动技巧要领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来,从而使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田径运动中各种动作的技巧[2]。例如,在体育教师讲读背越式跳高时,学生对于这一动作要领的理解与把握相对困难,从而导致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若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播放动画的形式将这一动作以缓慢的速度播放出来,从而使学生对这一动作的把握更加清晰,对于一些关键的技巧教师可以反复解读图片,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在讲解基本动作要领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对应训练,进一步强化田径运动教学的趣味性。
(二)创建合理的教学情境。要想使学生能够及时理解与掌握教师传授的体育新知识,教师必须创设出合理而有趣的田径运动教学情境。例如,在田径教学的早期阶段,体育教师可以合理引进一些和教学相关的游戏,从而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还能进一步活跃田径运动教学氛围。此外,体育教师还可以借助音乐情境开展田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播放适宜的音乐,可以有效放松学生紧张的情绪,从而使其更加专注于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在田径运动教学过程中应用趣味模式教学,需要尽可能摒弃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充分彰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和素质与学习效率。
(三)全面激发学生的田径运动的参与兴趣。在田径运动教学过程中应用趣味教学模式,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心与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充分重视对教学内容的科学引导,提升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以及在学习中的互动性[3]。例如,教师在教学工程中可以采用游戏互动方式提升学生的学校热情,并且还能充分做好田径运动前期的热身运动。
在田径运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并且还要通过相应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挑战激情。笔者认为,可以从趣味教学的多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首先,是实现趣味教学模式的创新。体育教师可以开设各种形式的趣味体育活动,使学生在充分体验趣味田径的同时,对体育运动产生由衷的热爱之情,最终实现教学成效的不断提高。其次,体育教师还应当积极创新运动方式,实现多样化的田径教学。例如,在开展呼啦圈、100m集体舞教学的时候,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运动激情尤为重要。体育教师可以有创意地开展呼啦圈接力比赛以及不同运动方式的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参与兴趣,提高田径运动趣味教学的效率。
三、结语
在田径运动教学过程中应用趣味模式,体育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重视田径运动教学的竞技性与娱乐性,改变传统的田径教学模式,通过趣味教学模式的应用提升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选择趣味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结合学生的发展特长,从而保证趣味教学模式的丰富性与多元化,从而实现学生的顺利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寅.田径运动教学的趣味模式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01:52,54.
[2] 林江.浅谈田径运动教学的趣味模式[J].知识经济.2014.23:176.
[3] 苟定邦,赵琳.我国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困境思辨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02:235-239.
摘 要 随着我国体育运动事业的不断发展,田径运动的在体育运动事业中的重要性也逐渐突显出来。因此,在田径运动日常教学工作中,体育教师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身心方面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而要想充分做到这方面的要求,在田径运动教学中采取趣味模式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在探讨趣味教学模式特征的同时,分析如何在田径运动教学过程中实施趣味教学模式。
关键词 田径运动 趣味模式 教育事业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中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事业对于学生健康与学习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田径运动教学作为体育教学事业中的一条分支,其在促进学生良好秉性、培养学生自信心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而趣味教学模式在田径运动教学中的应用则与田径运动教学的理念相符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思想与健康意识。
一、田径运动教学中趣味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
(一)适应性。趣味教学模式最初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满足教育事业的实际需求,所以该教学模式在规则与内容的编排上都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相适应,同时在内容与组织形式上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对于学生的运动动作与运动规则要求并不是十分严格,则就能有效保证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参与热情。
(二)趣味性。趣味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趣味性,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享受到运动的快乐。同时,趣味教学模式的开展在激发学生进行趣味运动的同时,还能有效激发学生运动的潜力与热情,有效缓解学生日常学习中压抑的情绪,并且教学过程不受比赛结果与规则的约束[1]。
(三)娱乐性。娱乐性是趣味教学模式的本质属性,这也就意味着趣味模式是建立在田径运动的基础上开展娱乐与健身活动,从而顺利实现增强学生体质与娱乐健身的目标。
(四)竞争性。田径运动是具有很强竞争性的体育运动,因而在田径运动教学过程中开展趣味教学模式也应当遵循这一特性。在田径运动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模式,更加注重的团队的整体成绩,所以团队中的每个队员都应当不懈努力、拼搏超越,努力实现团队的统一目标。
二、田径运动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模式的相关对策
(一)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田径趣味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事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广泛。在田径运动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将体育教学知识与各种运动技巧要领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来,从而使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田径运动中各种动作的技巧[2]。例如,在体育教师讲读背越式跳高时,学生对于这一动作要领的理解与把握相对困难,从而导致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若体育教师在教学时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播放动画的形式将这一动作以缓慢的速度播放出来,从而使学生对这一动作的把握更加清晰,对于一些关键的技巧教师可以反复解读图片,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在讲解基本动作要领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对应训练,进一步强化田径运动教学的趣味性。
(二)创建合理的教学情境。要想使学生能够及时理解与掌握教师传授的体育新知识,教师必须创设出合理而有趣的田径运动教学情境。例如,在田径教学的早期阶段,体育教师可以合理引进一些和教学相关的游戏,从而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还能进一步活跃田径运动教学氛围。此外,体育教师还可以借助音乐情境开展田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播放适宜的音乐,可以有效放松学生紧张的情绪,从而使其更加专注于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在田径运动教学过程中应用趣味模式教学,需要尽可能摒弃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充分彰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和素质与学习效率。
(三)全面激发学生的田径运动的参与兴趣。在田径运动教学过程中应用趣味教学模式,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心与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充分重视对教学内容的科学引导,提升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以及在学习中的互动性[3]。例如,教师在教学工程中可以采用游戏互动方式提升学生的学校热情,并且还能充分做好田径运动前期的热身运动。
在田径运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并且还要通过相应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挑战激情。笔者认为,可以从趣味教学的多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首先,是实现趣味教学模式的创新。体育教师可以开设各种形式的趣味体育活动,使学生在充分体验趣味田径的同时,对体育运动产生由衷的热爱之情,最终实现教学成效的不断提高。其次,体育教师还应当积极创新运动方式,实现多样化的田径教学。例如,在开展呼啦圈、100m集体舞教学的时候,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运动激情尤为重要。体育教师可以有创意地开展呼啦圈接力比赛以及不同运动方式的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参与兴趣,提高田径运动趣味教学的效率。
三、结语
在田径运动教学过程中应用趣味模式,体育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重视田径运动教学的竞技性与娱乐性,改变传统的田径教学模式,通过趣味教学模式的应用提升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选择趣味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结合学生的发展特长,从而保证趣味教学模式的丰富性与多元化,从而实现学生的顺利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寅.田径运动教学的趣味模式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01:52,54.
[2] 林江.浅谈田径运动教学的趣味模式[J].知识经济.2014.23:176.
[3] 苟定邦,赵琳.我国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困境思辨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02:23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