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海南长臂猿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cui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清脆悠长的哨声般的叫声,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循环往复,此起彼伏。伴随着这叫声我们加快了速度,从一座山峰奔向另一座山峰。声音越来越近,我的心率也越来越快。啊!我终于就要见到海南长臂猿了!
  我们追踪的目标是生活在海南岛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岔河区域内的一个长臂猿家庭,被研究者命名为“B群”。既可称为我的老师,又是我的好友的博士生周江先生正在这里对它们进行野外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搭他的“便车”,我有幸和另一位好友——兽医张耳一同前往霸王岭拜访这些稀世珍宝。
  
  “今天天气不好,长臂猿可能不会叫了。我们回去吧。”周江说。
  
  在营地谈论长臂猿
  回到营地,煮了一些方便面,这是我们每顿的食物。晚上,山里雾气笼罩,我们围坐在篝火旁闲聊,当然,谈论最多的就是长臂猿。现在,海南岛只有霸王岭有长臂猿。据周江介绍,除了他跟踪研究的“B群”外,保护区内可能还有A、C、D三个群。“A群”两三年前分家了,形成A1和A2两个群,前者5只,后者4只;“C群”不太清楚,可能由5只长臂猿组成或者已经消失;“D群”也不详,可能早已消失。此外,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认为还有2~3只成熟的雄性长臂猿被原先的家庭赶了出来,成为流浪的单身汉,也就是孤猴,它们的行踪更鲜为人知。在长臂猿社会里,分家或者离家出走的事屡见不鲜。当雄性长臂猿成熟以后,它们或者携带原来群中的个别雌性出走,独立门户,或者四处漫游,寻找新的群体,融入新的家庭。这些离群者的意义非同一般,正是由于它们在种群间的穿梭往来,最终达到了物种内基因交流的目的。
  1998年,人们在调查时发现,霸王岭的长臂猿有4群共18~19只,当时乐观的估计全岛共有20多只。然而,2003年10月,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和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组织的一次考察中,人们发现整个海南岛(也就是全世界)一共只有两个家庭群和两只独立个体——共13只海南长臂猿!该消息一经公布引起了学术界和自然保护界的震惊,海南长臂猿成为最濒危的野生动物之一。
  周江继续讲述着长臂猿的故事。长臂猿一般在天气好的时候于上午鸣叫2~4次,每次鸣叫时间长度不等,少则1~2分钟,多则20~30分钟。只有听到长臂猿的叫声才有可能跟踪它们,否则在密林深处根本别想找到它们。
  有人会问,长臂猿为什么这么钟情于“唱歌”呢?其实,蝉噪蛙鸣、鸟啭莺啼,都是同一种动物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为达到交流目的而形成的声音通讯行为,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沟通。长臂猿有节奏的鸣声一般有四种类型,并且每种类型具备不同的生物学意义。炫耀式,又称啸鸣,清晨的第一次呜叫多属此类,它带有炫耀性质,目的是宣布:“领地属于我或我们这个家庭,我们的地盘,闲人勿进!”这种叫声声音宏亮,频率快。联络式,又称召鸣,为的是召集散落在觅食场上的其他家庭成员:“集合,咱们去别的地方喽!”惊吓式,又称噪鸣,用“wu—wu”的警告声给入侵者以威吓:“别靠近我,小心点!”这种声音低沉,频率较慢。预警式,又称哀鸣,一般发生在天气转变之时,“山雨欲来风满楼”,这时的叫声便凄楚异常。古老的三峡民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也许描写的就是这种情景。我个 人以为,应该还有一种叫“私鸣”,科学家可能对其知之甚少,这是发展或维持夫妻之间感情的甜言蜜语,这时的声音应该最温柔,只是我们可能听不到。一般情况下,成年雌雄长臂猿的鸣叫是典型的二重唱,不同的家庭及其个体有着不同的声音频率或节奏,因此区别长臂猿的发声可以达到区别个体的目的。
  
  终于见到了长臂猿
  第二天早上醒来,身上很不舒服。昨晚山里刮了风,还下了雨。天未亮我们就开始爬山了。
  今天,周江把我们引到了另外一个山头恭候长臂猿。雾气逐渐散去,一缕缕柔弱的光线透过树冠射进树林中。不一会儿,光的能量聚集起来,林子里明亮了许多,树叶好似吸取了太阳的精华,变得更加油绿。森林中的小鸟们也欢叫起来:鸟类音乐会拉开了序幕,你方唱罢我登台。
  不知等了多久,终于我们盼望已久的声音出现了,长臂猿终于鸣叫了!大家迅速行动起来,朝长臂猿鸣叫的方向奔去。这真是大自然的天籁啊! “wu—er,wu—er,wu—er,wu—wu—wu一”,一只雄性长臂猿首先开始独唱,发出数声呼叫,声音由低渐高,声调由短而长,像在吹口哨,但这口哨声大得惊人,像是放大了很多倍的鸣禽的啭鸣,可传至数千米以外。五六声之后,当雄猿的鸣叫达到某个音节的时候——此时声强几近最高,雌性随之引吭高歌,“wu—er-we,wu—er-we”。这就是长臂猿的夫妻二重唱,可谓夫唱妇随。一时间里鸣叫声此起彼伏,一个口哨接着一个口哨。接近尾声的时候,频率加快了,分贝更高,那些没有完全成熟的家庭成员也时不时地加入到鸣唱的队伍中来。周江按动随身携带的录音机,张耳也扳动摄像机的开关,录下了这精彩的画面和声音。其他人则静静地欣赏着……
  在这此起彼伏的鸣叫声中,我们终于见到了海南长臂猿。待鸣叫结束后,长臂猿们开始寻找食物,准备就餐。这个家庭在沟壑处的几棵大树上觅食。它们用灵活的前掌钩取树上的果实,如果食物距离稍远,就用脚拽住树枝拉过来,再用前掌把果实摘下,径直放到嘴中咀嚼。长臂猿的两臂伸开约有1.7米长,上肢比下肢长得多,因此在树上活动灵活自如。长臂猿的舌头极其灵活,能将果皮、果核去除并统统吐出。据周江观察,海南长臂猿主要吃的植物果实是肖蒲桃和猕猴桃,还有就是鸭脚木与海岛冬青的叶子,其他食物还有山橙、重阳木、野荔枝、黄葛榕等的果实。我曾拣起长臂猿吃剩的水果尝了一尝,评价是:“味道好极了!”用动植物协同进化的观点不难解释,植物的果实在没有成熟前,颜色不鲜艳,肉质坚硬,味道苦、酸、涩,猴子不愿采食。一旦种子成熟,果实变得特别的美味鲜艳,能吸引动物来取食。而动物的吞食又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甚至有些种子的发育还必须通过动物的消化道。动植物间彼此互相依赖,缺一不可,这就是大自然阳谐的法则。
  
  给长臂猿一个光明的未来
  长臂猿生性好动,它们总是自由自在地在雨林的树冠层像荡秋千一样地跳来荡去,这令我们这些跟踪者狼狈不堪。一般下午两三点钟,长臂猿结束取食和午休后,就要活动到其他区域寻找夜宿地。有时候长臂猿突然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要继续追踪它们太难了。不过,随着经验增多,在后面的日子里,我们最长的跟踪时间达到8个多小时。
  长臂猿的生活以采食为主,其次是生儿育女,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则是嬉戏玩耍。我们跟踪长臂猿所观察到的最多的行为就是取食。食物对于长臂猿的生存至关重要,热带雨林不分春夏秋冬,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分,而在海南岛霸王岭的森林里,一年到头都有丰富的果实和树叶,这些就是长臂猿离不开的重要食物。周江告诉我们:“如果给长臂猿提供足够的食物,也许它们能在次生林里生存,但在人工林中绝不可能。长臂猿对生存环境的依赖性很强,而现在它们赖以栖身的原始森林还在不断遭到破坏,这也是长臂猿不断减少的重要原因。”
  生儿育女是物种延续的极为重要的一环,因此海南长臂猿的生育问题也是大家最关心的。据周江介绍,海南长臂猿这个物种本身的生存和繁育没什么大问题,寿命可以到40岁,生育能力能保持到20岁左右。每一个猿群能生5~6个后代,每两年会有一次幼仔出生,性别比率正常。目前猿群中也没有流行病发生,自然种群一直维持着健康状态。现在,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加强就地保护,恢复和扩大长臂猿的栖息地。
  上世纪50年代,海南长臂猿在海南全岛还有约2000只;到上世纪80年代仅存7只;1998年,记录为4群19只;随后4年,又记录到至少4只新生仔猿。但是,最新调查结果仅记录到两群12~13只。毫无疑问,海南长臂猿的命运令人堪忧!自然保护区内外砍伐、偷猎、挖药等人为活动频繁,栖息地的破碎化,这些都直接威胁到海南长臂猿的生存。拯救这一极度濒危的物种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还好,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者已经充分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已经行动起来。同时,一些国际环保组织,如英国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也在关注海南长臂猿,准备帮助当地开展社区建设。相关的研究课题正在进行之中,周江博士也还在继续他的研究。科学家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者将一如既往地保护好海南长臂猿最后的家园。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Reef-building Mechanism in the Early-Middle Permian of the East Kunlun Mountains TIAN Shugang(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
期刊
本文选择Nb掺杂的SrNbxTi1 xO3 (SNTO)作为n型衬底材料 ,利用激光分子束外延 (LMBE)生长La1 xCaxMnO3 (LCMO)巨磁阻薄膜作为P型材料 ,人工合成了巨磁阻锰氧化物异质结。这种
星空璀璨,遥不可及,自古以来令人们遐想无限,但是直到1630年,当伽利略第一次将望远镜指向月球,人们才开始揭开星空的神秘面纱,而现代天文望远镜的应用,更是将人们的视野一直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