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市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2ej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217-01
  前言
  龙井市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东麓,隶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下辖7个乡镇,65个行政村。总人口17万,幅员面积2581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8000公顷,其中水田5000公顷。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海兰平原和布尔哈通河两岸,海兰江和布尔哈通河两条水质优良的河流为其灌溉提供了充足的地表水资源。全市水田黑土面积多,有保水保肥能力,适宜种植水稻。
  玉米和水稻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也是我市種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单产最高、总产最多的作物,在我市粮食生产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提高玉米和水稻的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我市农业的长期发展方向。我市农业机械发展不均衡,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相对滞后,总体水平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的改变。特别是玉米種植、收获等环节的机械化发展较慢,水平还很低,生产收获产机械化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这些问题已成为我市农机化发展的热点,也是亮点。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市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1 龙井市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62053千瓦,各种农业动力机械6840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152台,小型拖拉机3688台。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黄豆。种植水稻有近百年的历史,由于耕作技术粗放、落后,用工量大,产量也偏低,所以农业发展速度不快。从80年代初引进日本大棚盘育机械插秧技术,到近年来由于加大水稻和玉米的科技种植栽培力度,采用深施化肥、化学除草等一系列田间管理先进技术,引进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品种,使产量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也得到提升,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同时,随着国家两减免、三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实施,我市种植面积表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所以,发展生产全程机械化已经成为我市农业生产发展方向。
  2 龙井市农业机械化取得的成就
  2006年, 我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只有104335千瓦, 农用拖拉机只有4896台, 一些大型农业机械基本上是空白。经过10年的发展, 农业机械保有量增长了迅猛。截至2016年底,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62053千瓦以上,农用拖拉机保有量达6840台, 拖拉机配套农机具17731套, 联合收获机械597台。
  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机耕、播种、收获率分别达到90.48%、90.62%、73.72%;2016 年水稻机收比2005 年提高了51%。农业机构服务领域由原来的农田作业, 逐步向产前和产后延伸, 向其他领域扩展。农机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发展。在有关部门大力配合下, 组织开展了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作业, 使联合收割机使用时间从平均每年7~10 天增加到一个多月, 提高了联合收割机的利用率, 即满足了农民的机械化收割要求, 也提高了购机者效益, 促进了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3 影响龙井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劳动力因素,我市朝鲜族人口比重大,达到66.4%,由于本地经济水平低,有大部分朝鲜族人外出务工,造成劳动力大量外流,特别是具有高等教育水平和农业户口的人更容易外出。农业生产时间上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空间分散性, 使得其对劳动力的需求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导致农业不能规模生产, 阻碍农机化的发展。由此严重地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土地因素,我市属于完整的山间丘岗性盆地,不适宜超大规模经营农业生产。家庭经营规模狭小,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了分离,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为我市农村经济的繁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它有很大的局限性,分配土地使得地块过于零碎,现代化的机械生产方式很难推广,这极大地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制约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4 龙井市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农业机械装备总量不足, 结构不合理
  一是中小型农业机械多, 更新大型机械乏力;二是动力机械多, 专业农田作业机械少;三是农机作业配套机具少, 配套比率低; 四是低档次机具多, 高性能机具少。
  4.2 农机门类品种上存在明显缺陷
  我市在农机门类品种上存在明显缺陷。我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在不同作物、不同生产环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玉米机械化水平太低。我市有23000公顷旱田,玉米产量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65%,但是由于缺乏适用的旱田机械,玉米生产机械作业率低,机械收获占66.85%,严重地制约了玉米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年,我市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上升,但一些地区出现的土地板结现象与机械化严重滞后对粮食产量造成威胁。
  4.3 农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机械的作用在于农民使用取得效益。但是,我市存在农民买不起、用不好和效益差的问题。其表现为:一是“买不起”。大型作业机械需要10万~20万元,一次性投资大,目前我市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支出负担重,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力不足。虽然有农机补贴政策,但效果不是非常明显。二是“用不好”。 农机手的综合素质不高,农业机械的作用未能全部发挥。另外农机部门引导、服务不到位也是农机手用不好农机的一个方面。三是“效益差”。由于部分农民不能科学地使用农机,造成故障多、效率低。同时农机具闲置时间多,造成经济效益不高,直接影响了农民购买更换大型农机的积极性。
  5 龙井市农机化发展趋势与发展策略
  5.1 龙井市农机化发展趋势
  趋势一:农机的升级换代需求强劲。对先进适用、高科技含量和大型农业机械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趋势二:关键环节机械化需求进一步扩大。主要表现在:水稻生产工厂化育秧技术、高速插秧技术、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技术,不同行距的玉米联合收割技术。
  趋势三:保护环境的农业机械化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主要表现在: 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节水灌溉、高效安全施药、农产品加工装备等机械化技术。
  5.2 龙井市农机化发展策略
  一是进行结构调整,提高农机化整体素质和效益,要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引导农民购置和使用适应农业结构调整要求的农业机械;要提高拖拉机和农具配套比,重点鼓励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大中型农机具和复式作业机具的发展,努力提高农机利用率和作业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加强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要重点推广水稻机械化生产、玉米机械化收获、秸秆还田、粮食烘干、设施农业机械化和农产品加工农机化技术。三是推动跨区作业,使跨区作业向规模化发展。通过市场有效地配置农机资源,提高农机利用效率。组织跨区机收,使跨区机收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推动农业向社会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转变政府职能正在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强烈呼唤。但如何转变政府职能却依然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日前《工人日报》刊登安徽的做法颇有启迪。
一、玉米常见病害及防治  1、玉米青枯病  玉米拔节期整株青枯死亡,剖开茎基部,可见髓部变褐色,发病后期有镰刀菌伴生。  防治措施:金雷多米尔1000倍、康正雷1000倍或盖克1000倍灌根。  2、玉米纹枯病  在叶鞘上出现污绿色长椭圆形的云纹状病斑,很象开水烫伤一樣;以后病斑逐渐增多,互相连成一大块不规则的云纹,然后向上部叶鞘、叶片发展,严重时,可以危害至顶部叶片。病原:由玉米纹枯病菌引起,属
医药分离好处多 其一,患者吃上“明白药”。过去。医生给患者开处方时,并不向患者说明开的是什么药。患者也看不懂医生开的处方,而药房只管按处方拿药。因此,吃了药治不好病,甚至
7月8日凌晨,在云南省元阳县的老县城新街镇的一个体旅馆内,县司法局副局长李文学及新报街镇政法委副书记普文新要求旅馆值班员某提供一小姐:李说:一我们只有3个人,你给摆平(指找小
在人类的生存发展中,声音起着传情达意的作用。在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也是十分重要的。若想拥有良好的情感表达,这就需要演唱者首先具有扎实的声乐演唱基础,掌握科学发声方法
云南省委书记令狐安日前要求云南省各级官员,要着力培养和树立“亲商观念”。
分析了基本无振荡(ENO)格式的特点,重构多项式是ENO格式构造的核心部分;由通量值作为插值点,构造了一个简单的高精度格式;引入三阶TVD Runge-Kutta时间离散;编写了基于ENO格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过多导致的人均耕地的不足使得人们对粮食亩产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水稻的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且具有种类多
提到微服私访,人们自然会想到康熙皇帝的故事。而今天在中东也有一位喜欢微服私访的现代国王,就是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
电视摄像为艺术性技能,电视摄像的发展与创新将直接影响电视节目播放效果。电视摄像在长期发展中,丰富人们的生活的精神世界。当前电视摄像不仅是一门摄像技术,它已经具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