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变组保护与励磁系统调试方法分析

来源 :电子乐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xue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厂的增多使厂家应注重发电组保护与励磁系统调试方法的研究,通过将两者更好地配合可起到提升整个机组稳定安全的目的。文章结合为提升整个机组稳定运行,就发变组保护与励磁系统调试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发变组保护;励磁系统调试;方法研究
  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微机型设备已广发应用到各大电厂当中,不过其在运行当中常出现故障问题,一方面影响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限制了整体电网的保护工作。因此针对这一问题采取措施降低电力设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故障发生的概率,将发变组保护与励磁系统之间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励磁系统调试方法在功能上配置了完善的限制以及保护单元,其中除了包括低励限制、过电压保护、过励限制外,还包括V/Hz限制。为确保发变组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应将励磁系统的限制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并根据系统情况对定值进行调整。
  一、发变组保护与励磁系统的概述
  发电组保护就是全面保护失磁故障问题,限制发电设备功能,而励磁系统作为发电机励磁静止系统的电源装置,在发生故障问题时,常因操作人员非法操作导致励磁逐渐削弱,又或者电流在非正常运行状态[1]。不过励磁系统也有强大的优势,当设备因温度持续升高导致故障问题时可快速响应,然后技术维修人员对其维护,具有较高的可靠度。
  励磁系统常用于机组整定计算方面,也成为控制单元的其中一部分。励磁系统中的自并励磁系统常起到电源供应的作用,若其发生故障问题会直接影响整体机组运行效果。不过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便于系统维护,因此被广泛应用到电力行业当中。
  二、发变阻保护装置与励磁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
  (一)发变组保护装置中的静态调试
  1、通电前、装置上的检查
  在通电技术人员要检查所有节点位置是否连接完好,既要检查各插件与插座之间连接是否稳定,还要检查装置面板型号标识是否正确,另外,技术人员就外壳是否接地稳定需要检查,并检查各个插座上的元器件焊接是否良好,避免出现错焊现象;待接将电源接通到裝置上后,应先看主画面显示和功能是否正常,并观察所有的信号灯指示是否正常,还要检查装置中各个部位的连接按键是否灵活以及检查装置在正常运行时软件文件与软件版本号是否一致。
  2、技术参数
  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装置的机械以及环境参数如表1所示,额定电气参数如表2所示:
  3、装置整体说明
  发变阻保护装置的硬件配置采用整体面板,全封闭机箱构成,该装置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为提高生产效率,避免在现场使用过程中出现维护现场可在使用之前配合我公司专用的调试仪,将非电流端子采用接插端子,确保屏上走线整洁。装置的核心部分采用32位cpu完成保护的出口后台功能,而电路板采用表面贴装技术,该技术可靠性高,可减少电路体积发热情况[2]。其中,每块cpu板块上存在三个微处理器同时工作,它们分别分工合作将数据记性整合和处理,实现人为无法做到的复杂计算。在人机对话中,两块cpu打印的报告为简体汉字,而人机对话的菜单也为简体汉字,可以便于人们使用。通过本公司提供的软件,既能方便保护还能具有控制和监视作用。
  (二)发变组保护与励磁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
  1、优化逆变器接口
  先进的逆变器接口处理采用的是消磁方式,该方式优点较多,与传统逆变器接口处理方式明显不同,可顺利确保消磁任务顺利进行。而励磁系统在发生故障时,通过切换通道来完成,此时电压互感器出现故障导致脉冲回读数据出现错误,同时电源连接也出现问题,出现过励限制失败、VHz限制失败、机端相序告警问题等,这种情况会出现脉冲数据丢失,同步频率越线等,最终影响逆变器小磁开关整体的稳定性,降低了设备生产效率。因此为了避免出现故障问题,确保励磁调节器能够正常工作,优化逆变器接口非常重要,可有效保障电厂设备安全运行。
  2、整合发变阻保护和励磁系统限制器
  技术人员为了得到准确的数据信息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发电机组进行试验数据检测,采用智能励磁系统得出相关数据,并通过试验检测可准确将数据信息进行整合,根据整个结果制造出相关的曲线图[3]。此外可采用低励的形式将曲线采取向下平移的方式,这个过程需要控制储备数值的范围,要求范围保持到10% ~20%左右,还需要控制误差,要求误差不超过10%。此外,技术人员可根据所获得数据的结果与低励发电机组的限制数据相结合,绘制出其他相关的曲线图,并在曲线图上设置相应的标准系数,根据曲线图分析出失磁曲线机组的边界静稳圆曲线,由此得出失磁低励的保护工作效率高于低励限制。
  结束语
  电力企业优化和改进发变阻保护装置以及对励磁系统进行调试可确保其正常运行,要求技术人员正在调试过程中需掌握专业技术能力,分析发变组保护装置和励磁系统的特点,积累相关经验,确保保护装置最大程度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温龙华, 高瑞锋. ABB UNITROL 6800励磁系统限制和发变组PCS-985B保护的配合应用[J]. 电工技术, 2019, 508(22):30-33.
  [2]赵建敏. 发变组保护与励磁系统配合问题研究[J]. 机电工程技术, 2017, 46(9):116-118.
  [3]刘爱军, 万薇薇. 励磁系统与发变组保护定值配合研究[J]. 电工技术, 2019, (2):63-65.
其他文献
摘要:智能变电站本身就是电力和计算机技术的紧密结合,并且将大量的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融入到电力输变技术中,这代表着变电站本身的管理工作,已经开始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进行发展。而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应用,还对于变电效率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变电事故出现的可能性。此外,智能化变电站的使用,有效的解决了现代化技术的发展需求,使得电力使用的要求得以满足。但是,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是,我国的
期刊
摘要:10kV 配电设备运行与检修工作的开展,应当做好维修处理工作,为10kV 配电安全提供保障。文章就10kV 配电设备运行故障进行分析,进而就10kV 配电设备的运行检修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10kV配电设备;变压器;短路故障  电力系统是支撑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电力安全与供电可靠性直接影响 10kV配电设备,为保障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应全面分析当前10kV 配电设备运行过程中
期刊
摘要:随着变电站建设的不断深入,继电保护系统开始大范围投入智能变电系统中,成为变电输送和电力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该系统能够利用自动投切装置实现变电调配,依照信息交互中的关键数据实时调整变电站运行状态,全面提升了变电站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受环境因素、技术因素等影响,继电保护系统可能会出现误动或拒动,严重时甚至退出运行,致使变电站发生重大事故。消除变电站继电保护缺陷,降低智能控制风险已刻不容缓。  
期刊
摘要: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量显著增加。变电站是重要的电压转换场所,可以实现低压电和高压电转换,将发电设备产生的低压电转换成高压电用于电力输送。变电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供电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自然雷电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危害,电力系统愈加重视防雷接地系统安全设计。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变电站电力系统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为提升供电质量,实现变电站稳定运行,应采取相应的雷
期刊
摘要:在煤矿企业的生产中,煤矿机械制造是为煤矿企业提供设备的重要环节,我国在前期因为经济发展的原因,导致工业化制造速度缓慢。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伴随着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机械制造中的广泛运用,使得我国在煤矿机械制造上也实现了现代化转型的目标。数控技术实质上就是一种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进行控制的技术,它能够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机械制造的效率,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就从煤矿
期刊
摘要:变电一次设备作为变电站中的一个重要设备,其一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故障,势必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而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变电一次设备容易出现过负荷、绝缘老化或者误操作等故障,并容易导致一些运行故障的出现,并影响到我国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就变电一次设备其故障预测以及检修方式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变电一次设备;故障预测;检修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于用电的需求在不断加大,为适应当前城网改造的需要,结合设计与生产施工经验,本文提出一系列10kV箱式变电站设计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从结构、基础、内部设计等诸多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关键词:10KV;箱变;设计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在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中,要求高压直接进人负荷中心,形成高压受电一变压器降压一低压配电的供电格局,所以供配电要向节地、节电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科技在不断进步,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中,先进的技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现实的生活中,机械的使用能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方便,同时,还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此外,使用机械能够降低生产过程的复杂程度,减少了资源的使用,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推动了机械制造业的稳定发展,使得机械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机械制造;加工工艺;合理化;设计制造  1 机械制
期刊
摘要:电力系统发挥着能源供给功能,保障着社会各领域的能源供应,在经济发展领域占据着关键地位。毋庸置疑,在高度依赖电力能源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提升电力系统保障能力,以及维持良好运行状态,始终是电力领域重点思考的问题。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智能技术的优势日渐显现,也引起了电力企业的兴趣,借助智能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融合,势必有助于电力系统升级,优化电力系统供电质量。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应
期刊
摘要:机电工程技术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是时代发展和进步的成果,更是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虽然目前机电一体化过程中在各个领域和行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小觑的,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进步要求正视不足,并且不断改进,同时要不断升级机电的内外部系统,实现内外系统的统一,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机电工程技术的良好应用对于各机械工程制造业都起着至关重要去的作用,更是民族发展和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