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实施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h79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高职院校如何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指导方针,结合实际,提出建立完整统一的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及造就高职院校的复合型体育教师等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健康教育;对策
  
  增强大学生体质,提高高校学生的健康水平是我国高校体育的主要任务。学校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高职院如何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实施健康这一话题,从什么是健康教育,在实施健康教育中存在什么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健康教育的含义与目的
  关于健康的概念,在世界各国和我国不同时期其解释都不尽相同。我们对健康的认识标准是躯体健康、心理健康。根据对健康的理解,我们认为健康教育就是通过学校体育的途径,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地进行教育活动,帮助和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增进健康的愿望,促使学生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创造健康环境,以消除和降低危险因素的影响。并学会在必要时求得适应的帮助,提高他们的健康知识水平,增进他们自我保护能力和对社会健康的责任感,促进有益于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健康行为,预防常见病的发生率,促进其身心健康和环境适应能力。
  2. 高职院校实施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院校健康教育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
  高职院校健康教育的对象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学生。因此,应针对各年龄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等特点提出不同的健康教育要求,并由此而形成一套完整统一的健康教育理论体系。高职院校从体育教学向健康教育转变的关键问题,首先是要建立科学、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没有健康理论知识作基础,没有对其理论的内涵及实施条件的透彻理解,片面地追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的改革,都会造成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的混乱,使健康教育的实施流于形式。现阶段,对高职院校体育实施健康教育存在不同的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角度,不同的研究方法或偏重某一领域中某个问题的研究。由于研究上的局限性,造成了理论上的零零碎碎,难以完整地体现健康教育理论在高职院校体育中的系统性,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理论认识和教学实践两方面,都感到无所适从。
  2.2 对实施健康教育的准备不足,对目标无统一清晰的认识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向健康教育转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大家都正处于探索和尝试之中。而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响下,对体育教学向健康教育的转变态度不够积极,教学思想不明确,教学思维无序。这些都对体育教学向健康教育转变造成阻碍。反映在教学实践中,就是仍以传统的教学形式为主,缺少方法上的指导,缺乏培养学生健康和保健能力的意识,更谈不上建立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以身心俱健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同时由于对健康的目标认识有偏差,总体知识结构和综合业务素质的不完善,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实施健康教育实践中,时常有目标不明之感。
  2.3 实施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各异,体育教师的认识和能力有待提高
  近年来,体育教学改革使人们认识到,过去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突出运动技术教学的因素较多,重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不够,因此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各高职院校程度不同地认识到这一问题,并着手进行改革。但由于出发点视角的不同,体育教师的理论观点和从教能力也呈现出差异性。表现在有的学校以转变观念为重,即把以教师为主,技术为主,课堂为主的旧观念转变为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健康能力为中心,课堂内外相结合,即重视健身锻炼方法的掌握为重点的教学观念。有些学校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重视终身教育,用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实施体育;有些学校则侧重于身体锻炼知识、方法、运动生理原理等内容的教学。可见,健康教育的实施因体育教师对健康教育认识的深度、广度的不同各有侧重,各成体系,使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实施健康教育呈现出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3. 实施健康教育的对策
  3.1 建立完整、统一的健康教育理论体系
  高职院校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应包括心理健康、健康行为(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卫生保健、医务监督、锻炼效果评价、饮食与营养、安全急救、运动处方以及性健康教育等。要建立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就必须从理论上全面理解高职院校健康教育所包括的三个层面:第一,高职院校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和对社会的适应性。第二,健康教育是一个关于健康的知识、理论方法的传授过程,它有自己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第三,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体育是实现健康教育的途径。因此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个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而且还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地教育实践过程。
  3.2 明确健康教育的目标
  高职院校健康教育应达到如下目标:①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通过健康教育,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身,学会自我保健的方法和手段;②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对当代社会的良好适应性;③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和习惯。通过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和内容,促使学生改变那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促成他们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正确定型;④增进学生卫生健康知识,明确健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提高自我保健和预防疾病的意识。由此可知,高职院校健康教育的功能特征是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理性态度、行为和习惯,以主动自觉的心理来维护自身的健康。
  3.3 造就高职院校合格的复合型体育老师
  健康教育的实施,以及由此引发的体育课程内容的变化,必须涉及体育教师的业务更新、观念更新。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获取有关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实施健康教育的本领,成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复合型教师。实施培养复合型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首先要以提高体育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专业思想素质的教育水平为目标,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培训,达到适应高职院校教育的思想层次。其次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优势,合理利用资源进行自学,逐步达到复合型教师的要求。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都是为学生身体健康服务的,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健康建立在身体锻炼的基础之上,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成,协调发展的。高职院校要实施健康教育,确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就必须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体育与健康结合教学的理论尚未形成体系,二是高职院校体育老师对实施健康教育的重点和目标任务不明确,三是高职院校体育老师对实施健康教育从意义上、知识结构上、业务能力上的准备尚显不足。高职院校实施健康教育,既要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明确健康教育的功能目标,成为健康教育的学习者和实施者,又要从高职院校健康教育的需要出发,实施培训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计划,改革旧的教学观念和教材体系,建立完整的符合培养现代健康人才要求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健康教育,目前还无统一的要求,大纲、教材、评价体系等尚未建立。但作为体育教师,必须盡快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观念、知识技能,这样才能为全面实施健康教育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冯理达.健康、健美、长寿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曲宗湖,等.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
  [3]连长贵.大学生身体心理卫生问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本文以3种鱼类组织细胞系为材料,对鱼类微细胞和小分离细胞制备技术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在微细胞制备中,观察了细胞的微核化过程,微核是由间期状态的细胞核不规则分裂而
目的 观察臭氧灌洗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乳酸阴道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
采用封闭式呼吸仪,在15、20、25、30℃条件下测定了91尾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Chen)幼鱼(8.49-151.0g)的日总代谢率。日总代谢率与静止代谢率之比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随着拜登在2020年总统大选中获胜,美国环境气候战略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根据拜登在竞选时公布的方案,新一任联邦政府将改变特朗普时期消极的气候政策,带领美国重返《巴黎协定
目的研究彩色超声多普勒对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乳腺癌患者50例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使用西门子ACUSON Sequoi a512高频彩色血流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血
目的 探讨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130例初产孕妇分为两组,每组65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下无痛分娩;对照组采用自然分娩,不行任何镇痛
摘要:人类是通过教育活动来传承和创新文化,最终推动社会进步的,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兴衰。本文从职业道德这一角度论述了加强师德的重要性,探讨了教师应遵循的师德规范以及强化师德的途径。   关键词:师德 师德规范 途径  宏图伟业,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加强师德建设,培养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工作带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    一、 师德——教师素质的核心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本身以及各种基于互联网的应用都成了学校教学的内容,这就需要一个平台支持实施这种教学活动.教学平台就是利用学校原有的内部局域网,引入Inte
钩虾体内寄生棘头虫幼虫在中国的首次报道聂品(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THEFIRSTFINDINGOFCYSTACANTHSOFANACANTHOCEPHALANINGAMMARUSSP.INCHINA¥NicPin(Instit...
蓝细菌红萍鱼腥藻的两种固氮酶系统的放氢特点戴玲芬,林惠民(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CHARACTERISTICOFH_2EVOLUTIONOFTWONITROGENFIXATIONSYSTEMSINCYANOBACTERI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