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氧合联合窒息氧合对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影响的网状Meta分析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wx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预氧合(PreOx)联合窒息氧合(ApOx)对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的影响。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搜集PreOx、ApOx影响危重症成人患者气管插管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9年1月30日。PreOx技术(p)包括鼻导管(NC)、高流量鼻导管(HFNC)、球囊面罩(BVM)、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无重复呼吸面罩(NRM)、无创通气(NIV)等;ApOx技术(a)包括HFNC。试验组为PreOx+ApOx,对照组为PreOx;结局指标: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SpO2<0.80发生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包括SpO2<0.80、收缩压<80 mmHg(1 mmHg=0.133 kPa)、血管升压药增量>30%、心搏骤停和死亡〕。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Stata 15.1软件和WinBUGS 1.4.3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7个RCT,共计79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气管插管时最低SpO2显著升高〔均数差(MD)=1.42,95%可信区间(95%CI)为0.60~2.25,P=0.000 7〕,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优势比(OR)=0.54,95%CI为0.32~0.92,P=0.02〕,但SpO2<0.80发生率无明显改善(OR=0.65,95%CI为0.40~1.05,P=0.08)。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非正压面罩预氧合(NPMp)相比,(HFNC+NIV)p+HFNCa(OR=51.20,95%CI为2.06~3 518.68)和NIVp(OR=5.80,95%CI为1.25~34.70)均可以显著降低气管插管SpO2<0.80发生率(均P<0.05);而(HFNC+NIV)p+HFNCa、HFNCp+HFNCa、NIVp、NPMp等各项技术在气管插管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氧合技术治疗后SpO2<0.80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由高到低均为NPMp、HFNCp+HFNCa、NIVp、(HFNC+NIV)p+HFNCa。

结论

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时选择(HFNC+NIV)p+HFNCa可能更能获益。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单用或联合多黏菌素E(COL)对临床分离的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XDR-PA)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棋盘法设计测定CAZ-AVI和COL单用及联合使用时对16株临床分离XDR-P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联合抑菌浓度指数(FICI)。应用聚合酶联反应对XDR-PA进行4类β-内酰胺酶相关耐药基因检测〔A类:肺炎克雷伯杆菌碳青霉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