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画山水序》为六朝宗炳所著,它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早的中国山水画论,其日:"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绢素以远哄,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有不少学者在解读这段文字时认为宗炳已经提出了近大远小的成像规律,甚至提出了透视的原理。尤其是宗白华将"张绢素以远暎"与西方的"隔着玻璃以透视的方法"加以比照,更是得出了"宗炳在西洋透视法发明以前一千年已经说出透视法的秘诀"的结论。也许是他自己也觉得这样的结论未免唐突,几乎找不到任何可资佐证的实例,于是又补充道:"然而中国山水画却始终没有实行运用这种透视法,并且始终躲避它,取消它,反对它。"在宗白华的这段阐释中有两点是非常明确的:首先,宗先生认为宗炳通过"张素远哄"揭示了透视法的秘诀,而且要早西方一千多年。其二,中国传统山水画之所以发展成为现在样式或面貌,是因为当时的中国画家在发现透视这个秘诀后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