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在恶性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期合并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haiquanha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在恶性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期(粒缺期)合并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恶性血液肿瘤患者72例,依据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及非感染组,各36例.采集所有患者静脉血,比较2组化疗前、化疗后粒缺期血清hs-CRP及PCT水平;化疗前、化疗后3 d、粒缺期感染后第1天、抗感染治疗第7天、化疗后缓解期感染组血清hs-CRP及PCT水平;比较感染组不同血培养结果血清hs-CRP及PCT水平.结果 化疗前及化疗后粒缺期感染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非感染组,血清PCT水平低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粒缺期感染后第1天血清hs-CRP及PCT水平高于化疗前、化疗后3 d、抗感染治疗第7天、化疗后缓解期(P<0.05).感染组中出现血培养阳性者4例,阳性率为11.11%.血培养阳性患者血清hs-CRP及PCT水平高于血培养阴性(P<0.05).结论 采用hs-CRP及PCT水平可准确评估恶性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缺期合并感染情况,其水平高低与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化疗后粒缺期合并感染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已经成为治疗胆胰系统疾病的一线微创诊疗方法,它也是目前消化内镜技术中难度最大和风险最高的操作之一,相关并发症时有发生。十二指肠穿孔是ERCP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超过半数的肝癌新发病例及死亡病例发生在我国[1],大多数肝癌起病隐匿、进展速度快、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大约70%的原
目的评价盐酸可洛派韦胶囊在丙型肝炎患者中的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抗病毒活性学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36例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虫草多糖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以人正常肝细胞L02作为研究对象,将不经任何药物处理的人正常肝细胞L02作为正常组;利用不同浓度的TNFα(5、10、20、40
目的探究消退素D1(RvD1)对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与血红素氧合酶-1(HO-1)之间的关系。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假手术(sham)+PBS组
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未成熟骨髓细胞,其大量存在于肿瘤患者体内,诱导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细胞的杀伤,促进肿瘤的发生、进展、转移。近年来,其在肝癌微
目的基于p38 MAPK/NF-κB途径探讨枸杞多糖联合有氧运动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8周龄SD大鼠共45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选取10只作
肝癌不仅恶性程度高,且易发生转移,转移可发生于肝内或肝外,其中肝外转移以肺、骨、淋巴结等较为常见,发生前列腺转移的案例临床上很少见。本文将1例肝癌前列腺转移的病例结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4岁,因“HBsAg阳性12年,血细胞减少3年”于2020年7月4日入住本院。患者12年前体检发现HBsAg阳性,自述为“小三阳”,肝功能正常,后不定期检查肝功能均正常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淄博市市级机关医院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90例,按照掷硬币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