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ykok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应给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运用好表扬的武器,不断鼓励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学习效果明显。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习兴趣培养;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136-01
  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对学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明显地表现出对所学内容必须理解,必须掌握的心理倾向,因而就学得十分积极主动,也很有成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小学语文教学应给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小学生如果在课堂上心情宽松愉快,那么他们的视觉,听觉就特别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加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学习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应向学生倾注自己大量的爱。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使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学生会很自然的进入角色,逐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学中切忌仅依据一次听写、一次检测的失败就批评甚至惩罚学生,这样只会让学生意志消沉自暴自弃。好学生是鼓励出来的,教师要善于运用好表扬的武器,不断鼓励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学习效果明显。
  巧设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由此可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要取得满意的效果,必须敲好开课的第一锤。因此,特别注重每课的导入,在设计中,反复琢磨,再三思量,尽可能把每一课都能根据其教学内容及重点设计出新颖别致富有感染力的导语,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中,使之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为新课的展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创设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出于教学目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融洽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它对于课堂教学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教师通常是不能等待这种情况的自然出现。他必须自己去建立能够唤起学生的必要心理状态、观念、情趣、动机,并激发他们行动的外部环境。”通过创设特定的活动环境渲染气氛,让学生投入情感之中,使其在心灵深处形成强烈的共鸣与震撼,从而促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境,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活跃”的表现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思考”和“语言表达”的活跃,尤其是语言表达的活跃。为此,备课时就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分别进行要求;在课堂上,则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语文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励与启发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考与语言表达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语言表达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语文学习可以进行娱乐的活动是很多的,如讲故事、猜谜语、课本剧、联句等,这些活动都能寓教于乐。如果学习中能够得到一定的欢乐,在欢乐中学到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就可以大大提高学习语文兴趣。
  讲究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志之一即看其讲授的艺术,较高水平的讲授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其中有教师方面的因素,如讲授语言枯燥无味,讲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讲,而忽视学生听,长此以往,不但使本来就视语文学习为“苦”的学生产生不了兴趣,而且也会引起“乐之者”的厌学情绪,这是一个值得语文教育者引起注意的问题。
  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人本主义者认为,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和教育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并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变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进度更快,并在生活和行为中普遍产生影响。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将会大大的减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目的主要在增长学生知识智能,培养创造意识和各方面的能力。认为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在于学生的配合程度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有的老师课上砸了,埋怨学生“配合”不够。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取决于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程度,而不在于体现老师教学水平怎样,讲台毕竟不是舞台。
  明确目的,产生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时,才会对相关的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应明确具体地交待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知识体系中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作用,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产生心理的需要,引发学习的愿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巧设练习,增添兴趣。我们不难发现,练习进入课堂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练习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课堂练习的设计,除注意从实效出发,对练习的层次、练习的方式等做科学安排外,还要利用小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乐胜的心理,适时、适地的安排一些游戏性的练习,是增强练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采用激励机制,促使学生提高成绩。作为学习促进者的教师对学习者奖赏、关心和信任有利于学习者学习兴趣的培养。奖赏他们的个性,这就是对他们的关心。不少成功人士就是得益于学生时代老师的鼓励和信任。教师在学生取得成绩时表示出满意和高兴,这对学生来说,既表示出了教师对他的奖赏、认可和关心,也表示教师对他的信任。教师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中便增加了情感成分的理解,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情感是真诚的,在教师的肯定与赞赏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获得了成就感,因而也就稳定了其学习兴趣。
  利用语文活动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愉快的课外活动是学生学习的添加济。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猜谜活动、词语接力赛、朗读赛、故事赛、课本表演等活动。提供给学生一些显示才能的机会和场地,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感受到知识的可贵,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总之,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与手段,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网络对高职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日益威胁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分析高职学生上网的心理,探索有效干预对策,对于引导他们正确上网,拥有健康的网络心理具有积极的作用.
陷阱1:简历注水过度包装rn在旁人看来,小海就读的学校名气大,所学的专业又是当前热门的计算机,毕业了找份好工作简直就是“轻松加愉快”.但小海可不这么想,现在大学扩招,尤其
一般來讲,女性在45岁左右进入更年期,更年期症状多发生在绝经前后2~3年。现实中,工作、生活压力大容易引起内分泌紊乱,现在一些40岁左右的女性,也会出现烦躁、身体潮热、月经紊乱等症状。还有一些女性更年期过早到来,则是塑身和盲目减肥所致。  每当看到镜中发福的身体,35岁的秦女士就不禁怀念起自己曾经的曼妙身姿。为了减肥,她给自己下了“军令状”,不但要利用午休时间健身,而且每天早晚只吃酸奶加苹果。几个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煤矿生产,安全为天。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创造良好的安全人文环境,培育职工积极向上的安全心态,对控制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事故,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以来,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积极探索实践“三位一体”亲情化安全管理模式,注重发挥企业、区队、家庭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管教作为教育的一个话题,已不再新鲜.从古至今,管教渗透在教育孩子的方方面面.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管教又有一种难言之隐.随着独身子女的大量存在,对孩子的娇生惯养、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群众文化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发展.党和国家积极改进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及时调整和完善群众文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繁荣文艺创作、发展群众文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的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无形之中,全球化也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伴随着科技进步所产生的.人类的文化是在不断地碰撞,交融,影响中不断地发展.中西方的体育
三生石畔,绛珠仙草化身,清丽灵幻,不识人间,是谓病胜西子,美若天仙;太虚幻境,神瑛侍者下凡,衔玉而生,误入人间,是谓怡红公子,放浪形骸;却只道世事无常,金钗幻化,仙气飘飘,柔嘉成性,淑慎持躬,虽有钟灵毓秀之德,克娴内则之仪,难得一人心耳。  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一世情缘,为文云尔。  木石之盟,思重情浓太匆匆  相见欢?愿心若止水,却起波澜。赐字“颦颦”,提玉而摔,引出美人泪,也幸其性情中人,
期刊
摘要:在小学阶段,重要的目标就是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形成端正的学习思想和观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得到高度重视,因此,要加强小学语文的新课改,重视自主阅读教学理念的改善,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  在当前的教育事业中,不同教学阶段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进行习惯的养成。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在整个小学语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