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据与逻辑

来源 :求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45724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取得成功,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成为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都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可谓适逢其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包括一系列基本制度的构建,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其中,这是一个伟大创造。它不仅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发展生产力的现实选择,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逻辑演进的结果。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与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应性以及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性。其中,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并推动生产力发展是寻找其根据和发现其逻辑的基础。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
  DOI编码:10.19667/j.cnki.cn23-1070/c.2021.01.00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或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具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属性,这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史上的创造。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具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属性?这需要从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演进中去寻找其内在根据和逻辑线索。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历程
  基本经济制度是在生产关系层面上体现出来的,并对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加以规定的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马克思经济学是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出发点。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探索
  马克思经济学理论是以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为其主要任务的。马克思遵循了由他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统一解释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走向灭亡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最终建立的必然性。社会生产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进行,围绕生产结成的关系,即生产关系成为决定生产性质的因素。因此,生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来源。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认识的重要贡献不仅仅是发现了生产力进步的历史趋势,更重要的是他把生产力的进步与生产关系的变迁联系起来,并把它看作是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般性规律,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在马克思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背后,可以發现一种对人类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理解。与这一矛盾相伴生的是人类社会不同形态的演变,而不同社会形态经济制度或基本经济制度只是生产关系的某种表现。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经济制度或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理解生产关系的性质便成为确定基本经济制度的出发点。
  生产关系是围绕人类社会生产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规定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制度。生产关系包括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环节中结成的关系。经济制度是这四个环节上人们之间关系的不同规定,基本经济制度可以是贯穿这四个环节并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制度,也可以是这四个环节的经济制度发挥整体性作用的有机的制度结构。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把生产资料所有制看作是一个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制度,因为所有制是通过人们对生产中物的要素占有发生的人与人的关系,它具体体现在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有过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马克思把这一理想社会设想为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这种联合体的社会劳动的总产品,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另一部分要在劳动者之间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式会随着社会生产机体本身的特殊方式和生产者的相应的历史发展程度而改变。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一论述,一方面为理解基本经济制度提供了一种范式,基本经济制度虽然以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为出发点,但它却是推动生产过程不断循环的一套机制;另一方面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会形态,也可以称为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结构。从生产资料的公共占有出发,通过对劳动力的有计划配置来生产产品,最终通过两种分配,即把产品当作生产资料的分配和把产品当作生活资料的分配,完成一个生产循环过程并为下一个循环提供了条件,其中,生活资料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时间进行分配,其形式又是变化的。这是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逻辑,更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个经典预设,因此成为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出发点。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实践探索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一种理论分析变成一种实践活动。在构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另一方面还要反映经济发展的实际。由于现实社会主义并非建立在像马克思所设想的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而是在一些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所以现实社会主义建立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就变成一个特殊问题。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立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都在探索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做过许多努力。苏联在建立社会主义初期所实行的军事共产主义,剥夺资产阶级生产资料,对小企业普遍实行国有化;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日用必需品的私人贸易,实行产品实物供给制以及主要消费品配给制;取消货币和核算制,实行总管理局制,国家直接给每个企业制定产、供、销计划;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随着国内战争的胜利结束,军事共产主义模式难以为继,在列宁的主导下,采取以退为进的“新经济政策”。这算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第一次实践性探索,但没能持续,随着苏联开启向社会主义过渡并迅速完成,一个被当作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标准模式建立起来,并为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所模仿。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辑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对新生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进行了概括,即社会主义=公有制 计划经济 按劳分配,该模式被理论界称为“苏联模式”。这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模式后来成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构建其基本经济制度的标准。   新中国成立后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而经历的过渡阶段,也把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为目标,在完成改造后建立了由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构成的公有制、以国民经济计划制定和指令性执行为主要内容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以及按劳分配构成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系。在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下,我国进行了长达22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然在完成工业化目标上取得很大进步,但经济结构严重扭曲使国民经济发展遭受挫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扭转国民经济发展的态势,实现把党的基本路线回归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随之,对基本经济制度也提出调整的要求。首先,经济体制改革针对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计划经济失去了其作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属性。其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有了新的内涵,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虽然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了新内容,但又赋予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最后,经历了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成熟,经过7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国为社会主义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其中增加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成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项内容,需要深入理解和科学分析。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根据
  (一)社会主义发展决定了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
  在传统社会主义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计划经济属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有理论上的根据,因为马克思在概括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时提出过对劳动有计划的社会化配置,以克服资本主义市场配置劳动带来的宏观经济无政府状态或经济危机;另一方面也有现实的基础,因为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起,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并以此显示社会主义实行的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国家走上改革的道路后,俄罗斯、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选择了完全市场化道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进行了彻底改造,或者说加以全面否定。这些国家抛弃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不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与这些国家不同,选择了另外的一条改革路径,探索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虽然中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前提下推动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但由此引发了一个问题: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分离,同时也使得计划经济失去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属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由此,计划经济不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变迁的梳理,使我們明白了一个道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并不具有确定的内容,随着社会主义现实的变化有着不同的界定。这样的事实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这种变化的根据究竟是什么?
  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可以说是其根本经济制度,决定了该社会的经济属性。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个是与对立的经济制度做比较来确定其内容,另一个是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内容。传统的社会主义之所以把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确定为基本经济制度,是因为这些制度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立,且最能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属性。中国改革开放后坚持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前提下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并把所处的社会主义界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提出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的新的基本经济制度。这种新的基本经济制度不仅把计划经济排除在外,而且对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也做了调整,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解这一新的基本经济制度与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它具有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社会主义,只是由于它的生产力基础还很落后,使其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这种新的基本经济制度被界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其次体现在内容上加入了一些新的因素。非公有制和按要素分配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它们成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因素,很显然有另外的根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在这一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的概括中,包含了其具有的内在根据。首先是这一新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好地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后,我国就是在不断调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所焕发出来的活力推动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在世界经济格局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其次是这一新的基本经济制度更好地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属性从来都不是确定的。生产力水平不同,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的性质也不同,这符合马克思所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此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还有另外一个层面的内容,即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适应生产力水平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任何一种经济制度的建立都有其生产力基础,当这种经济制度建立之后,它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并不一定表现为一种确定的形式,必须根据实践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后不断调整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产生的一个结果是生产力得到快速提高。因此,这些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得到检验的制度形式也具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属性。最后是这一新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革命建立起来的,这个过程体现了党的创建作用。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在落后的俄罗斯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包含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还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新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不断创新,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并取得让世界瞩目的成就。把以上三个方面看作是新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根据,主要基于它们表明新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内生性,是由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实践决定的新选择。这其中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根据是什么。   (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经济制度属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而确立的目标。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这一改革目标后,一直都把它看作是经济运行层面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替代计划经济体制的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初被提出时,被理解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这是为市场经济体制赋予社会主义属性,并标明市场经济体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社会主义也可以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同,它是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条件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排除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外。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如何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成为改革的重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未完善的时候,将其看作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让人难以接受。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使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全面改革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被要求构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的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新机制。如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主要地体现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它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不再是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嵌入到市场经济体制中,而是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个内容,并体现经济运行层面的经济制度。因此,社会主義市场经济体制也可以取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属性。如前所述,在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设想中是给经济运行制度留有位置的,使个别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就是通过计划来实现的。有计划地配置劳动时间使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直接地统一起来,是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一项内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旨在构建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以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就经济制度来说,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运行的制度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体系,不仅是时代提出的要求,而且也有其内在根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根据,在前面的叙述中分析了它体现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几个方面的内容。要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属于一种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关键在于它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内容。理解这一点必须说明两个关联的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集中地体现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另一个是能够更好地体现对生产力发展推动作用的经济制度自然具有基本经济制度的属性。社会主义作为一个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形态,理应建立在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由此推论,那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就一定运用计划经济,因为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计划可以更好地解决资本主义在生产力发达后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经济危机问题。然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制度并非都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之上,而是在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诸多国家建立。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必须完成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的根本任务。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必须建立在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之上,作为规定生产关系性质的经济制度自然属于基本经济制度。使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不仅要求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适应性,而且要求经济运行方式的有效性。由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在构建其资源配置制度时的出发点是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因此,计划经济便成为社会主义建立资源配置制度的选择。然而,这其中包含的一个矛盾却难以解决,即计划经济的先进性和生产力水平落后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上,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在探索发展生产力的有效配置资源制度,但受制于对计划经济的路径依赖,一直没有找到好的形式,以至于传统社会主义由于没能在发展生产力方面找到相较于资本主义的制高点,不得已走上改革之路甚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因此,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时,必须围绕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这个核心。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把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确定为根本任务,并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以此出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过程中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解决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是我国探索经济体制改革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出发点。对计划与市场关系探索的不断深化以及受经济发展的经验启发,我国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不断完善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持续提高,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所以能够创造经济增长奇迹,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我们认为,这一体制解决了发展经济或提高生产力的难题。发展经济不仅要获得可持续的动力,而且还必须减少宏观经济运行潜在的风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可以形成激发人们动力的竞争机制,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可以弥补市场的不足,特别是在维护经济运行的稳定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既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对生产力发展和解放的功能,那么它作为经济运行制度具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属性就在情理之中。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遵循的逻辑
  任何社会在构建其基本经济制度时,表面看来是一系列现实条件约束下所进行的选择,而实质上是遵循了一定的逻辑。由此可以引申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有来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也有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逻辑。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逻辑
  如前所述,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或者是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制度安排。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个社会形态或一种社会形态的某个发展阶段应该建立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都最终要找到它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根据。生产力发展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基本经济制度的演进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看作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中具有一定的逻辑必然性。表面看来,这似乎并不搭界,但任何现实必然性都包含着某种历史逻辑。生产力发展呈现的是一个不断积累的由低到高的趋势。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并不是线性的,而是通过阶段性革命达到越来越高的水平。生产力发展是如何实现的?这是一个宏大的问题,如果仅仅从经济制度或者从经济运行方式来说,与生产力发展相伴生的经济运行方式既有适应生产力水平的不同形式,也有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选择。由于很难在具体细节上描述生产力发展与经济运行方式变化的关系,所以从趋势和阶段的角度来描述生产力发展与经济运行方式变化的关系是一种选择。这样的描述可以揭示出一种逻辑,即经济运行方式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逻辑。生产力发展的最简单形式就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这种结合能够实现的生产力发展程度需要把劳动者、生产资料这些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因此,生产力发展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运行制度有着天然的联系。撇开生产力和经济运行方式的历史复杂性,可以把二者的关系梳理为几个典型形态。人类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活动是从农业革命开始的,因为农业革命使人类摆脱渔猎时代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生活资料的方式,开始通过劳动创造生活资料。这一成就无疑是生产力进步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不必结成生产共同体,可以自给自足地从事生产活动。一直到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建立,自给自足始终处于经济的主导地位。在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下,一方面生产力虽然较原始社会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所达到的水平并不高,从长期来看,呈现一种停滞的状态。在这样的生产力水平下,所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只是家庭层面的“计划”,当然,这里所说的“计划”实际上表现为一种习惯,即遵循前人的经验安排其生产活动。自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建立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生了又一次质的提升。马克思就此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后完成的一次生产力大跃进,这个过程包含了生产力发展与经济关系相互依赖并实现变革的经历。分工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力进步的主要形式。如亚当·斯密所指出的:“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分工的发展对交换提出要求并推动交换发展,而交换发展又进一步促进分工的发展。在这一循环中,包含了生产力发展与商品交换或市场机制的关系。如果说这一关系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动力机制,那么市场机制自然具有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属性。在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中并没有呈现出一种线性趋势,即在生产力更高水平上实现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替代,而是出现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的局面。在之前的解释中,多把这种并存看作是一种暂时的现象,社会主义最终会战胜资本主义,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更高的社会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应该坚信这样的目标一定会实现。但是,既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是一个现实,那么在这种现实的背后一定包含着某种道理,它们在各自的探索中会有一些共同的东西,共同反映着这个时代的特征。尽管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低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在探索适应生产力发展趋势的新经济制度或基本经济制度。仅就资源配置的制度来说,资本主义在其发展中屡屡遭遇经济危机,由此引起它们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调整,在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上引入国家干预的宏观调控机制。社会主义在其发展中因遭受曲折提出改革的要求,在经济运行层面引入市场配置资源的制度。表面看来,这似乎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各自基于现实的一种调整或改革,但实际上包含了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发展的逻辑,即适应这个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建立一种混合的经济体制更能推动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在其原来坚持的自由市场经济基础上引进国家干预;社会主义在对原来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改革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们都因为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具有了基本经济制度属性。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实践逻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仅在人类社会漫长历程中有其必然性,而且在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也具有必然性。社会主义建立在生产力相对落后国家的现实,使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自发生长出来的,而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政权后建构起来的。这种生长的逻辑决定了在建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时必然要突出其为完成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基本经济制度也经历了一些阶段性的调整。在社会主义发展初期,构建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遵循着两种逻辑,一个是马克思经济学揭示的理论逻辑,另一个是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第一种逻辑如前面分析的,体现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消亡之后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中,具体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劳动力的社会配置、按劳分配或按需分配三项内容。因此,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开始建立的军事共产主义就是按照这一设想构建了它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之后很快就遇到了发展生产力的现实难题,为此,列宁推动实行新经济政策来对基本经济制度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虽然这些都不太完善,但它们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最早的实践探索,因而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构建的实践逻辑。在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之后,苏联构建起由生产资料公有制、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和按劳分配构成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系。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体系一方面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设想,另一方面形成了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系。这其中包含了一个现实的逻辑,就是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资本主义深陷经济危机的困境,国家干预经济或计划经济被认为是发展生产力的更有效制度。因此,由苏联构建起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生产力进步的,特别是计划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取得比资本主义更快的发展速度的制度条件。苏联的这些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经典塑造,成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模仿的对象,也被寄予很大的希望。因为无论是理论逻辑,还是实践逻辑,在那个时期都有其符合历史趋势的一面。当然,在这一趋势的背后,最重要的还是这种基本经济制度设计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为此提供了比较充分的证据。然而,社会主义现实特殊性决定了发展生产力道路不能简单地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去开辟,最终还是要基于实践加以完善。从20世纪60—70年代起,苏联经济开始走下坡路,并在与美国的冷战竞争中走向崩溃。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在经历了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特殊时期后一直没有得到稳定的恢复。脱离了经济建设的中心使我国经济遭受了一系列挫折。虽然我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但内含的逻辑是共同的,即都不能立足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落后的现实,同时也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特殊性,过于注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而降低实践逻辑的地位。社会主义建立的基础决定了它发展经济的逻辑应该更注重实践的要求而不是对理论的契合度。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和基本经济制度,虽然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设想的一个规定,但马克思的这一设想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深刻揭示的基础上提出的,因此,实现马克思的这一设想时应该考虑面临的新实践。20世纪60—70年代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开始陷入经济困境,其原因是没有更加注重实践逻辑。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挫折导致很多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施经济改革。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使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画上了句号。由此,传统社会主义阵营只剩下少数几个国家,而在探索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道路上,中国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借此把社会主义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得益于遵循社会主义发展逻辑开辟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道路。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尊重实践的基础上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虽然从直接对象来说是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但实质上是基本经济制度改革。没有所有制的调整,就没有经济体制改革;有了所有制调整,就一定会改变收入分配制度。由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在所有制方面坚持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收入分配制度方面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因此它们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属性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而计划经济随改革深化逐步退出了经济运行的主导地位,最终被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计划经济因此失去了其具有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属性。如此,在我国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没有了计划经济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后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没有被纳入基本经济制度体系。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失去了经济运行层面的规定。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在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中依然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我国进行经济改革时所走的是不同于俄罗斯、东欧的道路,遵循实践逻辑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成功。然而,在探索基本经济制度改革方面却偏离了实践逻辑,不能把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看作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如此,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系缺乏经济运行层面的制度安排,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够完整。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角度看,经济运行层面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不可或缺的。为此,打破理论逻辑的局限,突出实践逻辑的意义,是确立经济运行层面的基本经济制度的逻辑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发挥出来的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在我国经济趋势越来越稳定的形势下,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基本经济制度体系,不仅有根据,而且也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逻辑,即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特殊性决定的实践逻辑。
  结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根据其存在的内在根据以及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得出的结论。
  第一,经济运行层面的制度安排具有基本经济制度的属性。这不仅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经济制度设想的一个内容,而且也符合基本经济制度的功能要求。生产关系是建立经济制度的出发点,基本经济制度具有体现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性功能。生产关系在发挥其适应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功能时决不仅仅是对生产资料的所有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问题。没有这一功能,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意义难以发挥,因此,实现生产要素有效配置的经济运行制度属于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最深刻的根据在于适应和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方面具有的积极作用。社会主义现实不是马克思理论设想的再现,而是与资本主义并存的一种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需更加突出其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功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制度的地位,随着它的不断成熟,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属性将越来越明确。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演进的结果。从历史逻辑来看,它是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现实形态最终确立的经济运行的有效制度;从实践逻辑来看,它是社会主义自建立起不断演进的最终选择,它对于现实的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着特殊的意义,是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过程中的偉大创造。
  [责任编辑 国胜铁]
其他文献
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搜集、整理、存贮、加工、提供档案信息知识服务的档案部门,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档案工作要求得自身的生存,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必须更新观念、大胆创新
作为法国情境主义国际的重要成员,瓦纳格姆在《日常生活的革命》一书中认为,资本主义导致的异化不再局限于生产活动,而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资本主义景观社会中,人不再是具有创造性的主体,不再是参与性的一员,而是苟生的大众.为此,瓦纳格姆提出通过想象力的发挥打破景观的统治,通过爱的激情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过游戏恢复人的参与性,从而实现日常生活的革命.然而,瓦纳格姆并没有明确的革命纲领,也缺少明确的目标.
安全仪表系统的数字量输出,需要采用隔离措施,防止现场干扰影响系统内部电路。光电隔离元件,是一种采用光电转换的方式,削弱瞬间高电压或大电流的影响。对输出的元件进行周期
管道尺寸的变化会影响流体的流动状态以及管道内压力的分布,目前,人们对这方面的研究以及报道较少。Fluent作为流体力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软件之一,可以比较精确的对流体进行
调度控制中心通过SCADA系统远程控制天然气增压站设备向下游持续输送天然气。某天然气增压站压缩机组在调度控制中心下发启动命令后,若启动失败,机组再次满足启动条件时,出现
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的艺术呈现与文化意蕴都具有高度复杂的特征,单纯的文本、文献或文化研究难以揭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达成对研究对象的整体观照,只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才
通过对中国知网中关于农村义务教育质量问题研究的文献年份分布和研究载体的分析,梳理和归纳了学界对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基础,并据此展望了开展农村义务
一种新型制造方法可以将发光二极管和传感器直接织人纺织级聚合物纤维中.该工艺或可用于开发能够实现光通信和健康监测的新型可穿戴技术.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外资银行迅速渗透,金融业竞争日益加剧。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国内银行业都在加快实施本外币一体化经营,积极应对金融全球化的挑战。对于外汇业务发展欠佳的农
《现代汉语词典》认为“娭毑”是汉语方言,它有两个意义:一是指称祖母,一是尊称老年妇女。综合各地汉语方言以及苗瑶畲语、壮侗语的情况来看,“娭毑”有如下几种意义:称呼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