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博物馆的资源 如何“活”起来?

来源 :公民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12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今年春节期间,一些市民选择走进博物馆,看一场“牛展”、参加一场社教活动,感受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和底蕴厚重的巴渝文化。
  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已日益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从免费开放,到各种花样繁多的文创产品,再到随手一点便可实现的网上“观展”……近年来,我市的博物馆在场馆设施建设、藏品保护研究、陈列展示方式等方面不断取得进步。
  怎样把观众引进来,同时把文化送出去?很多博物馆意识到,要让博物馆更接地气、更聚人气,就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公共产品为更多老百姓服务,让躺在博物馆的资源真正“活起来”。
  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
  今年春节期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除了固定展览壮丽三峡、重庆·城市之路、白鹤梁基本陈列外,还开展了一些社教活动,比如博物寻艺现场手工活动。
  巫山博物馆则固定展览“巫山·巫水·巫文化、长河遗珍——巫山出土文物精品展”“古城时光之旅——巫山三峡文物保护成果展”,临时展览“百年巫山——票证年代展”,新春游园之金牛送“福寿”等社教活动更是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
  除此之外,重庆自然博物馆通过其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展映了飞向蓝天的恐龙、鱼的特异功能、极度濒危的穿山甲。
  ……
  如今,节假日到博物馆“打卡”,已成为重庆市民的过节方式之一。
  小学老师宋玲说,最近几年,自己有了一个很直观的感受——关于博物馆的媒体报道越来越多,家长们带着孩子去博物馆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近年来,我市博物馆的布局不断优化,基本形成了以央地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为龙头,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为骨干,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主体多元、结构优化、层级合理的博物馆体系。目前,全市共有登记备案博物馆105家,其中国有博物馆81家。
  国有博物馆的基础建设如何?展览展陈、社教功能发挥得好不好?2020年10月,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对全市国有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作用发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全市先后建成24家博物馆,基本形成历史、革命、抗战、工业、自然“五大博物馆群”。全市博物馆有基本陈列222个,年均推出主题鲜明的精品展览210多个。
  在社教功能发挥上,年均举办各类社教活动4300余场次。
  而在文创开发上,我市博物馆也颇具潜力,2019年全市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2219种、销售收入达3100万元。
  目前,全市免費开放的博物馆达86家,占博物馆总量的82%。2016年至2019年,全市博物馆免费接待观众10652.3749万人次。
  仍存短板制约发展
  不过,我市博物馆的发展仍存在一些短板。
  在部分市民心中,博物馆留下的高冷印象挥之不去。不少人走进博物馆,总感到文物展陈方式严肃、文字说明深沉,这也导致一些博物馆资源利用率不高。
  一方面,不少人去博物馆有着“到此一游”的心态。另一方面,博物馆自身原因带来的展陈方式陈旧呆板、讲解说明晦涩无趣的情况屡见不鲜,让人“敬而远之”。
  基于这样的现状,一个现实命题被提上议程:怎样才能吸引更多市民走进博物馆,让躺在博物馆的资源“活”起来?而这也是大多数博物馆面临的困惑。
  诚然,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并非是旅游景点的车水马龙。但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作用发挥上,国有博物馆理当体现公益性,在延续文化遗产征集、保护、诠释等功能的同时,开阔人们的文化视野,满足人们的知识渴求,丰富人们的生活体验。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目前大多数博物馆陈列形式方式较为单一,存在相关信息技术运用不够,展陈手段不新颖,互动感、体验感不强等问题。
  在展陈水平方面,内容拓展不够。比如,一些博物馆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突出博物馆主题的文艺作品创作不多;文史研究力量薄弱,科研力量较为分散,研究的深度、力度不足,难以让博物馆社教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展览方式仍然比较传统。目前,大多数博物馆多采用图文介绍加标本的传统陈列形式。如九龙坡区重庆巴人博物馆,现有陈列方式以展柜展示为主,与声、光、电等多媒体设备结合较少,游客的视听体验感不强。
  展陈手段老旧的背后,其实是博物馆专业人才的匮乏,这已成为制约博物馆发展的一大瓶颈。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特别是具有丰富文博研究工作经验的人才更是极其匮乏。”在调研时,一些国有博物馆负责人表示,希望在人才、运行经费方面,相关部门能给予保障。
  此外,博物馆发展资金保障也存在不足,特别是专项资金相对不足,这与当前博物馆展览“十年一大改、五年一小改”要求,以及大多数博物馆展览改陈提升的资金需求不相适应,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作用发挥。
  在调研座谈时,一些区县博物馆负责人也表示,这些年区县博物馆通过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但是,博物馆展览形式单一、互动性不强等问题亟需解决。
  铜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作为成立较早的区县博物馆,铜梁博物馆发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就场地而言,博物馆早期的功能分区已无法满足现今博物馆临时展览、社教活动等场地的需求。运行经费不足也是大多数博物馆面临的共同困境。
  让文化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做好资源保护后,如何让资源“活”起来,并真正走到老百姓的心里?这才是博物馆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我市博物馆也通过创新举措,在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尝试和改进。
  让躺在博物馆的资源“活起来”,不仅要提高馆藏品的利用率,还要注重提升“用户体验”,通过多元化手段,让它们成为不仅能看到,还能摸得着、用得到的“活物”。   近年来,我市博物馆文创开发潜力颇为亮眼。
  一方面立足博物馆自身的独特文化元素,构建完善文创产品开发经营产业链,加强与高校、企业合作,拓宽线上线下、馆内馆外营销渠道,开展跨界合作,品牌影响力逐渐显现。另一方面,搭建“重庆市文博创意产业联盟”,抱团参加国内国际大型文创产品展会,荣获多种奖项;联合四川举办川渝地区博物馆文创产品展示活动,共同推出“巴山蜀水—川渝文创精品展”,进一步促进交流合作、资源共享。
  2016年,市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推进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实施意见》,得到国家文物局肯定并向全国转发。
  而随着互联网以及新媒体的冲击,人们对数字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博物馆展厅里,数字化展示手段也被一些走在前面的博物馆所重视,以此弥补传统博物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扩大博物馆文化的传播范围。
  我市一些博物馆的智慧建设有序推进,加强科技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应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推动文化资源的大数据开发与转化、智能化传播与應用。
  科技赋能,拓展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新途径。
  北碚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北碚区博物馆在线上文博多元化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
  2020年,北碚区博物馆创新思维,开辟3D数字化博物馆,推出卢作孚纪念馆等七大网络展厅,让观众足不出户自在“逛馆”。同时,以“玩转‘互联网+’,让文物‘活起来’”为主题开展线上科普活动,直播讲解、微信电台、抖音视频、文化沙龙等线上栏目应运而生。
  下一步,博物馆如何取得更好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发挥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作用,针对存在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建议,要充分体现国有博物馆的公益性,加强文物的征集、保护等工作,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广大群众走入博物馆,让公共产品为更多老百姓服务。
  同时,要突出博物馆的教育性,深化与教育机构合作,加强馆校联系,尤其注重对青少年儿童好奇心的培养,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要发挥好博物馆的传播功能,推动博物馆与其他文化旅游资源融合发展,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对外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体现文化自信。
  此外,要体现特色,深度挖掘本地人文特色,创新办馆方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创作当地公共文化特色品牌,不断拓展博物馆功能,延伸链条,使博物馆文化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其他文献
2020年11月1日,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举办的金牛区投资环境推介暨人工智能产业园城市设计发布会在上海举行。金牛区政府党组成员王利亮介绍,推介会上签约了联陆智能、
“现在滨江路有了AI智慧停车系统,通过指示牌就能快速找到停车位,太方便了。”今年30岁的黄秋生在合川区滨江路附近上班,为了每天上下班方便,买了一辆代步小轿车,但停车却成
财政预算公开评审是提升预算编制质量和水平的有效工作形式,也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2017年,重庆市政府发布了《重庆市市级预算公开评审办法》,要求从编制2018
民情信息员:代表在基层的“耳目”2021年2月5日,阳光明媚,江津区圣泉街道浒溪社区二期还建房小区一处刚完工的五人制足球场内,工作人员正在认真测量验收,居民们在旁边围观点
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中,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不争的事实。学术界也对破解该难题做了很多研究,但着重于强调提高中小企业应从优化自身内部条件来贏得融资机会,比如建议中小企业完善自身的财会制度、建立先进的管理体系等。新结构经济学则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强调经济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应该存在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匹配的最优产业结构。金融结构(包括银行结构)需要与产业结构决定的企业规模结构相匹配,才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兴文农商银行党委围绕省联社党委"强基固本、开拓创新、提质增效"总体思路和"1234567"治行兴社基本方略,紧扣"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主题,积极探索将党建与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街道办事处是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管理机构,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也是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最后一公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贵州省委、贵阳市委关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决策部署,2020年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在全省率先启动街道办事处工作立法,形成《贵阳市街道办事处工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