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2,封3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08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为研究滑鼠蛇(Ptyas mueosus)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情况及其形态特点,试验通过Grimelius银染法对滑鼠蛇消化道中的食管,胃部,小肠的前段、中段、后段的组织进行染色.结果 表明:滑鼠蛇的胃部嗜银细胞分布密度最高,食管部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较高,小肠段分布密度较低而且越往后段嗜银细胞分布密度越低.嗜银细胞具有多种形态,包括椭圆形、锥体形、圆形和梭形.通过对滑鼠蛇消化道嗜银细胞形态学的观察,认为其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分泌方式.
为了解石鸡盲肠消化生理特点,采用石蜡切片和Grimelius嗜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鉴定石鸡盲肠嗜银细胞及其形态结构和分布规律.结果 表明:石鸡盲肠嗜银细胞呈棕黑色,嗜银细胞多分布于黏膜固有层结缔组织中,也有位于盲肠上皮细胞之间,形态多样,呈近圆形、锥形或长条形.近圆形嗜银细胞有的位于固有层,有的靠近肠腔,分别表现为封闭型和开放型特征.长条形或梭形嗜银细胞两端均有突起,一端伸向深层固有层,另一端伸向游离面肠腔,同时表现为内分泌和外分泌特征.根据形态特征和分布位置,石鸡盲肠嗜银细胞同时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
为探讨犬髋关节发育不良(CHD)的诊疗方法,针对一例20周龄萨摩耶犬进行病史调查、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诊断结果该犬患有CHD.利用耻骨联合灼烧术(JPS)治疗疾病,术后护理并观察犬只的恢复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表明:该犬术后运动能力显著提高,髋关节活动无痛感,预后良好.说明JPS可作为一种手术方法用于临床上早期CHD的治疗.
2014-2015年夏季,在贺兰山使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濒危野生动物马麝(Moschus sifanicus)的生境进行调查.拟合优度卡方检验和Bonferroni不等式对非数值型生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贺兰山马麝夏季对植被类型、优势乔木、坡向以及坡位这4种生境因子有偏好性,喜欢在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作为优势乔木的山地针叶林带生境且位于中坡位的阴坡活动.根据Mann-whitey U检验的结果,马麝在选择数值型生境因子时差异显著,喜欢活动在海拔更高、乔木密度更大、乔木距离更近、
为探讨黄芪多糖对银星竹鼠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96只银星竹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00,400,600 mg/kg的黄芪多糖.预试期7d,正试期60 d,试验结束时,在对照组和生长性能较好的试验Ⅲ组中随机各选取6只竹鼠屠宰取样.结果 表明: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Ⅲ组竹鼠末重、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精料料重比(F/G)、粗料F/G、总F/G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精料平均日采食量
在不同饲养条件下饲养蝇蛆,从而建立蝇蛆养殖的最优环境组合量化标准.选择培养基基料中不同奶粉添加量、培养基湿度及饲养密度3个主要因素,每因素设4个水平,进行交叉组合试验,共有6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观测每个组合条件下饲养蝇蛆的蛆重、蛆长、蛹重、蛹长等指标,以评价这些因素对蝇蛆生长发育及蛹虫繁殖性能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奶粉添加量、培养基湿度及饲养密度对家蝇生长发育及繁殖性状等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奶粉添加量为6 g、培养基含水量为65%~80%、饲养密度为每瓶60~9
利用瑞氏、吉姆萨、瑞氏-吉姆萨混染的方法分别对中华真地鳖的血细胞进行对比染色观察,结果表明:瑞氏-吉姆萨混染的方法可以清晰地染出细胞内含颗粒,细胞界限清晰,染色时间适中,适用于此物种血细胞染色.采用此法观察到中华真地鳖有5种类型的血细胞,即原血细胞、粒血细胞、浆血细胞、珠血细胞、脂血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1.75%+0.79%、46.95%±1.34%、46.95%±1.34%、1.65%+0.67%、0.85%±0.59%.为鳖蠊科药用昆虫血细胞形态分类学研究、血细胞演化关系以及细胞免疫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黑水虻幼虫对有机废弃物的取食范围广,可有效缓解日益增长的有机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获得的昆虫产品富含高蛋白和脂肪,而且所含的氨基酸成分多样,可作为良好的饲料原料用于动物饲料生产.但是,由于有机废弃物中存在大量重金属及致病菌,取食有机废弃物的黑水虻可能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文中综述了重金属和致病菌对黑水虻的影响及其风险评估模型,为有机废弃物安全转化黑水虻昆虫蛋白提供思路.
为探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从鹿下颌淋巴结分离2株非结核分枝杆菌,经16S rRNA PCR鉴定和基因组序列分析,证实分离菌均为新金分枝杆菌且基因组大小均为5.1 Mb.应用分离的新金分枝杆菌10-2株腹腔注射感染C57BL/6小鼠,于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肺内T-bet、GATA-3的mRNA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肺内Th1、Th2细胞百分含量.结果 表明: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T-bet的mRNA表达量和Th1细胞比例逐渐升高;而GATA-3的mRNA表达量和T
氨基酸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原料物质,不仅为生命体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而且在动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目前研究表明,氨基酸缺乏能够诱导机体细胞自噬的发生,氨基酸诱导细胞自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氨基酸混合物,而对单一氨基酸诱导细胞自噬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中对细胞自噬的发展过程以及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酰胺对细胞自噬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氨基酸调控自噬的机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