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更能带来内生的力量

来源 :董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i50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事长要有自知之明,公司不是你的,目前的治理架构决定了不能你一个人说了算。”念完《董事会》此前关于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长专访报道的导语,何福龙笑了,“这句话跟我不约而同嘛。只有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董事长才会说这种话。”
  何福龙2000年起任职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带领这家外贸企业成功转型为年营收近500亿元、公司治理广受认可的优秀上市公司。谈及此间履职的最大感受,他一言以蔽之,“董事长要做明白人”。
  批判式反思,避免制定伪战略
  《董事会》:公司起家外贸,为何把这两年的战略定位在流通+地产的“双引擎、双驱动”上面?
  何福龙:厦门国贸起先以“贸”字领衔,地产从1991年开始。2010年制定第四轮战略时,我们意识到,单纯的贸易很难涵盖所从事的行业:我们做的其实是流通。而房地产也是我们这种类型公司必然会介入的。事实上,国内外贸公司、上市公司,双主业的情况比比皆是。
  在现实中,流通、房地产有很强的互补性。流通业的特性是规模大、周转快、现金流强,但相比地产及其他行业,流通的竞争也更加白热化,如果单做流通会有很多局限性。地产的特点是要有充沛现金流,投资量比较大,周期比较长。这样一来,两个行业可以互补起来,也可以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双引擎、双驱动,我想在未来几年也是不会变的。
  《董事会》:快速周转的流通资金,会否和地产业的资金需求产生期限错配,落入多元化陷阱?
  何福龙:很多MBA、EMBA课把多元化妖魔化了,说多元化是企业的死穴,一不小心就会被多元化拖垮。确实,多元化不能太散,什么都做。对企业而言,哪些是不能做的,要心里清楚。我们发展到现在,有些行业几乎不可能去做,比如酒店、文化体育;但跟流通、地产两大主业相关的延伸行业,我们可能积极介入,形成多个盈利点。
  我举个例子。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轮胎消耗国,对产品质量非常重视,家庭往往拥有不同类型的车,会根据不同的时段、道路等对轮胎产生不同的需求。传统的做法是外贸企业仅赚贸易差,现在完全不同,我们在美国成立了一家轮胎公司,做轮胎设计、组织订单、转口贸易,从而提高了议价能力。这家公司成立到现在短短两年,效益不错。这也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在流通方面要牢牢抓住以产品为中心的思路,比如把轮胎做到极致,研究轮胎供应链中有哪些赢利点。而诸如化纤、纺织品、钢材、铁矿这些商品的链条也是很长的,我们经营了几十年,完全可以做大、做精、做细。我们现在越来越往这个方向走,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双主业之外,金融服务也大有作为。目前中国的金融服务基本被四大行、股份制银行垄断,小企业融资难始终是个难题。我们把拓展方向放在了小额贷款、村镇银行上,开办了担保公司和典当行。事实上,产融结合是世界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很多上市公司涉足担保、小额贷款,但如果面向的大多是公司本身客户之外的人,那风险比较大。我们一年的贸易量400多亿,有几千客户,其中不少客户是中小企业,我们对他们知根知底。在跟他们做生意的过程中,我们的金融体系配合起来,效果挺好。
  实施双主业战略也要做很多的减法。公司以前做鞋的出口,做得很累,而在晋江花50、60万就可以办个鞋厂参加广交会,所以这种门槛低的业务我们渐渐退出了。
  当然,双主业的形成有个过程,包括资金配置等模式融合问题,到目前还在探索,而不是到此为止。我们今年正在制定第五轮战略。前期的战略实施回顾,我给负责人定的要求是“无主题、无禁区、无边界”。初稿写得很好,挑战了原来我们的一些禁区。
  《董事会》:正确战略的制定需要经历长期实践的砥砺,这中间的失与得,您的感受一定很深。
  何福龙:我们有过不少的教训,有一些值得反省。
  首先是效率问题。除了上市公司的清规戒律,我们还要遵守国资监管办法。比如说出售一部旧车,在上市公司,可能只在一个部门老总的权限内。但是按照国资监管办法,就必须报到国资委审批。虽然在公司治理上未实现有效率的运行,但另一方面也有所制衡,减少了营私舞弊。曾经我们有个项目要引进韩国的一家公司,我们感觉非他莫属,但后来根据国资监管办法公开招标,另一家外企也来报名,竞争的引入产生不错的效果。所以,我们要主动适应国资监管,要多进行沟通。
  其次,执行层的人有时候要很好地完善、补充甚至纠正战略上的偏差,甚至挑战战略。早先制定战略时,有人说厦门国贸有几百亿的营收,怎么能没有码头,发展起来前景很好。后来我们果然将本来作物流的用地当作码头来做,经营了近十年,结果发现码头与贸易关联度并不高,经营压力巨大。正好厦门提出码头整合,我们从经营者变成投资者,码头一下子增值2.7亿。我们是赢家,但不是跟贸易结合起来的,所以不能被伪战略误导。
  再者,资源整合战略方面,公司十多年来融资两次,金额17亿,对发展是如虎添翼。资源的配置,也是战略的重要命题。但经常是资源未必真正地与有效业务组合。我们的企业精神推崇行稳致高、激扬无限。激扬和行稳之间要找到一个平衡度,踩准时代的节奏,刚柔相济。
  回到邓小平那句话,真理要被实践证明。企业要怎么避免制订伪战略,避免错误的战略付诸实践后徘徊不前的“怪圈”?企业是经不起折腾的。企业如果要等到实践证明战略正确与否,花的代价是十分昂贵的,一旦战略错误,企业可能万劫不复。厦门国贸要成为百年老店,不在于董事长现在说什么和做什么,更重要的是一个好的战略规划、实施战略的梦幻般的组合团队和良好的企业精神,包含自我批判的精神。
  《董事会》:敢于并且善于自我剖析、反思,这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董事长。
  何福龙:如果作为董事长你不反思,谁反思?你都反思,别人还能不反思?我们的民族、企业、个人都要不断反思,我思故我在。反思的力量是我们这个民族缺乏的。任正非、柳传志、张瑞敏令世人尊敬,其中一点就是重视反思,反思更能够给企业带来内生的力量。每年在厦门国贸的年会上,我都不歌功颂德,基本上都是批判,批判我自己,批判身边的一些现象。因为如果你不批判,谁敢讲问题?那大家都讲好的。事实上,好的不讲跑不掉,不好的不讲还真是不得了。   做个明白人,点头不算摇头算
  《董事会》:定好战略的一个关键是科学的决策机制,董事会在这方面怎么发挥作用的?
  何福龙:董事会怎么把双引擎的战略定位好,更多靠决策机制。公司法、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总裁议事规则,上市公司的机制整合了人类文明的成果。我认为公司治理的关键字眼不外乎制衡、授权、有效运行。真正按照这些做,科学决策是有保障的,战略意图是比较容易贯彻的。这些年国贸董事会运作不错,获得了上交所 2011年度信息披露奖、2012年度上市公司董事会奖。
  《董事会》: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你作为董事长怎么给自己定位呢?
  何福龙:在战略制定过程中,我感觉,当董事长这么多年,更多是点头不算摇头算。点头不算,因为我们有评审机构,能不能做,他们应该有很好的决断力。比如去美国成立轮胎公司,董事们会加以注意,由于完全符合公司战略,并且投资额在总裁的权限内、更多属于执行层分内的事情,董事会大可不必兴师动众地进行考察、评估。但如果工厂设立到很莫名其妙的地方,董事长就要跳出来质问。这么些年我也否决了一些跟董事会意图不符合的提案,不过不多。
  按照公司法,董事长是董事会会议的召集人。对于董事会议案,董事长一定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至少得有七八成把握,才能拿出去审议。而在决策过程中,董事长不要轻易表态,否则人家可能就不太好说话了。
  《董事会》:做好这些,董事长需要很好地把握自己的职责边界。
  何福龙: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可能存在两种不正常的情况:董事长很强势,内心狂野,把CEO的活干了,一人说了算;第二种情况是董事长弱了一点,可能就被CEO架空了。
  董事长最重要的是要做个明白人,能定位好自己,不错位,属于你管的事情要一管到底,不属于你管的要尽量分权给人家,把握好度。
  在我看来,董事长主要管6个方面。第一管战略。第二是对预算、财务的掌控。董事长最好精通财务,像我是搞财务出身,预算、贷款、EVA等心里有底,然后交给总裁去执行,而不是靠总裁来向你汇报。三是制度,董事长是制度建设者、维护者、改善者。比如,原来传统的述职述廉多流于形式,去年开始我们搞绩效面谈,效果不错。第四,对中高层特别是高管进行管理,知道谁可以用,谁不可以用,这个人有什么优点。国贸有160多个中高层,我能叫出每个人的名字,几乎都知道他们哪年出生、哪个学校毕业、读什么专业。第五是企业文化,董事长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最后一个是例外管理,董事长像消防队长,随时像120、119一样去救人扑火;同时,董事长也是协调方方面面的人。除此之外,比如合同要不要签,是总裁的事。按照公司章程,董事长可以列席总裁办公会,有空时我会参加,但是总裁主持。
  现在中国很多企业,某某人在,公司就好,人不在就不一样了。董事长是有任期的,我后面还会有很多任,我希望减少个人的痕迹。
  说到董事长的边界,我还想多说两句。作为董事长,要像古人所说的,慎独。要有良好的操守,守住自己的底线。如果道德是条河流,一个普通员工贪污,污染的只是河流的水面,无碍大局,一场雨下来,河流又干净了;如果董事长、高管谎话连篇甚至贪污,污染的是这条河流的水源。十多年来我们董事、高管从没犯过案。另外,董事长应该有使命感。我最近提出,高管要有使命感,中层要有责任感,这样员工才有归属感。
  《董事会》:董事长是个明白人,就容易形成健康的董事会文化。
  何福龙:是的,在厦门国贸,董事会文化就是规则、沟通、尊重。上市公司董事会,首先要守规矩。第二,沟通很重要,因为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往往信息不对称,沟通是董事会很好的润滑剂。虽然要按规则办事,但冷冰冰地拿到会上讨论,是很缺人性化的。必要时可以请董秘登门拜访独董,也可以董事长私下沟通。沟通的重要目的是透明。旁门左道的项目我们不做,虽然让我们丧失了很多机会,但让董事会对我们更加信任。信赖是彼此的,忽悠只能一次,久了人家会害怕。人间正道是沧桑。
  再有一条就是平等、尊重,到了会上大家都可以发言。这么多年,我们选聘独董比较偏好学者,学者更加会用第三只眼来审视,他们对公司的房地产、内控等也有过批评。在厦门国贸的历史上,也曾经出现反对票、弃权票。
  《董事会》:最后还有个问题,您觉得国企能否成就伟大的董事会?
  何福龙:是有伟大的董事会的。当然,也许平凡就是伟大;全部按规矩做,就够伟大了。我们不敢讲伟大,但是要有作为,董事会、董事的权责利要全部履行到位。要成为积极的、进步的董事会。
其他文献
刘庆峰熟练地将笔记本电脑和投影屏连接起来,竟然用语音合成了央视“新闻联播”,这位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在一次管理高峰论坛上向与会者传达自己的问候和祝福。语音到底有多重要?“在机枪面前,任何拳法都没有用。”语速极快的他引用起马云的话,透露自己对语音产业的十足信心。  从当年 6人团队创业,到 2010年 10月全球首个语音云发布,科大讯飞以顽强、可持续的创新经受住了市场
期刊
快节奏的今天,领导者很清楚公司的成功必然与自身不断变革的能力息息相关——唯有改变、改变、再改变,才能久立不败之地。  大多数领导者都有一整套管理工具用于处理战略规划、组织结构安排、执行标准等变革的“硬件”。然而对于变革的“软件”部分,特别是如何处理变革中的派系之争以及情绪波动,很多领导者都没有组织化、条理化的应对方法。  如若放任不管,怀疑、害怕与恐慌会对任何变革行动造成严重破坏。这类情绪会引致抵
期刊
3月20日,无锡尚德被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破产重组,堪称中国企业界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事件之一。无锡尚德短暂的12年发展历程中,获得无数的赞誉和荣耀,被巨大的光环所笼罩,却如此迅速地走向末路,有很多值得中国企业引以为鉴的地方。  在尚德悲剧中,被质疑存在一连串的重大投资决策失误,严重的奢侈浪费行为,以及重大利益输送嫌疑等问题。业内人士指出,尚德拥有良好的技术、品牌,导致其一步步走向破产重整的原因,除
期刊
在无锡尚德本身的发展历史中,由于良好的政商关系促进了其成功,所以给企业文化业打下了烙印。良好的政商关系除了基于共同的利益之外,还需要基于人的因素。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去办结果就截然不同,这就让无锡尚德的文化理念中“人治”重于“法治”。而尚德电力按照上市公司搭建的公司治理体系,只不过是人治核心基础上的皇帝新装而已,也就衍生出来众多公司治理的乱象。  比如尚德电力上市前夜,在政府动员下国资股东撤出,放
期刊
公司的领导者们不要小题大做,一定要允许激烈争论的发生。只有这样,所谓的“民主”才有可能实现。而 “自尊”无论是对个人还是集体决策都是很要命的。  彼得VS琳达  董事会会议室是高管拍板的地方,但也往往成为个体竞争最为激烈的地方。没有激烈辩论的董事会不是一个好董事会,因为有效的挑衅引起人们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而不是互相防范。但是,既要真枪实弹地争论又不互相防着也是很棘手的事情。  就拿彼得来说吧。他
期刊
在现有规制框架和资本市场环境下,如何立足自身实际、务实创新,有个性、可持续地充分发挥独董作用,提升董事会的效用,成为摆在上市公司面前的一道重大考题。在上市公司协会倡导、推进的上市公司独董最佳实践征集过程中,不少法人治理规范高效、尤其是独董履职机制个性化创新的优秀企业让人印象深刻,更有不少敢于坚守底线、善于谋断行权的独立董事集中涌现,这给上市公司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互学互鉴、激励提升的机会。在第九届中国
期刊
在中国绿色金融之路上,兴业银行一度给世人一个孤独拓荒者的背影。2006年,兴业银行联合国际金融公司推出国内首个环境金融产品——能效融资,首开中国绿色金融之先河。2008年宣布采纳赤道原则,建立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打造全方位绿色银行。经过七年多的发展,绿色金融已成为兴业银行差异化经营最具特色的一个业务领域,诸多理念、制度、产品已与国际先进同业同步。  为了探寻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事业的成长逻辑,记者
期刊
2012年,广东通宇通讯公司和湖南金大地公司均因内控混乱IPO上会被否,安阳钢铁掺假门、贤成矿业违规担保案均因内控不善而爆出丑闻,浩丰创源内控制度甚至严重违规……必须承认,我国上市公司整体内控水平仍然是非常低的。上证所也发出警示:内控信息的披露质量仍然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冗余信息过多、内控缺陷标准不明、披露不足等问题,内控信息披露质量仍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  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质量低下、内控不
期刊
有关部门2012年4月对境内外同时上市的67家公司做了一份内控调查,报告显示,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有49家,占比高达73.1%。  像导入其他的管控工具一样,内控的导入也需要引进专业的人才和投入必要的成本。一项政策能否真正落实到位,关键是看其背后的利益驱动机制设置。但在很多上市公司看来,编制内控报告仅仅是一项应尽的义务。某上市公司老总直言,“内控规范对公司来说无非是根据上市要求,写写内控规范手册而已
期刊
无论身处哪个行业,大型企业颠覆性变革的挑战都不在于钱:大多数企业都有足够的预算,能帮助企业渡过转型期。问题往往在于思维定势以及公司如何权衡创新破坏——它可能导致公司的衰败甚至毁灭。  研究发现,公司越追求会计稳健性,创新就越少。因为开展创新之前需要提取准备金拨备未来的损失。会计稳健主义的原则是在损失发生前尽快识别风险,却延迟了对利润和机遇的认知,往往非得等到获取确切的收入保证才予以认可。此外,如果
期刊